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快乐教育?

甜宝爱学习


以兴趣为前提的教育,才是快乐教育!

时至今日,中国家长中毒最深的一句话:“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句话抓住了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痛点和饥渴,屡试不爽大行其道。所以有了双语幼儿园,所以有了小神童、小天才。而忘记了伤仲永、揠苗助长的传世道理。

两岁男童报5个班学到斑秃

其带来的后果就是,导致孩子们被动学习。而被动学习的恶果就是,很容易让孩子抵触学习、厌恶学习。

我为什么强调以兴趣为前提的教育,才是快乐教育呢?!

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这是符合人性的,在今天科学也会告诉我们,这也是非常符合大脑的学习特点的。

说到这,古人是很智慧的,早就意识到这一点: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现在人也是很睿智的,也在强调这一点:

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梁启超

美国人更直接,直接到一针见血:

一旦兴趣和雄心被唤起,就能超越自己心中认定的极限。----艾森豪威尔

而我要表达的是:

对孩子的教育不是百米赛,而是一场马拉松,为何不以兴趣为导航,快乐出发呢?

----冯斌


图像思维


我的理解是:

1、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传递教育信息。

讲一个自己家孩子的事吧:我们家孩子一写作业就犯愁,东摸摸、西摸摸的蹭时间,每次她妈妈发现后就是一顿训斥,等我回家经常看到孩子一边抹眼泪,一边痛快难耐的拿笔在本子上划拉。

我看着心疼啊,坐下来仔细跟她聊了一次,原来孩子上了一天课了,原本都是认为放学了可以放松了,可回到家后又是被拖去书房写作业,孩子感觉从早到晚就是学习、作业,特枯燥,回到家跟在学校一样的枯燥。


我一寻思,可不是嘛,我们大人不也一样嘛,上了一天的班,本想回家可以放松一下,如果再接到老板回公司加班的电话,不是也一样的心烦吗?于是我想了个主意跟孩子商量:明天放学我们不去书房写作业,我们去公园写好不好?换个环境,心情也放松了,写完了作业还能马上得到游公园的机会,孩子兴高采烈,高兴的不得了!

2、以身试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经常见有的家长回到家就抱怨公司的琐碎小事、抱怨老板、抱怨活多、钱少!也不管孩子在不在。其实,孩子模仿能力极强的,这样言行会无形的影响孩子的行为。试想我们做家长的整天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开心,孩子上学不也是吗?所以我们做家长的要先学会让自己开心的工作、用自己积极向上的言行去感染孩子。相信你会慢慢的发张孩子越来越像你一样开心的投入自己的“工作”。试试吧。



美食小帅菌


快乐教育,指的是在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和成就感。快乐教育不应该是教育机构赚钱的噱头,而应该落实在家庭教育的每一个阶段,在这里面一个核心理念是,快乐教育结合现实生活的问题,让孩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看待、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让孩子体会到乐趣、成就感,从而培养出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人类本能倾向于做正确的事情,做了正确的事情然后得到好的结果,自然会感到快乐。对于快乐教育来说,正确的事情,就需要家长们结合孩子、日常生活去设计了。下面介绍几个方法:

1、买卖商品游戏

和孩子玩买卖商品是个很好的活动,通过这个游戏教孩子学习加减乘除,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一种真正寓教于乐的学习方法。

孩子们都喜欢买东西,我的小孩总是在家里用沙发凳子围一个不大的空间,然后将自己的玩具摆的满满的,然后开始大声的吆喝:谁要买东西啊,谁要买东西啊。

利用这个机会,我们就会光顾他的货摊儿,然后按照他的定价进行买卖。有买卖当然会有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把算术能力提高,这个方法可以用到小学二三年纪,而不仅限于学龄前这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慢慢提高难度,比如加上零头甚至小数点。在这里要注意几个问题:

