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前言

中國金融市場迎來“黑色星期二”,全場開啟雙12促銷模式:A股上證全場打9折,深證全場打8折,創業板優惠大酬賓全場7折大甩賣…………

今天A股大家都看到了,受到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A股市場今日全線重挫,上證指數單邊大跌3.8%,報收2907點,創2016年6月以來新低;創業板指數暴跌近5.76%,報收1547點,創2015年1月以來新低。

個股一片慘淡,兩市1600只個股跌幅超9%,跌停個股近1000只,兩市無一板塊翻紅。全天,滬股通淨流出19.8億元,深股通淨流出900萬元。

白天炒股,晚上賭球,半夜炒幣,以為能賺錢...沒想到...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01、主要指數創新低

今日各主要指數全線下挫,上證指數收報2907點,創近2年新低;創業板指數收報1547點,創出3多年來新低。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02、千股跌停

市場全面下挫,個股更是慘淡。兩市1083只個股(含ST)跌停,近兩年來罕見的千股跌停景象再次上演。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03、漲跌比

全市場的股票數量3521只,今天上漲的僅為107只,佔比僅為3%,而下跌個股數量高達3165只,佔到了約90%。

不僅有上千只個股跌停,還有2209只個股跌幅超7%(含跌停)。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04、市值蒸發2萬多億元

A股3521只股票,6月15日的總市值(A股)合計為53.14萬億元,而今日總市值僅為50.7萬億元,市值蒸發高達2.44萬億元。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05、持續28日淨流入後外資今日淨流出20億元

A股重挫,今日通過陸港通進出的境外資金,也逆轉了持續的淨流入,今日淨流出約20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出19.8億元,深股通淨流出900萬元,雖然淨流出但金額並不算大。

而此前今年5月7日到6月15日,28個交易日中滬股通持續淨流入了419.52億元,深股通則是持續淨流入377.23億元,合計淨流入金額為797.19億元。平均單日淨流入28.47億元。

06、人民幣匯率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跳空低開後持續走低,日內連破6.45、6.46、6.47關口,創逾5個月新低,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日內跌超200點。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07、10億以下市值個股重現江湖

隨著近日市場的暴跌,10億元市值以下個股也重出江湖。繼上一個交易日*ST皇臺跌破10億元市值之後,今日*ST聖萊也跌破10億元市值。如果算上處於退市整理期的退市昆機,那麼10億元以下市值個股已有3只了。

今日收盤後,*ST皇臺總市值為9.4億元,*ST聖萊市值為9.6億元;退市昆機A股市值為5.81億元。此外,天龍光電、*ST巴士的市值也僅為10億元出頭,距離10億元也就一步之遙。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08、中興通訊港股再度暴跌25%

受美國國會表決,令中興通訊銷售禁令的解除再次增添不確定性。

今日中興通訊A股繼續一字跌停,而港股今日再度暴跌24.81%,收報9.85元(港幣),較復牌前的25.6元跌去61.52%。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09、獨角獸工業富聯跌停

作為近期備受關注的獨角獸,工業富聯在上市後第4天(6月13日)打開漲停板,當日最高觸及26.36元,而後股價一路下挫,今日更是一舉跌停,跌幅10.01%,報收20.32元。

從26.36元高位下來,短短几個交易日,工業富聯的股價最高跌幅達22.91%。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10、亞洲、歐洲、美國……全球股市全線重挫

美股期貨方面,道指期貨延續早間跌勢,午後跌幅持續擴大,現跌1.5%,標普期貨、納指期貨分別跌1.3%和1.2%。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歐洲股市全線低開後維持低位震盪。截至目前,歐洲STOXX 600指數低開0.6%後跌幅持續擴大,現跌1.4%,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6%,意大利富時MIB指數跌0.9%,法國CAC 40指數跌1.2%,西班牙IBEX指數跌1.4%,德國DAX指數跌1.5%。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亞洲股市方面也近全線收跌。

香港恆生指數收盤跌2.8%至29,468.15點,至2月份來新低,並創2月份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面對頻頻暴跌,哀嘆不已的股民不禁問道:我們的真金白銀究竟都去了哪裡?股市裡的錢難道真的蒸發了嗎?

