摳鼻屎的藝術

利維坦按:十幾年前,臺灣曾出過一本名為《挖鼻史》(譯自nosepicking for pleasure)的書,作者羅蘭·胡彈(Roland Flicket,也可譯作羅蘭·弗里克特),據說畢業於美國加州聖鼻毛大學(University of St. Cilium),這個大學就如同《圍城》中的那個克萊登大學一樣,是個謎般的存在。當然,這些都還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作為鼻考古學榮譽教授,他在這本書中對於挖鼻屎的詳盡論述:

抠鼻屎的艺术

部分摳鼻屎手勢圖解

真作假時假亦真,有為無時無還有。還請各位摳著鼻屎看完下文(如果你堅持看完了,那理應把鼻屎吃掉)。是真是假,你說了算。

譯/喬琦

校對/斬光

原文/hyperdiscordia.church/nosepicking.html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喬琦在利維坦發佈

抠鼻屎的艺术

圖源:Gifbin

這個社會對自慰的態度都已經逐漸轉為開放,可奇怪的是,人們卻仍視摳鼻屎為一種禁忌行為。我相信第一個記錄並強調這個觀點的人是馬克-傑森·多明斯(Mark-Jason Dominus,中譯名陶敏修,他還進一步討論了臺灣的空氣似乎有助於增加其鼻屎美學品質的事兒。不過,對比不同氣候對我們鼻腔中的黏液產生的影響,大大超越了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題範疇,所以暫且按下不論)。當然,還有許多人覺得摳鼻屎是個非常失禮的行為,況且這個行為常常還可能有第二步,那就是吃鼻屎。對於摳鼻屎,現在有一條熱門評論是這樣說的:“對我來說,摳鼻屎就像同性戀一樣——做不做是你自己的事,我管不著,但我希望你別在我面前做。”其他評論表達的意思也差不多,只不過把同性戀換成了異性戀。

然而,人們還是一如既往地摳著鼻子。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在此先簡要回顧下摳鼻屎的歷史或許會有所助益。之後,我們還會簡短概覽摳鼻屎的現狀,最後當然是不負責任地預測一下這項“懶人藝術”的未來。

抠鼻屎的艺术

圖源:HyperDiscordia

沒人知道,究竟是誰第一個將手指伸進鼻孔裡,四處攪弄,搜尋那些“美味的食物”。這是因為摳鼻屎和火的發明一樣,早在人類擁有文字記錄之前就已經出現了。不過,我們現在已有可靠的證據表明,早在耶穌誕生前10000年,摳鼻屎這種行為就已經流傳甚廣了。在法國南部以及其他一些地方,研究者發現了一批精美的壁畫,上面畫著日常生活中的史前人類,他們有的在打獵、有的在種田、還有的在捕魚,有的在和天狼星“人民代表”進行溝通,只是沒有做愛。在這形形色色的史前人像之中,有一個頗為特別——他在摳鼻屎。

抠鼻屎的艺术

這幅舊石器時代的洞窟壁畫發現於法國阿爾卡什(Ardčche),上面清晰地畫著摳鼻屎的場景(左),同時還描繪了人們和天狼星“人民代表”進行交流(右)以及沒在做愛(這張截圖沒有表現)的畫面。圖源:HyperDiscordia

19世紀70年代末,威爾伯·利基(Wilbur Leakey)在埃及考察時發現了現存最早的有關摳鼻屎的文字記錄。那是一卷保存得異常完好的莎草紙卷軸,上面記錄著著名法老圖坦卡蒙(Tutankhamun)的抄寫員所作的日常開銷賬本。賬目中有一筆三頭牛加伙食費和住宿費的支出,收款人則是:這位年輕法老的御用摳鼻師。也就是說,這一時期(約公元前1350年),統治階級中已經發展出了對專業摳鼻人員的需要。這就是摳鼻屎這一行為已經廣為流傳的有力證據。然而,還是有些歷史學家對這項證據不以為意,他們辯稱,圖坦卡蒙只不過是統治階級中的一個特例,所以才會有自己的私人摳鼻師。提出這種觀點只能說明他們對現在已經出現的各種史料瞭解得實在是太少:還有其他幾份莎草紙(時間大概是圖坦卡蒙死後幾十年)上的內容也都明白無誤地說明了摳鼻屎對古埃及貴族有多麼重要。

摳鼻屎不僅流行於尼羅河流域的上層階級。人們認為,古凱爾特人也是著名的摳鼻屎愛好者。實際上,有些證據表明,散佈在不列顛群島各地的石圈陣——其中最出名、保存最好的便是巨石陣——其功能不僅是測繪天文曆法,同時也是用來舉行大型摳鼻屎儀式的場所。

此外,幾卷出土的古印度文獻——一些研究者認為,這很可能是佚失的33卷《吠陀經》——也間接提到了摳鼻屎和吃鼻屎,並且相信這些行為能夠讓嗅覺變得更敏銳、皮膚變得更光滑、臉色變得更紅潤。

