「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李廣就是這麼霸氣

提起將軍李廣,最先想到的是詩句裡“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還有典故“李廣射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雖然李廣聲明遠揚,但終其一生沒有封侯,王勃《滕王閣序》裡也感嘆“嗟乎,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也是李廣的真實寫照。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李廣就是這麼霸氣​1,李廣射虎李廣外出狩獵,看見草叢中的一塊大石頭,以為是一隻老虎,於是拔出弓箭,一箭射去,李廣過去一看才知道是一塊石頭並非老虎,奇怪的是箭卻射穿了石頭,李廣也感到奇怪,之後又射了幾箭,箭卻都被石頭彈了回來。之後李廣請教當時的大學問家,楊雄說了八個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意思是在李廣以為石頭是老虎的時候,全身心注意力集中,意念裡想的是我能射穿老虎,所以這一箭可以射穿石頭,當知道並非老虎是石頭後在射出的箭沒有了之前的意念所以射不穿了。李廣射穿石頭的故事也流傳開來,人們都認為李廣是很有本事很有能耐的大將軍。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李廣就是這麼霸氣​2,時運不濟,命途多舛漢武帝時期,漢武帝決定改變對匈奴的懷柔政策,決定對匈奴實行反擊,漢武帝派出四路兵馬主動進攻匈奴,李廣是當時最有名氣的將軍當仁不讓帶一路兵馬,另外三路由衛青、公孫賀、公孫敖帶領,四人兵分四路同時進攻匈奴。因為李廣名氣大,匈奴以為李廣所帶領的就是軍隊就是我漢軍主力,於是集中優勢兵力進攻李廣,面對數倍的敵軍,李廣苦戰不敵,全軍盡墨,李廣也兵敗被俘。而衛青的軍隊根本沒有遇到匈奴兵,衛青不愧為軍事奇才,預想到匈奴主力正與李廣交鋒,心想支援李廣是來不及了,索性趁匈奴後方空虛直接進攻匈奴大本營,於是衛青率自己的那路兵馬輕易地拿下了匈奴大本營。
李廣拼死力戰全軍覆沒身敗被俘,卻成就了衛青的大功。再說李廣被匈奴所俘,在匈奴押李廣回營的路上,李廣趁機飛身搶馬,似從天降,成功的逃脫了,將軍李廣被稱為飛將軍。經此一役,雖然我漢軍勝出,但也元氣大傷。時隔九年漢武帝再次發起了大規模進攻,想憑此一戰徹底的消滅匈奴,這次的主帥是衛青、霍去病,李廣這時已經年過六旬,李廣本想做一次主力前鋒為國殺敵,可衛青因李廣年事已高安排李廣為策應,李廣很不高興,一心想著立戰功,所以對衛青的命令也只是陽奉陰違,自己帶著部隊提前出發了,也沒有帶嚮導,來到陌生的地方結果迷了路。
本來衛青的安排是自己主力和匈奴交鋒,李廣帥軍設伏在匈奴兵敗撤軍的必經之路上,將匈奴一網打盡。衛青真的打敗了匈奴,匈奴也按照衛青之前預想的路線逃走了,可這時不見了李廣,讓匈奴給跑了,錯失了全殲匈奴的良機。李廣得知因自己的失誤才使匈奴殘部逃脫的,自己羞愧難當,拔劍自刎。一代名將隕落,李廣一聲大小七十餘戰,飛將軍一身本領,可惜時運不濟每次都與軍功擦肩而過,終其一生沒有封侯。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飛將軍李廣就是這麼霸氣​唐代詩人王維也感嘆“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難封緣數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