今天我們就來把這個問題弄清楚:

1、股票的本質——商品

錢是人類製造的用來量化價值的商品。顧名思義,錢具備兩種功能:

01、量化價值:這裡只是衡量商品等價於多少數量的錢,而不需要實際存在一筆錢。

02、作為商品交易:利用錢的商品屬性進行交易,這裡必須是實際存在的錢。

但由於這兩個功能通常是關聯發生的,所以很多人會把它們混淆、捆綁,但其實這兩個概念是獨立的。

舉例:央視鑑寶欄目,專家鑑定這個古玩價值40萬,他並不需要現場拿40萬出來買下來。

問題核心:“值多少錢”和“有多少錢”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描述商品價值,後者是描述資金量。

股市同理,大家把“股票值多少錢”和‘股市裡流動的資金’搞混了。有人以為股票值多少錢,股市裡就有同樣數量的錢,當股票價值縮水20%,他們會覺得有等價於20% 的錢也不見了。

所謂的股市裡的錢蒸發了,是指股票貶值等同於多少錢損失了,並不是真有一筆等價的錢蒸發”了,只是股票市值降低了。

股市的股票可以理解為一種商品,它和普通的商品基本上沒有區別,這種商品的價值和市場對它的估值有關。

拿一個蘋果舉例,你有一個蘋果,今天蘋果賣3塊一個,明天降價賣2塊一個,你的蘋果還是蘋果,但是從價值上,你損失了1塊,這就是蒸發。

很多人提到股市蒸發,還是有人得利的,這樣的說法也對,但是這是針對整個經濟體系的,市場中任何一件商品的價格變化,必然帶動影響了整個市場。

就好像豬肉掉價了,賣肉的虧了,但是消費者賺了。但是單獨談豬肉,它的價值是蒸發了。

所以很多人提到股市是一個交易的過程,這沒有錯,但是這其實和股市蒸發增值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2、股市的實質——虛擬資本

股票不存在生產的過程,只有交易的過程,賺錢的方法就是漲的時候持有,跌的時候交給別人持有。所以股市有著名的“搏傻理論”,股票賺錢就是比誰更傻,更傻的人會在跌的時候接盤,就會賠錢。

很多人理解,賺的錢就是別人賠的錢。這是錯誤的。股票真正賺的錢,是該股票的市場價值的變化,所以你能在升值的時候去持有,貶值的時候做空。

你賺多少和別人虧多少無關,只是股票的價值發生了變化。所以玩股票賺錢,關鍵是何時持有的問題。

最大的區別是股票沒有其他意義,股票僅有的意義就是他所代表的股權。

在中國,這個股權只能在股市上體現他的市場價值,所以中國股票的唯一功能就是交易。不像蘋果還可以吃,還可以做糖。但是如果單從交易形式上,它們沒有區別。

拿房子來舉例。我十年前買了個房,當時只要10W,現在轉手可以賣80W,房產商建好後賣給我,整個過程它一直是我的房子,它漲了70W,這個過程沒人虧損,只是我在持有房子的過程中,它的價值發生了變化。

蒸發也是一個道理,在商品價值的屬性上,股票和房子沒有任何區別。

還是那句話,我們要做就是股票增值的時候持有,虧損的時候不持有而已。

股票是虛擬資本,它的總價格並不完全對應真實資本,所以如果從整個股市的宏觀角度來看,股市的市值是全部股票按照最近成交價進行的加權計算,所以所謂的蒸發其實是成交價的下跌造成的虛擬資本總值的下降。

假設股市裡只有一隻股票,單價為1元,總量為100股,全部都由A持有,B不持有股票,但是持有200元現金,全世界就他們倆人。那麼全部的資本額就是200元現金,和市價100元的股票。

B看好股票未來的發展,所以願意花120元購買這100股,A同意,成交後(不計算交易費用),A擁有120元現金,B擁有80元現金和市價為120元的股票。全部的資本變為200元現金和市價120元的股票。

僅僅是B對於股市的預期變化併購買,就造成了股市市值的增長,股市這20元的增加是虛擬資本的增加,也就是媒體常說的“泡沫”。之後由於該股票的發行公司表現不好,沒有分紅,B覺得自己判斷錯了,想要賣掉,最後100元和A成交,那麼最後A擁有100元市值的股票和20元現金,B擁有180元的現金,整個市場還是200元現金,但是股票回到了100元,就是所謂的“蒸發了20元”。

相比最初,股票的價格沒有變,但是A和B的資本量發生了變化,所以股市的蒸發僅僅是虛擬資本的變化,實體資本變化是由於虛擬資本變化過程中產生的現實資本轉移。這才是股市的實質。