1)不要把用意告诉孩子。如果把目的告诉孩子,或者被觉察了,孩子就会失去游戏的兴趣。家长要有单纯的心态。不要在过程中有任何说教,更不要因为孩子算错而训斥孩子。

2)避免造成孩子尴尬。不用用市场定价以及我们的生活经验来指导、干扰孩子,无论孩子如何都不需要大惊小怪,毕竟我们的目的是让他们学会计算而不是做生意。

3)不要让计算为难孩子。永远要记住,这是个游戏,而不是数学课。要把乐趣放在首位,学习放在第二位。计算的难度可以慢慢提高,但不要让太难的计算干扰乐趣。

4)不要为了孩子学习而总是玩同一个游戏。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都比较分散,只要孩子表现出不想玩了,就立即停止,以免破坏了孩子对游戏的胃口。

5)尽量用真钱,用真钱的真实感更强,也可以避免孩子随意定价,比如定个一万块。另外,可以记录孩子的每次盈利,然后把赚来的钱存起来,给他买东西的时候就用这笔钱,可能会更好的保持他们玩游戏的兴趣。

6)增加游戏变数,尽量使每次游戏略有不同。比如可以让孩子做顾客,而家长做摊主,或者让爷爷奶奶、家里的玩具都参与进来。另外,场景可以是超市、也可以是医院、菜市场等等孩子熟悉的地方。

2、做小老师

比如刚上学的时候,让孩子给自己讲解拼音、语文课本的知识,或者教授家长在学校学习到的舞蹈动作。同样要注意:

1)在设计这类活动时要让孩子当家做主。

既然是当老师了,就要让孩子觉得自己有权了,这也是为什么游戏能够吸引孩子的原因。所以在这类活动中要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角和主动者,不要让他在活动中感觉自己被动,受大人指使。

2)要选择那些答案或内容比较确定的东西让孩子来讲。

数学一般都是封闭性的答案,不像语文那么比较主观,发散性较强,所以相对而言做数学小老师的效果比较好。另外,讲课的事情也不要常常做,要看他们掌握的情况,针对理解较差的内容讲课。不要每天都讲,如果是例行公事的话,游戏也进行不下去了。

3)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要自然,不能总用一个理由。

比如今天说拼音没学好,明天就可以质疑是不是老师判错了,然后让小孩子进行分析答疑,最后“孩子纠正了家长的错误”,同时自己的知识点也得到了巩固。

4)不要在过程中挑剔孩子讲课的毛病,更不要嘲笑他们的错误。家长既然要做学生,就一定要拿出诚意,认真听孩子讲课。不要让孩子觉察你的用意,否则就会失去成就感和兴趣。如果孩子的思维或陈述有错误,要委婉地讲出来,或用启发的方式引导他向正确的方式思考。

3、共同学习

随着孩子学习内容的增多,一些课程也会超出家长的知识范围,所以这个时候可以共同学习。共同学习是小老师的升级版。两个人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家长不断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让孩子进一步思考,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种方式甚至在高中阶段一直使用,很多家长在孩子参加完高考后自己对于数理化也研究的很通透。

总之,家长与其在孩子的考试分数上操心,花钱花力气,单方面逼着孩子学习,不如用些心思,设计和制造一些包含有相关知识的事情让孩子去做,让孩子有机会运用他所学的只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实践是最好的课外补习班。

和生活结合的学习效果最好,源于生活的教育无处不在,这才是快乐教育。


心理有话


从事教育行业五年,公办学校在职教师来答。

快乐教育,那一定要让孩子感到快乐,才能称得上快乐教育。

在我们现在的课堂上,教师想尽办法,出了各种奇招妙招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都是为了让孩子爱上学科,努力消除在学习中的负面体验。

我听过一节英语课,印象非常深刻。教师把整节课变成了手绘版本,教师带上了卡通头套,和孩子们一起玩起了动物狂欢城的游戏…

但是,主科(语文数学英语)毕竟还有很多要强制学会的内容,而副科(音乐体育美术)就是很彻底的快乐学习了。

拿我所任教的音乐学科举例。

一节好课,公开课,很多老师会选择在游戏中融入节奏、音乐,也就是现在很流行的奥尔夫教学法,让孩子在游戏中自然而然的学会节奏,感知音乐;

在学习过程中,也会编创完整性的故事,用一条故事线把整个课堂穿起来,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一样都是参与者,而不是老师让你唱这句,你就学唱这句,这种硬性的死板的教学早已经被摒弃了。

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育,你敢说孩子不快乐吗?非!常!快!乐!!

