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终为始”企业顶层设计,六个关键必须注意!

◆顶层设计就是按照“以终为始”的原则,通过系统的分析把经营管理目标设定好,把用户心目中理想的完整产品描述清楚,把实现目标的关键要素和主要挑战罗列出来,从而根据目标去配置资源,倒排时间表,形成一个通俗易懂的剧本,然后让各个职能的管理者按照“剧本”上的分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顶层设计有六个关键要素。

“以终为始”企业顶层设计,六个关键必须注意!


●第一:前瞻性预判

顶层设计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未来5年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各种挑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清楚,形成一套标准化的文本,并告诉企业上下每一位员工,让大家明白企业面临什么样的机会与挑战,如何做才能把握住机会,唯有这样才能始终领先对手半步。企业高层领导者最最核心的工作,即面对未知的世界,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能够高瞻远瞩,从“后知后觉”到“先知先觉”。

●第二:从后往前看

有了前瞻性的预判,顶层设计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终极目标描述清楚,形成一幅令人向往的画面,让大家看清未来。所以一个好的领导者必定是一个好的导演,可以给部下“说戏”,可以把自己心目中的那幅画面传递给员工,让大家明明白白地去做事,通过循循善诱引导大家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第三:系统化思考

有了清晰的终极目标,接下来就是系统地思考要实现终极目标,哪些要素是充分条件,哪些要素是必要条件。可以说,系统性思考就是努力寻找“根本解”,从源头上做文章,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大家在日常工作中看到的问题往往是表面的现象,如果根据表面现象去采取对策,往往事倍功半,治标不治本,很容易反复。

●第四:方法论支撑

唯有把系统性的思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企业才可以重复成功的模式和做法,才能够基业长青。所以优秀的企业一定要有方法论做支撑,包括企业战略规划、产品创新体系、产品研发体系、商业模式设计等等。注重方法论、注重过程控制是西方企业的特点,因为他们相信只要过程正确,结果就一定正确;如果结果不正确,一定是过程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有了方法论就可以提高组织智商,减少重复劳动。

●第五: 数据化分析

“以终为始”企业顶层设计,六个关键必须注意!


仅有方法论是不够的,企业要想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就必须形成一套科学的决策机制和运营管控体系,学会用量化的语言去沟通、分析和决策。要知道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之上的,而信息化系统包括很多分支,比如决策支持系统、运营管控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等等。

●第六:科学化分解

再好的想法只有落地了才有意义,顶层设计也需要“临门一脚”,就是执行力。那么执行力从何而来?凭什么员工愿意尽心尽力地去做,员工努力工作的动力在哪里?这是很多企业常常忽视的问题,以为任务布置下去了就完事了,其实不然。要想把工作任务完成好,首先要懂得任务的分解,如果分解得不科学、不清楚,接受任务的人就不知道该怎么做。很多老板在布置工作后都会问部下有没有听懂,大家的回答往往是“听懂了”,这是给老板面子,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听懂。所以布置任务时一定不能偷懒,必须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如果没有人提出问题,往往是没有听懂的表现。必须把任务变成“动作”,再把“动作”用标准化的流程和工具变成“规定动作”,借助动力式的管理激发员工的主动性。

有顶层设计的企业也不一定做得大,但是顶层设计不好的企业一定做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