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熱議白羽雞行業「前景」

雖然目前A股市場整體表現欠佳,但部分傳統行業正出現一些新的變化,其中白羽雞行業尤為明顯。

此前,白羽雞行業經歷了數年虧損。如今,隨著雞苗價格逐步攀升,整個行業一改低迷態勢,景氣度逐步回升。那麼,這個新趨勢能否保持?雞苗漲價背後的真正邏輯又是什麼?

多位受訪的基金業人士認為,當前白羽雞行業正從高引種基礎上的高存欄和高換羽轉變為低引種、低存欄、低換羽,未來供給偏緊。在此變化下,預計到7月中下旬,隨著需求量的增加,雞苗價格有望持續上漲,三季度將進入這個行業的旺季,從而帶動相關公司效益向好,進一步兌現業績。

股價逆勢上漲背後的推手

有這樣一批公司,在近期大幅震盪的A股市場中走出了一波獨立行情,成為弱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經歷了“情緒宣洩”式下跌,7月以來A股市場人氣依舊低迷,指數大幅震盪。上證綜指7月6日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V形反轉大戲,當天股市開盤便大幅下挫,一度跌破2691點,此後股指突然掉頭,大幅上揚,一會兒工夫就收復了2700點整數關。此後數日,上證綜指繼續呈現大漲大跌走勢,在2800點上下反覆震盪。截至18日,上證綜指報收於2787點。

相較於低迷的市場,有一個板塊的表現卻格外顯眼。按照行業分類,截至7月18日,畜牧業板塊7月以來漲幅居前,達到10%,相關個股漲幅更大。舉例來說,益生股份股價於7月10日開啟連漲模式。當天開盤後股價一路上漲,收盤封死在漲停板上。此後連續多日以紅盤報收,7月以來漲幅30%。仙壇股份的股價走勢同樣凌厲,自6月29日探底後便開啟了上漲模式,截至7月18日,7月以來漲幅34%。此外,相關個股7月以來也漲幅可觀,民和股份上漲24%,聖農發展、牧原股份漲幅均超過10%。

細心的投資者或許已注意到,畜牧業板塊中漲幅居前的多以養雞為主業。仙壇股份主要產品是商品代肉雞及雞肉產品,已形成涵蓋父母代肉種雞養殖、雛雞孵化、飼料生產、商品代肉雞養殖、肉雞屠宰與加工的完整產業鏈模式。公司還是肯德基、麥當勞、雙匯、金鑼、山東龍大等知名快餐業及食品加工企業的供應商。

益生股份則是我國繁育祖代白羽肉種雞規模最大、品種最多的企業之一,主營業務包括祖代種雞的引進與飼養、父母代種雛雞、商品肉雛雞、商品豬生產與銷售。

民和股份已形成了以父母代肉種雞飼養、商品代肉雞苗生產銷售、肉雞飼養、屠宰加工、飼料生產與禽畜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相結合的經營模式,形成了“雞—肥—沼—電—生物質”的循環經濟業務鏈。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類公司的股價在弱市中表現如此亮麗?多位基金業人士告訴記者,公司相關產品價格不斷上漲帶動公司業績向好是股價背後的主要推手之一。

安信證券7月15日發佈的研報稱:“本週(指7月9日至13日)父母代雞苗、商品代雞苗及終端大胸價格較上週同比均出現上升。”記者注意到,相較於去年,部分產品價格已實現翻番。以山東濰坊肉雞苗為例,安信證券監控的數據顯示,2017年6月16日,山東濰坊肉雞苗價格為1.4元/羽,到了2018年6月15日已升至2.9元/羽,其間漲幅達107.14%。

受此影響,相關概念公司半年報業績喜人。比如,仙壇股份預計2018年1月至6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200萬元至92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變動幅度在121.31%至148.3%。公司表示,業績大幅增長主要是因為公司雞肉產品價格漲幅超過預期。又比如,民和股份成功扭虧為盈,預計2018年1月至6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00萬元至2000萬元。公司將業績扭虧為盈的原因同樣歸結於二季度公司主營產品商品代雞苗銷售價格良好,超出預期。

一場意想不到的供給側變化

此前,白羽雞養殖行業經歷了數年低迷,相關公司遭遇嚴重虧損。直至2018年,隨著雞苗價格逐步攀升,行業低迷態勢開始改善,景氣度逐步上升。那麼,這一趨勢能繼續保持嗎?雞苗漲價背後的主要邏輯又是什麼?