但是,纵观我国现在的教育模式,你想让孩子彻底的快乐,那是不可能的,主科还是要拿分数来衡量,每个省的分数线不一样,国家大局如此,谁还顾得上那份小小的快乐?

见了太多孩子,因为主科放弃了自己擅长的舞蹈、乐器,谁规定学习不好的孩子就是坏孩子?(题外话)

希望更多的家长能明白,什么才是“快乐学习”,什么才是真正适合自己孩子的!


Cony兔酱


作为经历过中国系统教育的人,坦白来说我的受教育过程,并不快乐。刚开始是父母的严厉,老师的督促让我老老实实,不敢妄动,后来是我自己真正明白了不同的选择后的不同道路,让我开始进行自我要求的进行学习。如果有机会,我当然会选择,进行快乐教育。

什么是快乐教育呢?其实无论是什么教育,除了那些真正一点就通的天才,剩下的人无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实现自我的成功或者说是价值实现。那么这大量的时间就是我们最痛苦的时间,长时间的重复做一件事,学习,学习还是学习。我们是怎么耐得住性子呢?原来是自我克制,当然如果有选择,感觉到不无趣,那么自然会有不同的效果。这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的是一点都没有错,如果是自己喜欢那么真的是什么都没有问题。历史上的大科学家,或者是现在进行日复一日的科研项目的人员,他们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各种的数据运算和实验,这真的是相当枯燥,他们为什么能够坚持下去?就是因为各自的兴趣,内心深处的喜欢。

如今到处都是要求给学生减负的人,但是减得了学校给孩子的负担,却减不了家长给的。家长要求孩子要赢在起跑线上,在娘胎里就天天给孩子念书讲故事,稍微会说话就开始有各种补习培训,孩子被这样的重担真是压的有些难以喘息。但是这样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出力不讨好,看不到成效。其实这样的父母更应该做的是因势利导,而不是强势压迫,培养自己孩子的兴趣,让他们真的想去做一件事,而不是你逼着做一件事,这样的差别真的是很大很大。


青梅冀忆


笔者认为真正的快乐教育应该是:教会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现在大多数人对快乐教育,有着错误的理解,都以为只要孩子负担轻,作业少孩子开心,就是快乐教育!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意志力的磨练,系统的付出,失败的锤炼,这些看似很苦的东西,才最终带来成长中真正的快乐。我们的孩子最终要离开温暖的巢穴,搏击长空,如果因为你的不作为,她失去变强的最佳时机,她真的会快乐吗?

早在心儿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去参加某英语培训机构的家长会,在谈到家长对孩子期望时,有一个家长说:“我对孩子也没有太高的期望,只是希望她能过得快乐就好!”主持会议的校长说:“你觉得要孩子快乐这个期望不高吗?其实要做到真正的快乐谈何容易……”后来的话记不清了,这话说在八九年前,说明该校长根本不认同所谓的快乐教育这一观点,她认为只有努力付出后获得的东西才会带来长久的快乐吧,只有拼搏成功后才会真的快乐吧!

最近网络上也在流传对快乐教育的批判。我想那些提出快乐教育的人,他们的初衷是应该是好的,想让小孩子不被过多的课业负担所累,让孩子们能够高高兴兴的对待学习这件事,可这需要家长和老师做大量的前期工作,全力的付出,用心引导,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在不经意间(看似不经意实则有意为之)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可是有的家长(包括我)却曲解了这个初衷,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到了很好的借口。其实,真正的快乐教育却不是散养、不作为那么简单,甚至可以说这是错误的。

曾经的放任和不加约束,会让孩子得到一时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只是浅层次的,这种一时的、表面的快乐带来的却是后来无尽的痛苦。以前我对孩子学习的管理方式就是写完作业就可以了,其余时间出门见见世面,读几本书,从没有重视过习惯的培养,更别说利用小学阶段的闲时超前学点有用的东西了。现在觉得是当时没有这种意识,假设有此意识我会坚持去做吗?孩子一定不会一开始就配合,一旦遇到孩子哭闹我还会坚持吗?快乐教育会不会成为我不坚持和不作为的挡箭牌?现在意识到了习惯和陪伴的重要性了,但真的有点晚了,因为孩子现在已经开始承受前面所谓快乐带来的痛苦后果。

所以,笔者认为,真正的快乐教育是教会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这才是快乐教育的真正含义!