3、一個有趣的例子

這是一個網友列舉的例子,也會讓我們明白其中的原委:

有一個市場,有兩個人在賣燒餅,有且只有兩個人,我們稱他們為燒餅甲、燒餅乙。

他們的燒餅價格沒有物價局監管,他們每個燒餅賣一元錢就可以保本(包括他們的勞動力價值),並且他們的燒餅數量一樣多。

這段時間,他們生意很不好,一個買燒餅的人都沒有,甲說:“好無聊”,乙說:“我也好無聊”,此時看故事的你們也說:好無聊。

這個時候的市場,我們就稱之為不活躍!

為了讓大家不無聊,甲乙決定玩一個遊戲。於是,真正的故事開始了。

甲花一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一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兩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兩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三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

於是在整個市場的人看來(包括看故事的你)燒餅的價格飛漲,不一會兒就漲到了每個燒餅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燒餅數一樣,那麼誰都沒有賺錢,誰也沒有虧錢,但是他們重估以後的資產“增值”了!甲乙擁有高出過去很多倍的“財富”,他們身價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這個時候有路人丙,一個小時前路過的時候知道燒餅是一元一個,現在發現是60元一個,他很驚訝。

一個小時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00元一個,他更驚訝了。

又過了一個小時,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20元一個了,他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因為他是個投資兼投機家,他確信燒餅價格還會漲,價格上還有上升空間,並且有人給出了超過200元的“目標價”。在股票市場中,路人丙就是股民,給出目標價的人被稱作研究員。

在燒餅甲、燒餅乙和路人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接下來的買燒餅的路人越來越多,參與買賣的人也越來越多,燒餅價格節節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興,但是很奇怪:所有人都沒有虧錢。

這個時候,你可以想見,甲和乙誰手上的燒餅少,即誰的資產少,誰就真正的賺錢了。參與購買的人,誰手上沒燒餅了,誰就真正賺錢了!而且賣了的人都很後悔——因為燒餅價格還在飛快地漲。

那到底誰虧了錢呢?

答案是:誰也沒有虧錢,因為很多出高價購買燒餅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認的優質等值資產,也就是燒餅。而燒餅顯然比現金好,現金存進銀行而獲得的利息太少了,根本比不上價格飛漲的燒餅,甚至大家一致認為市場燒餅供不應求,可不可以買燒餅期貨啊?於是出現了認購權證。

有人問了:買燒餅永遠不會虧錢嗎?當然不是。那哪一天大家會虧錢呢?

比如市場上來了個物價部門,他認為燒餅的定價應該是每個一元——監管出現

也可能是市場出現了很多做燒餅的,而且價格就是每個一元——同樣題材股票出現。

或者市場出現了很多可供玩這種遊戲的商品——不同發行商出現。

亦或是大家突然發現這不過是個燒餅!——價值發現

也許是沒有人再願意玩互相買賣的遊戲了!——真相大白

然而,如果有一天,任何一個假設出現了,那麼這一天,有燒餅的人就虧錢了!那誰賺了錢?就是最少佔有資產,也就是燒餅買的最少的人。

這個賣燒餅的故事非常簡單,人人都覺得高價買燒餅的人是傻瓜,但當我們再回首看看我們所在的證券市場,這個市場的某些所謂的資產重估、資產注入何嘗不是如此?

在ROE高企,資產在高溢價下的資產注入,和賣燒餅的原理其實一樣,最終誰最少地佔有資產,誰就是賺錢的人,誰就是獲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為一個投資者,應當理性地看待資產重估和資產注入,看到別人的忽悠要理性對待。面對在高ROE下的資產注入,尤其是券商借殼上市、增發購買大股東的資產、增發類的房地產等等資產注入的情況時,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為,你很可能成為一個持有高價燒餅的路人。

中國持續較長的四次股災

(1)1992年5月—1992年11月 上證指數從1429點跌至400點,歷時5個月,最大跌幅達72%

(2)1993年2月—1994年7月 上證指數從1553點跌至325點,歷時18個月,最大跌幅達79%

(3)2007年11月—2008月10月 上證指數6124點跌至1664點,歷時12個月,最大跌幅達72.8%

(4)2015年6 月—2016年1月 上證指數從5178點跌至2638點,歷時8個月,最大跌幅達49.05%

股災是股市災害或股市災難的簡稱。它是指股市內在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時,由於受某個偶然因素影響,突然爆發的股價暴跌,從而引起社會經濟巨大動盪,並造成巨大損失的異常經濟現象。股災不同於一般的股市波動,也有別於一般的股市風險。一般來說,股災具有以下特點:

