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家世及他的求學經歷

1881年9月25日,魯迅出生於浙江省紹興縣一個官宦之家,由於家境殷實,魯迅自幼受到過良好的私塾教育,但天有不測風雲,周家的衰敗始於“中日甲午戰爭”的前一年,即1893年,就是在這一年,魯迅的祖父周福清因為一起“科場行賄案”,被光緒皇帝欽定為“斬監候”,周家遭此變故和打擊,家道從此開始衰落。

魯迅的家世及他的求學經歷

魯迅

“斬監侯”是僅次於“斬立決”(死刑立即執行)的一項重罪,是清朝時期一種死刑緩期執行制度,類似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的“判處死刑緩期執行”制度。

周福清一生為學為官,曾中過舉人、進士,並出任過翰林院庶吉士、知縣、內閣中書等官職,這些官職並不是很高,表明周福清的仕途比較坎坷,並不是順風順水的。

周福清正是為了幫助兒子周伯宜順利地走上仕途,才冒著極大的風險行賄科場考官殷汝璋,殷汝璋與周福清曾是同科進士,彼此也有一定的交情,但最終因傭人陶阿順腦袋拎不清且辦事不利,才導致事情敗露而事發,周福清因此遭遇了八年的牢獄之災。

魯迅的家世及他的求學經歷

魯迅祖父周福清

1896年,魯迅的父親周伯宜因病去世,時年僅36歲,38歲的母親魯瑞開始守寡,並獨自撫養三個兒子,周伯宜去世時,長子周樹人15歲,次子周作人11歲,三子周建人8歲,家中生活完全仰賴於周福清為官時積攢的一點家業。

1901年,清政府開始實施大赦,在監獄中蹲了八年大牢的周福清被釋放出獄,當已過花甲之年的周福清,驚聞兒子周伯宜已於五年前病逝,人生遭遇老年喪子的打擊,其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他在捱過了三年之後,於1904年追隨兒子周伯宜而去,由於周家失去了經濟來源,家境也開始變得日趨艱難。

1898年4月,魯迅考入了位於南京的“江南水師學堂”,“江南水師學堂”是晚清“洋務運動”的產物,由清政府創建於1890年,這是一所培養中國海軍技術人才的軍事學校,類似於現代中等專業技術學校,設有駕駛班、魚雷班、管輪班等等。

魯迅的家世及他的求學經歷

學生訓練用的桅杆

由於該學堂不但免學費,而且還提供少量津貼,吸引了許多貧民子弟報考,而魯迅由於家庭之故,他已經對科舉之路深惡痛絕,不再考慮走科舉仕途之路,因此就報考了“江南水師學堂”,魯迅被分配在管輪班就讀,由於專業科目都使用英文原版教材的緣故,魯迅也因此打下了一定的英文基礎。

魯迅如果能夠在“江南水師學堂”繼續就讀下去的話,未來的中國就有可能多了一位海軍軍官,甚至是海軍將軍,但魯迅在“江南水師學堂”僅上了半年多的學,就於1898年11月選擇退學了,其退學的具體原因尚不是很明確,但魯迅的任性卻可見一斑。

1898年12月,魯迅又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路學堂”學習,“江南陸師學堂”於1896年創辦於南京,要比“江南水師學堂”的創建晚幾年,而“礦路學堂”的建立,與新任兩江總督劉坤一有直接關係。

1898年9月,因南京附近“青龍山煤礦”正在辦理礦務,急需採礦技術人才,剛剛出任兩江總督的劉坤一上奏光緒皇帝,“於陸師學堂內添設礦路學一齋,挑選學生分習重力、汽化、地質等學”,魯迅就是在這一背景之下,考入“礦路學堂”第二期,當時同班學生共有24人。

“礦路學堂”開設國文、德文、日文、測礦學、地質學、化學、熔鍊學、格致學、算學、繪圖學等課程,聘有德籍和日籍教員,魯迅在此學習了三年,接受了許多西方現代思想,尤其是英語、德語和日語的學習,為魯迅開拓了視野,此外他還經常與同學一起到“青龍山煤礦”下井實習,以便學以致用,同時也體驗到了煤礦工人的辛苦。