每日看教育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快乐教育?

阳明心学的教育,才是快乐教育。

在《传习录》中,王阳明说到儿童教育:

具体的教育方法,则适宜用唱歌咏诗来诱导他们,以培养他们的意志。……大体上儿童的性情,喜欢嬉笑玩耍而害怕被约束拘禁。就像草木刚刚开始萌芽时,如果让它们舒展通畅,就会枝叶繁茂;如果对它们阻挠摧残,就会衰败萎靡。……所以用唱歌咏诗来引导他们,不只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意志而已,也是为了把他们想要呼喊蹦跳的情绪,发泄在唱歌咏诗中,将郁结压抑的感情,抒发在抑扬顿挫的音节中。

还说到如何读书:

规劝他们读书,不只是启发他们的觉知,也是为了让他们在反复的阅读中涵养心灵,在起伏有致的朗诵中宏扬心中的志向。

这就是心学的教育。

这也是真正儒家的教育。

用现代的话来说,王阳明的意思是,一,要让儿童不断地歌唱跳舞。教育的内容,放在歌曲和舞曲当中。二,要让儿童不断地摇摆朗读,让学习的内容,在朗读当中悠扬起伏。

多么快乐的教育和学习呀。

那么为什么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正确的呢?

因为,孩子的心中,自有天理在,自有良知在,只要让他们的天理良知自然而然地呈现出来,孩子就能成长得最好,成为一个完人。

有的孩子之所以成长得不好,就是因为良知被遮蔽,被蒙蔽。而让良知自然呈现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快乐学习,顺着天性去学习,不能有压抑,不能有不快,不能有沮丧。就像草木生长,要让它们自然地生长,活泼地生长,不能拿石头压着,不能拿剪刀乱剪。

就如王阳明说的:教导儿童,一定要让他们的心情受到鼓舞,心中感到喜悦。这样,他们的进步就不会停止。就像是及时的雨水与和煦的春风,灌溉养育花木,则花木就无不萌发、生长,自然而然地日日成长、月月变化。不能像冰霜一样去催残它们,使得它们生机萧落,日益枯槁。

在儒家和心学看来,人人都是圣人,只要不束缚他们,不阻碍他们,不扼杀他们,让他们像大自然当中的花草树木一样,在阳光雨露下自然生长,长大后,他们就是圣人。

而要让他们自然地成长,就在要课堂上,让他们放声歌唱、心情嬉戏。教育的内容,应该通过唱歌和游戏来进行。

所以,儒家的教育,心学的教育,才是快乐的教育,才是最正确的教育。


大宋2019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快乐教育?快乐教育说白了,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同时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

 4年前,本人怀着对教师的那份崇敬,选择了“师范”专业。4年后,依然是因为那份执着,本人从事着教书育人的职业。现在,每当走上讲台时,我的心都会经受一次新的洗礼,仅仅不到几年的时间,我已经深深的感受到了学生与我之间不可言语的情感。

快乐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学生从传统教学中“你教我学”的沉闷氛围里解放出来,真正还原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真正找到学习本身固有的快乐,体验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美好感受。

长期以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其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案,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课堂教学的模式化,导致课堂教学少有生气,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

同时,由于思想品德课的课时较少,又是开卷考试,普遍老师和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只要在书上作笔记就行了。结果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不重视,考试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为此,学生期待风趣且有学问的老师走进思想品德课堂,也期望思想品德课不再只是一首让人昏昏欲睡的催眠曲。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就可以调动起来。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深入地、兴趣盎然地钻研领会。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今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完全有可能做到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成为“乐之者”,从而进入最佳学习境界。

快乐教育,只是个概念,我的理解就是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心快乐的学习文化知识。


图世界


对于教育而言,无论对我们自身,还是孩子来说,都是永远在路上的学生。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下面的话,能给我们很多启示。 我希望我们不要拿天赋来吓唬孩子。每个人都有天赋!