然而,僅僅不到1000年之後,摳鼻屎的名聲便急轉直下。大約在公元前350年,亞里士多德這麼告誡世人:“‘是者’,或者說‘存在’,具有多重含義,就像之前已經提過的一樣,它在很多方面都應該與自然相協調。而自然顯然不是一個讓你摳鼻屎的場所。”僅僅一個世紀之後,阿基米德又把亞里士多德的觀點往前推進了一步,他是這麼說的:“我發明的螺絲不能給摳鼻屎的人用,他們實在是太討厭了。”

當然了,摳鼻屎的習慣還是流傳了下來,只不過現在多半已經侷限在了自己家中的私人空間內。

公元299年,君士坦丁大帝頒佈了一項法令,其中有一條是這麼說的:任何人將手指伸進鼻孔裡且深度超過第一根指節,一經發現,立刻處死。這裡還有一份更晚近一些的文獻,由中世紀博學的學者聖萊克特斯(St. Rectus)從拉丁文轉譯至英語,上面詳細記錄了約公元300年,發生在羅馬的一個事件:“雷巴斯城裡有個少女,她在接受審訊後承認自己摳了鼻屎。根據當時的法律,這位少女被石頭砸死,屍骸也被焚燬。”

羅馬帝國後來逐漸衰落並最終崩塌,於是,摳鼻屎的習慣又再度成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縱觀整個中世紀,雖然摳鼻屎也談不上什麼高雅的舉止,但至少也是為大眾所接受的行為。從各種流傳至今的說法來看,當時,即便你在飯桌上摳鼻屎,也沒人覺得這很粗魯。我們甚至發現,即便是當時最窮的男爵,也會給自己配備一把鍍金摳鼻勺。實際上,稍微富裕一點的家庭已經重拾了那個最早出現於古埃及的享受方式:僱傭私人摳鼻師。那些沒有土地的小貴族以及農民尤其垂涎這個能為大貴族服務的職位。當時,伯爵們也會讓來訪的貴客為自己摳鼻屎,一點兒也不稀奇。王子們更是尤為珍惜能將自己的小手指伸進父王的鼻孔裡,為其摳鼻屎的機會。此外,我們還發現了一張中世紀的桌子,它的下桌面上帶有黏上去的鼻屎被拖拽、刮落的獨特痕跡。

抠鼻屎的艺术

這件保存得格外完好的壁畫發現於法老圖坦卡蒙的陵墓牆上。畫中表現的是,古埃及的天空之神努特(Nut),小心翼翼地為年輕的法老摳鼻屎的場景。毫無疑問,古埃及統治階級希望在死後也能享受摳鼻屎的待遇。圖源:blog archive

英格蘭國王約翰王(King John)尤以摳鼻屎的習慣而為人熟知,當時全島的人民都很想知道他的鼻屎究竟有多少。然而,這種社會認可傳到羅馬就行不通了:約翰王的行為一傳到教皇的耳朵裡,後者就立刻開除了他的教籍。不過,不久之後,約翰王便作了深刻懺悔從而被教會重新接納——但他其實從來沒有徹底停止自己的鼻孔探索行動。

接下去的歲月裡,教皇對這種鼻腔運動的厭惡愈演愈烈。最後,教皇西斯都四世(Pope Sixtus IV)下達訓諭禁止摳鼻屎,並稱摳鼻屎的人將受到永恆的詛咒。儘管西斯都四世在任的15世紀很快就走到了尾聲,但他留下的訓諭卻愈發嚴厲,其繼任者坐在聖彼得的王座上發起了禁止摳鼻屎的全面戰爭。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格羅皮厄斯(Gropius)的經典拉丁語著作《論摳鼻屎》(On Nose-picking)的已知最後一份副本也在梵蒂岡的一場盛大儀式中被焚燬了。所以,如今,我們只能通過二手渠道間接瞭解這本著作的內容。

抠鼻屎的艺术

這幅中世紀的木版畫表現了當時基督教對待摳鼻屎的主流思想:摳鼻屎是絕對邪惡的人才擁有的特權。圖源:Custom Clothes

文藝復興給所有人類活動都帶去了曙光,但不知怎地,摳鼻屎這門古老的藝術卻被人遺忘了。其他許多藝術和科學領域都湧現出了偉大的代表人物和推動者——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莎士比亞、塞萬提斯等等——這些領域也隨之走向了成熟和輝煌。然而,發展摳鼻屎藝術、培養摳鼻屎青年才俊的重任卻落到了那些不是那麼知名的人士身上。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位名叫胡安·巴蒂斯塔·德納蘭亞·布魯·克雷恰·歇爾·帕德雷·德爾叫媽媽·圖帕皮·卡斯特盧努瓦約爾卡(Juan Bautista de Naranja bolo Querecza sierre Padre del Jomama y Tupapi Castrolonuevajorca)的人,他寫了幾本有關摳鼻屎的小冊子,其中有一些流傳至今。“摳鼻屎,”他用一種與我們現在的評論方式迷之相似的風格評論道,“就像是和一個絕妙女子做愛:你必須謹慎且優雅,並且永遠不能捅得太深——除非情勢確有必要。”