滬上一位基金業人士告訴記者,白羽雞概念持續上漲歸功於基本面出現較大改善。他認為,這一切背後的核心邏輯是行業正從高引種基礎上的高存欄和高換羽轉變成低引種基礎上的低存欄、低換羽,同時疊加高疾病因素,整個板塊的機會是反轉而非反彈。

據瞭解,由於過去白羽雞行業引種過剩,從2012年開始,毛雞、雞苗養殖呈現一年盈利一年虧損態勢。2013年、2015年和2017年這三年,每間隔一年行業就會出現虧損。其中,前兩年2013年、2015年還是深度虧損,2017年行業略微虧損。

不過,轉折也恰恰發生在這個時期。祖代引種過剩的情況在2015年前後出現了一定的變化。

2014年12月,美國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中國對美國實施引種禁令,此舉直接使得2015年一季度白羽雞引種的種量大幅減少。此後,在2015年至2017年,我國通過增加法國、西班牙和波蘭等國家的引種來替代。但這些國家相繼爆發禽流感,引種禁令再次被觸發。到了2017年2月,我國引種的國家只剩下新西蘭,導致我國的祖代供種開始緊缺。

白羽雞引種量大幅下降後,祖代產能及換羽量也逐年下降,行業供給逐步從過剩回到均衡水平,再到近期的緊缺,來了一場意想不到的供給側變化。

供給端發生了變化,但養殖成本依舊穩定,且市場對白羽雞的需求也較為旺盛由此,不少機構預計,白羽雞的價格有望持續高位,行業將迎接旺季,相關公司的基本面有望大幅改善。

安信證券的研究員認為,父母代存欄的連續下降,是6月份起雞苗、毛雞漲價的基礎,疊加目前父母代種公雞相對緊缺、前些年換羽因素造成雞苗質量下降、疫病概率上升等多個因素,未來供給端將整體偏緊。隨著三季度學校開學、經銷商提前備貨,白羽雞行業將迎來旺季,價格有望維持高位。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預計,到7月中下旬,隨著需求量增加,雞苗價格有望重拾升勢。三季度將進入這個行業的旺季,雞苗價格上漲預期更強,相關公司可以進一步兌現業績。

近期白羽雞價格的連續上漲,引發了投資者對於白羽雞板塊的投資熱情。一位基金業人士表示,本輪白羽雞板塊行情屬於真正的業績推動行情,而不是主題投資行情,這在弱市中尤為重要。同時,基本面改善促使業績出現反轉的時候,相關公司的股價會有較好的表現。

不得不提的是,機構還認為,這個行業的風險點已降至6年以來的低位,而這對於週期性行業尤為重要。東北證券認為,受白羽雞的生理特性、儲存特性、培育代系影響,白羽肉雞養殖行業具有風險多、週期波動大的特點。2012 年以後白羽肉雞行業的風險主要包括引種風險、換羽風險、疫病風險、庫存風險等,但研究發現,隨著行業基本面逐步改善,目前這些風險均處於6 年來的最低水平。

消費升級浪潮中的必選項

除了上述因素,在一些基金經理看來,與黃羽雞相比,白羽雞的優勢明顯,不僅飼料轉化率高、產肉率高、環境成本低,且生長週期短,營養價值高。在消費升級浪潮中,作為消費者眼中的安全食品,白羽雞未來消費量提升空間較大。

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相關專家表示,我國肉雞產業發展潛力巨大,而白羽雞的行業地位不容小覷。我國與世界肉雞消費大國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我國年人均雞肉消費量不足10公斤,而美國超過40公斤。因此,我國雞肉消費未來上升潛力大。另外,與其他國家情況不同的是,我國雞肉品種較為豐富,包括了白羽肉雞、黃羽肉雞和肉雜雞等,但白羽肉雞的佔比超過一半,在數量上佔明顯優勢。

據瞭解,白羽雞又稱為“快大型白羽雞”,是從美國的白洛克雞中選育出來的品系,該雞種具有全身羽毛為白色、較小的單冠等特點。由於我國不具備白羽雞祖代種雞的育種技術,白羽肉雞引種全部依靠進口。進口的白羽雞祖代通過養殖和培育父母代白羽雞,父母代白羽雞再生產商品代白羽雞,以滿足消費。

這在機構看來正是白羽雞的先天優勢。首先,在中國,養殖和屠宰深度融合的肉類生產模式是未來發展及消費的主要方向之一。生豬、水產的養殖和屠宰都極度分散,需要經歷漫長而痛苦的整合過程。但白羽雞不同,它是舶來品,本身起點高,是唯一實現養殖和屠宰深度融合的肉類,為迎接消費端變革做好了充分準備,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其次,中國的消費者在覺醒。一方面,年輕一代的消費觀念和老一代有很大不同,他們在家中就餐越來越少,更多選擇外賣或外出就餐。而連鎖快餐和外賣的崛起,帶動餐飲供應鏈快速發展。白羽雞又是唯一以標準化分割品形式銷售的肉類,且成本低,非常適合餐飲渠道大量使用;另一方面,論食品安全,凍肉最好,其次是冷鮮肉,再次是活的動物,比如活魚活雞等。對比國外情況來看,美國是成熟的消費市場,白羽肉雞是第一大肉類。在安全理念的驅動下,中國人的消費習慣未來也可能會慢慢向這方面靠攏。

東吳證券認為,與黃羽雞相比,白羽雞不僅飼料轉化率高、產肉率高、環境成本低,而且生長週期短、營養價值高、100%通過檢疫。在消費升級過程中,消費者更關注健康飲食,因此白羽雞消費量提升空間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