1、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

2、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

3、体育可以帮助人们经受对体力和脑的锻炼。

4、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5、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

6、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7、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8、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不要拿天赋来吓唬孩子

——灵遁者

不要拿天赋来吓唬孩子,显然是一句针对教育的话语。这不是危言耸听,中国有多少孩子是被“天赋”吓死的你们不知道,知道了更害怕。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只需要鼓励和引导就足够了。

教育的理论,和教育大家我不去例举,因为我更喜欢从被教育者内部去挖掘成长的动力。

大家都知道,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

中国人给后面加了一句:但是那1%的天分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重要。

喜欢后面的这句话的人,自动转身,面壁思过吧。说多了真的都是泪。一个个孩子,一个个你们自己,就是这样被”天赋“吓死的。而且是在不知不觉中。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一个个环境中,都没有能够逃脱这样的枷锁。

“我不是天才“是一个安慰自己的理由。”我儿子不是天才“是一个逃避责任的不错选择。

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小学三年级前在农村度过。学习超差,班里倒数一二名。每次老师扇我耳光的时候,就会骂:你脑子里有猪啊。你脑子里是不是猪娃排队呢。你就是个憨憨!

好像是二年级的时候,我又一次因为数学乘法不会。被狠狠揍了一顿。然后直接就被从二年级塞到一年级。不经过任何手续,也不会问我父母,就这样,我降级了。

我忘了自己当时多少岁。但我清楚的知道那种感觉。我一个人坐在最后一排,看着这个班级的陌生的学生,我格格不入。

即使被拉到一年级,我依然是倒数的。于是我是猪,我是猪脑子。这样的词汇从老师那里,走到了父母那里。当别人问我成绩的时候,母亲总会说:他是猪脑子,他天生不是学习的料。

我自己也是这么跟别人说的。我不是学习的料,我根本听不进去。这是一种对一件事情结果的解释。好像这样解释,反而可以证明我不是傻子。我只是不擅长学习。

四年级的时候,家里发生一件事情。就是父母决定将学习很好的姐姐和弟弟转到县城读书。就是这样戏剧,同样的父母,姐姐弟弟经常是名列前茅,而我却倒数。

家里本来就穷。所以母亲对我说:”你在农村都跟不上。城里更是不行了。再者家里也穷,你就在农村读。好歹也读完小学。“

我知道那话的意思。我虽然学习不好。但是我还是很懂事了。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就说:我不去。让我去我也不去! 还不如放羊自在呢。

一个假期很快结束。姐姐弟弟收拾好行囊,父母也忙着准备。我的心不免忐忑起来。感觉家里,最闲的就是我自己了。我于是早上出去放羊了。可是出去了,心一直在家里。想着亲爱的姐姐弟弟,就要离开我了。顿时就很难受。

中午回去。我就没有吭声。一个人坐在炕上。看着他们收拾东西。不知道为什么。我哭了,莫名的哭了。

然后姐姐弟弟也跟着难受起来。父亲问我:怎么了? 母亲也过来问了。姐姐弟弟也问了。我没有回答,哭了更厉害了。

姐姐弟弟就替我说情。母亲最后跟我说:”别哭了。带你一起去城里读书。都是娘亲生的,两个是贷款,三个也是贷款。别以后你姐姐弟弟读书了,你长大了埋怨说没有供你读书。但是你自己的情况你知道。你一定要好好学。而且必须再留级。“

我点头了。顿时觉得天空晴朗,身子轻盈了许多。第二天,我也踏上了去城里读书的路。好多村里的伙伴羡慕我,也嘲讽我。我都不在意。

是的,本来应该读五年级的我。继续读四年级。四年级,我学习依然不好。而且由于家里穷,穿的不好,也没有钱去一次学校的小卖部买吃的。所以自卑。不怎么和同学交流,下课了,就自己坐在座位上,或者出去找个安静的位置坐着。 有时候,我会想,还不如在农村快乐。