1901年1月,魯迅以一等第三名的成績,從“礦路學堂”畢業,二十世紀之初,留學日本是一種社會風尚和潮流,如同今天的“留學潮”一樣,無論是公費還是自費,青年人都以留學日本為榮,魯迅由於學習成績優異,也獲得了公費留學的資格,由“江南督練公所”派遣赴日留學。

魯迅的家世及他的求學經歷

魯迅的畢業執照

1902年3月24日,時任“江南陸師學堂”兼“礦路學堂”總辦俞明震帶領官費生魯迅、張邦華、顧琅、伍崇學、劉乃弼及自費生陳衡恪等人赴東洋島國日本留學。

四品銜總辦俞明震與魯迅有師生之誼,魯迅在《魯迅日記》中多次提到的“恪士師”就是俞明震,因為俞明震的字是“恪士”,魯迅在《朝花夕拾·瑣記》一文中,曾回憶他在“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路學堂”讀書時,對其“恪士師”有過記述。

俞明震生有一子五女,而他的獨生兒子俞大純則育有四子二女,俞大純的子女大都是學者出身,只有其三子俞啟威是職業革命者,曾就讀於國立青島大學,是地下黨負責人,也是“一二.九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俞啟威後來與歷史學家范文瀾的外甥女範瑾結為夫妻,而俞大純長女俞珊曾嫁給了時任國立山東大學校長趙太侔。範瑾原名為許勉文,是浙江紹興人,其祖父為許壽昌,而許壽裳則是許壽昌的弟弟,因此魯迅的好友許壽裳是範瑾的叔祖父。

與魯迅一同赴日自費留學的陳衡恪是其同班同學,陳衡恪後來成為一名畫家,並以陳師曾名世,其出身於名門望族,他的祖父是晚清重臣陳寶箴,父親陳三立是晚清著名詩人,他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同父異母的弟弟,那就是國學大師陳寅恪。

當年去日本的留學生,幾乎都要先過語言關,魯迅入“東京弘文學院”普通科江南班補習日語,“弘文學院”位於日本東京,是日本最早專門接受中國公派留學生的語言學校,中國近現代史上許多留日“大咖”都曾在此學校補習日語,魯迅在此結識了小他兩歲的紹興同鄉許壽裳,二人遂成為好友,並互相來往密切,也經常有書信往來。

魯迅的家世及他的求學經歷

魯迅(右一)與許壽裳(左一)

1904年9月,魯迅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求學,這是當時並不知名的一所培養醫學生的專科學校,學制在4—5年之間,仙台距離東京300公里左右,地理位置比較偏僻。當時留日學生大多選擇在東京、京都等地的高校學習,很少選擇偏僻而不知名的學校,與現在高考學生特別注重選擇名校或地域一樣。

魯迅是“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唯一的中國留學生,正如他自己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所述:“仙台是一個市鎮,並不大,冬天冷得厲害,還沒有中國的學生。”

魯迅之所以選擇“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就讀,應該是他自己主動的選擇,其動機和目的並不清楚,也許是因為仙台地理位置偏僻,而且學校不入流,入校比較容易的緣故吧。

魯迅的家世及他的求學經歷

魯迅(後排左一)與同學合影

魯迅二弟周作人曾在其所著《魯迅的青年時代》中記述:“但是他卻特地去挑選了遠在日本東北的仙台醫專,……,還沒有留學生入學,這是他看中了那裡的唯一理由。”

國人對魯迅在“仙台醫學專門學校”求學經歷的瞭解,大都源自於魯迅於1926年撰寫的回憶性散文《藤野先生》,因為《藤野先生》一文曾長期被編入中學語文教科書之中。

藤野先生是教醫學專業課解刨學的老師,日文名字叫藤野嚴九郎,僅比魯迅年長7歲,儘管其出身於醫學世家,但其學歷並不高,1912年“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併入“東北帝國大學”時,藤野曾出任醫學部的講師,儘管職稱不高,但後來還是被解除教職,就是因為其學歷達不到任職要求,只好回鄉自開診所謀生。

魯迅的家世及他的求學經歷

藤野嚴九郎

魯迅在“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並沒有完成學業,而是中途自己退學,也就是說他並沒有拿到畢業文憑,也就無法取得行醫資格,因此也就不能以醫生為職業掙錢養家餬口,棄醫從文也是為生活所迫。

