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九件事告訴你中國和義大利教育的區別……

面對國內競爭激烈的擇校趨勢,不少家庭選擇讓孩子留學意大利,更早接受意大利的教育。那麼中國教育與意大利教育的最大區別是什麼?

這九件事告訴你中國和意大利教育的區別……

1、為誰而學

中國教育:教師及家長總是要事先給學生做出細緻繁瑣的各種規定,該學什麼,學多少,什麼時候學,該怎麼學等等,中國的學生視學習為功利,因而習慣於應付,學習是家長、老師的事情,是為升官發財找工作而學,學得被動、教條、無奈。

意大利教育:告訴學生學習是自己的事,讓學生自己去想,想學什麼東西,因而學生一般學得主動、靈活、高興。

2、課堂氛圍

中國教育:善於給孩子一個總結,把學生教到“零”問題即為成功,課堂氛圍注重紀律。

意大利教育:善於給孩子一個啟發,意大利的課堂講人權,鼓勵自由發言。

3、考試製度

中國教育:考試彷彿如臨大敵,單人單桌,主監副監嚴防緊守。在中國,考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淘汰。

意大利教育:考試經常是開卷,孩子們一週內交卷即可,意大利的考試目的在於尋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查漏補缺,以利於今後的發展。

4、班級人數

中國教育:中國雖明文規定每班不超過45人,但鄉鎮及縣級學校班級人數平均60人之多,法律並不能約束什麼。

意大利教育:在意大利,一個班的人數不超過30人,31個人就屬於違反教育法,不同的是意大利人看重的是誠信——自我信譽度,故不敢越雷池半步。

5、學習時間

中國教育:在一年中,中國中學生有8個月是上課時間,每天11個小時左右的在校時間。

意大利教育:意大利學生每年只有1000個小時左右。上學時間短、課業負擔少,這是讓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孩子有了更多的自由時間,還能讓孩子學自己安排時間。

6、學習成績

中國教育:在中國,行政部門會想方設法的公佈學校成績,教師的考核也要看學生的升學率、優秀率;學生從一年級開始就在這樣的機制下長達12年之久,心理壓力之大是顯而易見的。

意大利教育:成績在意大利屬於“隱私”,老師給家長看成績單,他只給你看自己小孩的成績,不會公佈全班的成績。

7、育人目標

中國教育:特別重視所謂的“雙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重在練“基本功”,不重視對學生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

意大利教育:不太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極其看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他們覺得要趁孩子年齡小時抓緊培養創造性思維。

意大利的學生低分高能,中國的學生高分低能。因而世界500強企業,一般不願意接收中國學生,在他們看來,中國教育是培養知識的奴僕,而不是在“育人”。

8、師生關係

中國教育:在中國,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孩子剛踏入學校就知道老師總是高高在上,中國孩子盲目崇拜老師,覺得老師總是對的,在中國,許多老師喜歡保持威嚴,不苟言笑。

意大利教育:在意大利,意大利人沒有所謂的絕對權威,老師很喜歡和小孩一起聊天,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關係。

9、課外生活

中國教育:中國小孩參加真正的社會活動的機會非常有限。

意大利教育:意大利小學生一旦走進校門就開始真正參與社會活動了,意大利的課外活動是學生自發參與,經費也是大家共同出資、共同尋求贊助。

可以看出,意大利的家長不會盲目跟風一味逼迫孩子學習自己不喜歡的內容,而是從孩子的個人愛好出發,選擇他們最感興趣最有好奇心的項目。人生不是短跑衝刺,而是一場馬拉松,輸在起跑線上不算什麼,沒有力氣跑完全程才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