但是我开始比较认真的听课了。尤其是语文课。原因无他,找别人抄作业都很难。同学不愿意给我抄。

于是语文慢慢提升了成绩,读了一些课文。开始从简单的文字中感觉到快乐。接着慢慢是数学也能听懂点。

值得一提的是,城里的学校有微机课,也就是电脑课。半学期好像是36元。全班都交了,我没有交。但是上电脑课,教室里还不让呆。所以我在不大的校园里,游荡。又怕碰见教导主任和校长,所以一间课45分,我就去4、5次厕所。现在想想,真实能让我自己哭笑不得。

就是这样,有一次我刚从厕所出来,正好碰到班主任张老师上厕所。她问我怎么在这。又想起了我没有交钱的事。我自然是面红耳赤。她说:你想上就去吧。这个钱老师给你出。

我死活说不。但是老师的话,刻在了我的心里。我更加喜欢上了语文课。小升初,语文我考了94分。年级并列第一。但是其他科目一般。

但是父母很高兴了。

我母亲说:”真是没有想到。辛亏当时把孩子带了下来。“虽然她依然会说:”你是笨脑子。脑鸟先飞,你得比别人更努力。“ 但是语气不一样了。

初中,我读了更多的书。语文,物理,化学等科目也上了。认识了好多历史人物。通过他们的故事,我对自己的认识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自信起来,还争取当上了班长。

那时候,觉得自己的是天才。因为当堂学的内容,都能很好的掌握。英语单词,跟着走一遍,就能记住。所以英语学的也很好。当上了英语课代表。

当然,我所在的班,还是普通班。大家都知道,中国的班级分有火箭班,重点班,普通班。

我依然经常听到说火箭班的学生多牛,多厉害。是的,全年级考试,他们总是排在前面。

后来考上高中。高中的时候,我开始叛逆。其实是从初三就开始了。整体一直是叛逆的。原因无他,只是感觉自己是被教育的,来自父母的压力太大。感觉好分数,好大学,不应该是”硬性“的东西。所以会尽量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

直到大学。虽然不再自卑,但是长期的叛逆,养成了独自相处的习惯。独自思考,不太喜欢热闹,不太喜欢入会之类的。所以大学都很悠闲。还谈了一场恋爱。这就是我认为大学里最成功的一件事情。

后来,我发现和我一样在农村读书的我的伙伴们。曾经被认为是猪脑子的他们。多还没有读完初中就奔向了社会。我问他们怎么没有再读:”他们说读不进去。不是那块料。“

很多提前辍学的同龄人,大部分都是这么说的。其中还和我经历相仿。她说:”每次上黑板,就感觉肯定要挨打。果然就挨打。“

老师骂她:”我脑子是被钉在黑板上了吗??快写!“她也自卑,经常一个人独处。后来就退学了。

看了我的案例,我的伙伴们的案例。我想此刻你应该可以理解为何我说:”不要拿天才吓唬孩子。“

在教育的路上,鼓励和引导是最重要的。鼓励是一种天才暗示,你不是猪,你不是猪脑子。你可以的,你非常棒。他可以做到,不是因为他是天才。天才都是有准备的人,不会有凭空产生的天才。

你在火箭班,你在重点班,你在普通班,你都是天才。至于你以后是物理学家,生物学家,画家,诗人,化学家,政治家等等,就需要引导。 你本身就具备这些”职业家”的条件,你只需要引导,引导就够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没有独立的思考,没有独立的自我认知,一定是个“被学习”的人。

说某某的是天才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某某的背后的故事。所以大家记住,永远不要再告诉自己,别人是天才,自己是普通人。永远不要人云亦云,要想想大家这样想对吗?