這是魯迅第二次選擇退學,至於魯迅為何放棄自己在“仙台醫專”的學業,比較流行的說法有兩種:一種是因為觀看了“日俄戰爭教育片”而受到刺激,進而決定棄醫從文;另一種是對醫學不感興趣,因為魯迅在“仙台醫專”的成績單曾被披露,其主要科目大都在60分及格線上下,班級成績排名也處於中游。

如果這份成績單是從日本東北大學原“仙台醫專”檔案中流出的話,說明魯迅的醫學專業成績並不優秀,但無論是上述哪種說法,魯迅棄醫從文卻是事實。

1906年6月底,魯迅在中斷了他在“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二年的學業後,從仙台又回到了留日學生集中地東京,並將其學籍列入“東京獨逸語協會”所設的德語學校。

魯迅從仙台到東京時,正值暑假期間,魯迅母親魯瑞以病重為由騙魯迅回國,將自己精心準備的“禮物”送予兒子,但魯迅並不領情,但他也並沒有選擇抗婚,只是默默地接受了寡母的安排,於1906年7月6日與鄉下女子朱安完婚,這讓孤獨而寡居的母親稍感安慰。

魯迅的家世及他的求學經歷

魯迅髮妻朱安

魯迅結婚這一年,已經年近25週歲,而朱安已經是滿28週歲的“大齡剩女”了,儘管符合“女大三抱金磚”的世俗,但二人年齡確實都太大了,起碼比當時同齡人結婚晚了十年左右的時間。

類似於魯迅的婚姻,在當時那個時代是一個常態,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青年男女都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成婚,如果非要說有什麼不同,那就是朱安的年齡,在今天看來都是屬於大齡女青年的範疇了。

魯迅與朱安是否圓房?這是一個比較私密的個人問題,只有當事人自己知道,但魯迅與朱安沒有子嗣卻是事實,而朱安一生也都是周家的人,始終陪伴婆婆魯瑞生活,直到1947年6月29日孤獨離世,她在周家守了41年的活寡,也堪稱人生和人性的悲劇。

魯迅在“新婚”數日後又返回東京,他沒有選擇再入哪所大學讀書,而是選擇校對書稿補貼自己的生活,並且還專門從事文藝譯著等工作,以此賺取稿費維持自己的遊學生活。

魯迅的家世及他的求學經歷

魯迅、許壽裳(中)、蔣抑厄

1908年,魯迅與幾個留日學生一樣開始師從章太炎,因為章太炎在東京經常舉辦國學講座,許多留學生都慕名前往聽課,儘管聽課時間長短不一,但聽課者卻大多以章太炎弟子自居。

章太炎講學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經常從《說文解字》講起,這也是國學大師章太炎學問的基礎,魯迅也是深受其影響,在其所著《孔乙己》一文中,關於“茴”的多種解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魯迅在日本留學期間還曾參加了“光復會”,“光復會”是在日本醞釀的,並於1904年11月在上海成立,由蔡元培和陶成章擔任正副會長,蔡、陶二人都是浙江紹興人,“光復會”主要成員章太炎、徐錫麟、秋瑾等人也都是紹興人或者是浙江人。

“光復會”的宗旨是“光復漢族、還我河山、以身許國、功成身退”,除以文字宣傳之外,更以暗殺和暴動作為反清革命的主要手段。

1905年,“光復會”併入“中國同盟會”,而魯迅在“光復會”的作用主要以文字宣傳為主,其在“光復會”的作用和影響力遠不如徐錫麟、秋瑾等人那麼有名。

1909年,魯迅與二弟周作人共同翻譯的《域外小說集》二冊在東京出版,其中第一冊翻譯作品7篇,於當年3月出版,第二冊翻譯作品9篇,於當年7月出版,兩冊共收錄了16篇小說,其中大部分都是周作人從英文版翻譯的,很少的幾篇是魯迅從德文版翻譯的。

魯迅的家世及他的求學經歷

兄弟合譯《域外小說集》

1909年8月,魯迅從東京回國,結束了他在日本的七年遊學生活,他並沒有取得任何學校的畢業文憑,但這並不是當時留日學生中的個例,而是留日學人群體的普遍現象,當時能夠完成學業並取得學位者才是少數,也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但魯迅的留學生活並非沒有收穫,他依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閱讀了大量文、史、哲方面的書籍,並開始關注和思考人性及國民性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為其以後在中國文壇上的崛起奠定了文化基礎和思想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