①突發性。每次股災,幾乎都有一個突發性暴跌階段。

②破壞性。股災毀滅的不是一個百萬富翁,一家證券公司和一家銀行,而是影響一個國家乃至世界的經濟,使股市喪失所有的功能。一次股災給人類造成的經濟損失,遠超過火災,洪災或強烈地震的經濟損失,甚至不亞於一次世界大戰的經濟損失。

③聯動性。一是經濟鏈條上的聯動性,股災會加劇金融,經濟危機。二是區域上的聯動性,一些主要股市發性股災,將會導致區域性或世界性股市暴跌。

④不確定性。股災表現為股票市值劇減,使注入股市的很大一部分資金化為烏有,股災會加重經濟衰退,工商企業倒閉破產,也間接波及銀行,使銀行不良資產增加,在股市國際化的國家和地區,股災導致股市投資機會減少,會促使資金外流,引發貨幣貶值,也衝擊著金融市場。

股災發生,股價暴跌帶來的所謂市值蒸發,是虛無縹緲的。而你虧的錢是在市值蒸發那一刻實實在在虧出去的。

我們可以從流動性和價格、價值這兩個角度來解釋。

01、流動性是市值和盈虧的基礎

股票遵循“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成交原則,即你的價格或時間比別人更有優勢的話,你優先成交。

價格優先:比如你5.5元買一隻股票,別人5.6元買和你相同的股票,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別人先成交,你後成交;時間優先:你和別人以相同的價格買相同的股票,你比他手快下單,你先成交。

瞭解這個之後,流動性與市值、盈虧的關係就好理解了。

市值的漲跌是虛的,舉個例子:假設當前騰訊的股票400多塊,市值3.88萬億。但這說明所有持有騰訊股票的人賬戶裡的錢加起來有3.88萬億嗎?

不一定!

因為市值是按照當時的成交價格計算的,哪怕它在408元只成交了一股,那麼今天騰訊的市值就以408元來計算,可能它的市值漲了好幾百億,而賬戶裡可能只有幾億的股票。因此市值的漲跌取決於成交流動性,流動性越強,在“兩優先”成交原則下,成交價格會不斷變動,市值也會跟著漲跌。

至於盈虧,說白了就是隨著股價不斷變動,在成交的過程中你的錢進了對手方的口袋裡,或者對方的錢進了你這裡。但在股票市場,其實並不僅僅只是零和博弈,因為券商要佣金,國家要收稅,所以也有一部分進了它們的口袋。

02、價格決定市值,價值決定盈虧

分析股價的方法有很多,基本面、消息面、技術指標。但本質上還是由人的心理決定。

假設騰訊股票400元,你持有一手。比如現在有一個利好,大家紛紛看好騰訊。這時有人願意花405元買騰訊,而你覺得差不多該獲利了結,止盈點也是405元。OK,一拍即合,成交!這時騰訊的市值就從3.8萬億(95億股本*400元成交價)漲到3.85萬億,因為股票已經值405元了。

那盈虧呢?

你持有的400元騰訊股票,可能是上一家割肉賣的,也可能是獲利了結賣的,但無論怎樣你從他手中買過來,你的錢就進了他的口袋,即賣方。那麼當你準備405元賣出時,這時有人花錢買你的股票,你的差價盈利就來自於花錢買你股票的那位,即買方。

為什麼會虧損,可能是你花的投研精力不夠,亦或是運氣不好等等。可市值,或者說財富為什麼會蒸發,那是因為其本身根本就不是什麼財富,只是人們對它的一種預期,鏡花水月罷了。

換個角度理解,你可以當成是通貨膨脹。1個蘿蔔=1塊錢,通貨膨脹時,1個蘿蔔的實際價值變成2塊錢。股市也是這樣的一股=10塊錢,股市下跌時,1股=5塊錢。這樣說理解了吧?錢沒消失,錢還在企業賬戶,只不過你手中的憑證不值錢了。

很多人炒股其實就是在玩預期賭博遊戲,在這個龐氏金融裡面,很多人都知道,只要自己不是高位崩塌時的接盤俠,自己自己能夠找到你自己更能出價的冤大頭下家,自己就是這場遊戲的贏家。