一根铅笔的奖励,对于老师和学校来说意义不大。可是对于一个普通学生来说,是天才的暗示,是天才的开始。

”只要你写会十个字,你就会得到这支铅笔的奖励,这颗糖果的奖励。只要你写会一百个字,你会得到两支铅笔的奖励。这颗梨子的奖励。“这就是天才诞生记。简单的就跟玩游戏一样,所以不要跟一个不理解什么是天才的孩子,说天才是咋样的,而你不是天才,你就应该怎么样。

家长永远不要这样说,因为你说的时候,你儿子在听。大家去看看历史上的天才,他们是如何成为天才的。你会发现,天才等级教育是个笑话。

而这样等级的环境和心理暗示力量,让很多学生受益。却让更多的孩子被”天才“吓傻。

知名学者,画家陈丹青写过一篇文章说:文凭是平庸的保证。在文章中,他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他还说:”艺术家是天生的,学者也是天生的。“天生”的意思不是所谓的”天才。“而是指他实在非要做这件事,什么也拦不住他,一路走下来,他成为了他想成为的那种人。”

现在很多的毕业生,总会说单位不好,别人排挤,别人有关系,经济不景气等等各种原因来为自己的现状做解释。我们中国人实在是太会“作为。”,太重视“面子”。为了进什么火箭班,重点班,进好单位,考公务员那是拼了老命也要进。

孩子看着这一步步的“前进”,会有什么想法。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一场很彻底的教育。告诉他的是他本身好像不重要,重要的是周围的东西。所以别拿天才吓唬孩子。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此句话,是真真切切的对。

摘自独立学者,诗人,作家,国学起名师灵遁者作品。


灵遁者国学智慧


某天,在学校门口,和一位家长聊起。她的孩子和我家差不多,平时成绩一般。不同的是,我家是自身接收能力弱,我倾尽全力地在帮助孩子。她告诉我,我不在乎孩子的成绩,我就想让他快快乐乐的。我笑着点点头,不再多言。

很多家长在遇到孩子成绩差的时候,往往会说这样一句话,成绩无所谓,我只要他快乐。表面上看,这句话没有毛病。细细回味,又觉得不对。刻苦努力地让成绩提高,难道就抹杀了孩子的快乐?

犹太人在一个孩子开启读书生涯的时候,在书的第一页会抹上蜂蜜。孩子翻开书,低下头,伸出舌头慢慢地舔食那些甜甜的蜜。古老的犹太民族用这种“甜蜜”的方式,告诉他的子孙后代,书中自有美妙与芬芳。类似中国老祖宗的“书中自有黄金屋”等。学习和快乐一点也不冲突。

根据我的观察,凡是成绩差的孩子,除了个别因为自身客观原因外,归根结底的原因是没有找到学习“甜如蜜”的诱惑原动力,更谈不上刻苦钻研了。偶尔孩子没有下课,我会站在孩子的班级外,悄悄观察那些成绩好的孩子。他们全神贯注地或看着老师,或看着黑板,或奋笔疾书。对知识渴求的快乐和自信洋溢在小小的脸上,让我突然想起我曾经的求学生涯。那时上课,特别害怕下课铃声响起,因为铃声响起,老师就走了。多么让人留连忘返的课堂啊。

一般成绩差的孩子,在课堂上找不到学习的乐趣。看起来是睁着眼睛,貌似在听课。但是,从眼神看,不知道思想已经跑到哪个山头做客了,云里雾里。如果老师刚好再提问,孩子答不出来,小伙伴们窃窃私语或者哄堂大笑,老师再进行严厉批评和处罚。如果家长不及时给孩子辅助,跟进知识点,让孩子能够理解跟上大部队,孩子很有可能抵触学习甚至厌学。在漫长的学习生涯里,一个孩子在学习上找不到快乐,你所要他的其他快乐,又能填补多少?

当你的孩子成绩差,千万不要让“我不在乎成绩,我要他快乐”这种所谓的鸡汤洗脑。对于一个学生来讲,成绩代表了他的很大一部分快乐。他是否在课堂上快乐,他是否在学校的生活中快乐?他是否在小伙伴们的榜样中快乐?他是否在老师的肯定中快乐?想想那漫长的八小时,你就知道,你所谓的快乐,和他所身处的不快乐相比,是多么微不足道。

对一个学生来讲,真正的快乐是什么?是一种求知若渴、全心付出的回报,是一种被小伙伴们仰视尊重的认同感,是一种被老师肯定的自信和荣誉。反之,你仔细去看看那些成绩差的孩子,在漫长的课堂上,他们脸上深深的惶恐,害怕被老师叫起回答问题的不安,被小伙伴们说是差生的无奈自卑.......你觉得他快乐么?醒醒吧,所谓的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