抠鼻屎的艺术

胡安·巴蒂斯塔·德納蘭亞·布魯·克雷恰·歇爾·帕德雷·德爾叫媽媽·圖帕皮·卡斯特盧努瓦約爾卡像。這幅肖像與莎士比亞的現代肖像頗為相似。這一事實讓某些學者不禁聯想到,卡斯特盧努瓦約爾卡可能和塞萬提斯一樣,其實是將莎士比亞英語作品翻譯成西班牙語的譯者。圖源:Lowyat Forum

抠鼻屎的艺术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摳完鼻屎之後好像還有些後續動作。圖源:Straight Dope Message Board

抠鼻屎的艺术

圖源:eBaum's World

過去的幾個世紀裡,摳鼻屎的行為一直在緩慢但肯定地復甦中。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這種習慣已經甩掉了長久以來一直與之相伴的許多社會汙名——哪怕到了1942年,美國的反希特勒宣傳中也把德國人描述成“強姦婦女、食用小孩、侮辱屍體、頻摳鼻屎”。除此之外,在中東的某些國家,在公共場合摳鼻屎也仍會被判處死刑。

好在,總的來說,現在的社會對摳鼻屎和摳鼻者的態度都無疑正朝著愈加開放的方向發展。舉個例子,在1992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民主黨候選人比爾·克林頓公開承認自己曾在學校裡摳鼻屎——不過,他說自己沒有吃鼻屎——雖然如此,但他還是贏得了選舉,成了美國總統。另外,數位頗具國際影響力的領導人都曾被拍到,在公開場合肆無忌憚地把手指深深地伸進鼻孔裡。而這些照片雖然流傳甚廣,卻沒有像出版商原來期待的那樣招致許多批評——而且實際上,這些照片中的大多數領導人如今都還健在。

抠鼻屎的艺术

英國人摳鼻屎的歷史由來已久。圖源:betrendsetter.com

抠鼻屎的艺术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像這樣的海報在美國十分常見。它表現的是,一名德國士兵正準備把挖出來的鼻屎彈開,海報意在嘲笑他們這種“匈奴式”的野蠻摳鼻屎行徑。通常來說,這些海報都是由汽車製造商出資設計印刷的。當時,在戰爭期間,許多生產金屬摳鼻勺的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出現。汽車製造商必須和他們爭奪鋼鐵原材料。在如此巨大的宣傳攻勢的打擊下,大部分生產摳鼻勺的公司都在1942年破產了。圖源:HyperDiscordia

所以,摳鼻屎未來的路在哪裡?

鑑於摳鼻屎的歷史如此曲折,這真的很難判斷。如今,世界各地的人民對不洗澡、崇拜資本巨鱷和政客、肛交、堅持穿不合時令的衣物、在公眾場合玩弄私處、在私人聚會上聚眾淫亂等行為的容忍度越來越高,我們期望,大家對摳鼻屎的容忍程度也能像對這些行為一樣不斷提高。我們期望,哪怕我們從左鼻孔拉出一條長長的果凍狀鼻屎、從右鼻孔摳出厚厚的幹鼻屎,然後把它們放進嘴裡,慢慢地陶醉在那迷人的口感中,也能憑藉摳鼻屎自身的優雅屬性贏得旁人的讚賞。

抠鼻屎的艺术
抠鼻屎的艺术

德國國家隊主帥勒夫:請為我點贊。圖源:Wikimedia Commons/Gifbin

編者有話說:根據奧地利肺科專家弗里德里希·比辛格(Friedrich Bischinger)教授的觀點,他倡導人們應該經常挖鼻屎,甚至應該經常吃自己的鼻屎。據研究顯示,人的鼻涕中含有唾液黏蛋白(Salivary mucins),可以形成阻止細菌的屏障,(如果你常吃鼻屎)便可降低蛀牙的發生概率。不僅如此,鼻屎還可以有效抵禦呼吸道感染以及胃潰瘍。這和紐約大學耳鼻喉科醫生埃裡希·福格特(Erich Voigt)博士的主張正好相反,後者認為經常挖鼻屎會導致鼻黏膜出血,從而引起不必要的感染。而比辛格教授則認為,

挖鼻屎吃鼻屎應該從娃娃的教育開始培養,不應再將其視作某種不禮貌的行為。

(www.kidspot.com.au/health/family-health/real-life/stop-telling-your-kids-to-stop-picking-their-nose/news-story/dc30e5934d099c5294b469a20fb1361a?)

(www.ncbi.nlm.nih.gov/pubmed/25344244)

抠鼻屎的艺术

往期文章:

抠鼻屎的艺术
抠鼻屎的艺术抠鼻屎的艺术
抠鼻屎的艺术

“利維坦”(微信號liweitan2014),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合作聯繫:微信號 liweitan2018

一家過去時的書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