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之農:網際網路+農業大數據破局農產品「進城難」

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電商都已經被消費者接受,而且工業品下鄉下行通道越走越順,農村地區可以買到豐富的商品。可是,農產品上行之路卻依然很窄,農民辛苦種植出的農產品沒有銷路,但城裡人卻要以高價購買農產品。

全國農產品林林總總,都有各自特色。每個地方的農民都希望自己親手種植出的農產品能夠走向全國,賣好價格,多賺錢。但中國實在是地大物博,不管哪個電商平臺,如果把各地農產品都當成重點宣傳推介是不可能的。所以平臺會選擇那些有市場、有基礎、市場需求大、有發展空間的農產品進行推廣。雖然網站一年也沒閒著向外推廣,但對於全國來講,卻還是九牛一毛、萬分之一。不過對於沒有被推廣到的區域來講,卻是百分百沒有受益,農民自然不滿意。

善之農:互聯網+農業大數據破局農產品“進城難”

善之農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守罡表示,農產品是一個非標商品,同時又是生命週期特別短的商品,它沒有統一的標準,供應鏈也是非常薄弱的。農產品從產地出來,通過經紀人的收集,通過幹線物流進入銷地市場,這是一個非常低效而且中間損耗非常大的過程。

在王守罡看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進入農業市場,首先要解決的應該是運輸問題,沒有解決農產品的“進城難”而大談生鮮電商,更像是空中樓閣。

物流問題依然是農業的硬傷

農產品大部分是生鮮產品,這種產品的最大特點就是保鮮週期相對較短、運輸要求高。如果包裝不當、運輸時間過長、流通環節過多,這些都可能導致農產品損壞或變質。除了進一步增加了產品成本外,到達城市消費者手裡時產品體驗已經大大降低。同時,由於產品流通較為分散,建設冷鏈的條件也不成熟,導致運輸和儲存成為最大的硬傷。

善之農:互聯網+農業大數據破局農產品“進城難”

把冷鏈物流用於農產品中來,一則能極大地降低損耗(我國農產品物流環節的損耗平均比例是30%),二則有助於從源頭上保證農產品的安全。更為重要的是,冷鏈物流的發展,可為農產品提供優質的貯藏、運輸條件,保障農產品市場的常年穩定供應,也能擴大農產品的銷售區域和週期,促進農民增收。

但企業在冷鏈物流的投入意願並不是很強。從基本的供需規律上來看,食品冷鏈物流系統的要求更高、更復雜,建設投資的成本相當大,因此,經由冷鏈物流進入市場的農產品,價格被推高,抑制了消費需求;反過來,這又降低了農產品生產企業對冷鏈物流的需求。更為重要的是,一旦農產品生產企業由此增加的物流成本,高於原有的損耗,冷鏈物流企業也就徹底失去了這部分需求,生存空間被壓縮。

要改變這種局面,降低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成本,就必須讓運輸規模化。王守罡表示,互聯網技術要優先解決運輸規模化的問題,進而解決農產品在物流環節的硬傷。

善之農用技術建立農產品流通高速公路

技術能夠帶來信息交換的便捷,能夠提升效率。用技術解決農產品規模化運輸,就是讓生產端和銷售端實現規模化對接。

善之農:互聯網+農業大數據破局農產品“進城難”

依託於技術,善之農整合蔬菜市場的上下游,建立了一條生產端到銷售端的通路。具體來講,在生產端,善之農優化供應鏈, 直接面對蔬菜市場終端供應商。在公司 APP 平臺上,以批發的方式將從農產品代理 商購進的農產品銷售給蔬菜市場終端供應商,減少蔬菜中間流通環節,降低農產品的綜合成本。

為了提升效率,善之農還建立了農產品的線上採購模式。善之農向基地農戶或者產地經紀人採購農產品,各類中小終端批發商再通過 APP 下達訂單,由網站後臺系統自動處理訂單並通過專業的物流體系進行配送。

這種採購模式節約了大量人力,反應更加快速,內部運營效率更高,省去了大部分中間環節,實現了更低成本;模式可複製性強,隨著規模的擴大將進一步增強對上游的議價能力。

在銷售端,善之農採用自主網站+APP 銷售模式。目前網站的客戶數量覆蓋上海地區,會員數近 8,000 人,從網站建立之初就採用多品類農產品的差異化運營模式。善之農的自主 APP,堅持以本土化的模式來深入耕耘本地市場,完成將優質中國品牌向全國範圍推廣。

同時,公善之農投入大量的資金,建立起強大的供應鏈、倉儲和運營管理的信息系統,以支持自主網站銷售規模的高效運轉。目前,善之農已經在全國建立了23個農產品產地標準化直供分級包裝基地。在產地將分級後的農產品按照公司制定相應 產品標準分裝在標準包裝內,直接將標準化包裝農產品運送到上海 2 個分倉,跳過了銷地一級 批發市場流通環節,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在提高農產品產地標準化程度的同時達到對產品質 量的源頭監督和管控。

這套模式讓產地客戶銷售週期縮短50%的時間,產品減少損耗20%以上,提升上游的盈利水平10%-15%,農貿市場客戶獲得低於市場價格的30%左右的成本價格,勞動強度大幅下降了80%。

王守罡表示,善之農對行業進行重新解構,利用大數據、農產品流通雲平臺打通整個數據鏈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