所以,很多抱著這個僥倖心理賭博的散戶紛紛表示被割韭菜了,特別是中國這個基本沒有價值投資股市裡面,莊家如飢似渴,他們賺的錢的本質上就是通過一種不規則玩法,從億萬散戶那兒洗劫過來的,只是玩法稍微隱秘一點,時間跨度長一點,遊戲過程曲折一點,看起來輸贏參半一點。

就像在一個賭場裡面,莊家的贏面遠比散戶大很多,但是散戶都覺得自己要聰明一點或者運氣好一點,由於中途有輸有贏,所以散戶的這種被掠奪感並不強烈,如此而已。

發生股災,整體的市值下跌了,錢被先知先覺的人賺走了,這些人在崩盤前就離場了。

給打個比方,比如說,現在股市的市值是10塊錢,當漲到100塊錢的時候,就是在10塊錢買進的所有人都有了10倍的回報了;

至於為什麼會有100塊錢這個價,可能是有1個人願意出100買進,他買進的多少,就是以後市值跌回到10塊錢的時候賠多少,如果10塊錢買的所有人都在100塊錢賣出了,隨後股市的下跌,就是後來所有在100塊錢買的人賠錢了,那些在10塊錢買進的人掙錢;

如果10塊錢買進的人,只有50%在100塊賣出,隨後股市下跌,跌回到10塊那就是1半賠人錢1人不掙錢!如果只有10%的人賣出,又跌回到10塊,那就是90%的人沒賠沒掙,10%的人賠錢!因為市值縮水了!就象家房子,前年值10萬,去年值20萬,今年又只值10萬,要是去年賣了,就掙10萬,沒賣就沒掙!誰去年買的,誰就賠。

三年前的六月,2015年6月12日,星期五,對於A股股民來說,也許是個終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上證指數以5143.34點開盤,收於5166.35點,全天漲幅0.87%當天,大盤創下此輪牛市的最高點位——5178.19點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僅僅過了一個週末,風雲突變。2015年6月15日,上證指數以5174.42開盤,收於5062.99點,全天跌幅2.00%。讓無數股民傷心不已的股災,從此開始:千股跌停、強行平倉、熔斷、股災2.0,股災3.0…這些詞語的背後,是無數個關燈吃麵的故事。

每當看到2015年6月12日5178點那個高位,無數股民都在懊悔:為什麼我沒有這一天逃頂啊?

是啊,為什麼明明當時知道股市已經泡沫嚴重,我們為什麼還捨不得抽身離開?

人性的貪婪是最簡單,也是最方便的解釋。但這並不是全部。一個重要原因是,也許很多人是被一個指數騙了。

3年前,我們經歷了“假牛市”?

這個指數就是上證指數,股民更喜歡叫它“大盤”。

對於大多數股民來說,大盤就代表著股市。他們用大盤的表現來定義牛市:大盤沒有創新高,就不能稱之為牛市。

因為,每一輪牛市都會衝破上一輪牛市的高點。於是,在2015年6月12日,上證指數在創下5178點的新高後,很多股民都在靜靜地、傻傻地等待大盤繼續突破。

此時,距離上一輪牛市的高點6124點,還有946點的空間。

在此之前,市場上已經有人在提醒這一輪牛市漲幅過於兇猛,潛伏著危機。但對於等待大盤創出新高的股民而言946點的空間,足夠安全。

沒有想到的是,大盤站上5100點之後,我們等到的卻是陷阱。

兩天後,大盤不但沒有繼續向上突破,反而掉頭向下,“股災”來得猝不及防。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至今很多堅信大盤就代表A股的股民們,仍然認為,2015年的牛市,股市沒有創出新高。

難道我們真的經歷了一個“假牛市”?大寫的N0!

深市指數中,深證綜指、中小板指、深證100、深證1000都已經超越2007年牛市高點;滬深指數中,代表滬市中盤股的上證380指數、代表滬市小盤股的上證小盤指數都已超越2007年的牛市高點。

更為重要的是:代表全市場的中證全指(000985)早在2015年4月3日,就已經超過2007年牛市的高點,6月8日點位相對2007年的高點的漲幅達39.26%

2015年6月15日,中證全指走出2015年大牛市的高點——8018.94點,超出上一輪牛市高點47.44%。

從時間點來看,中證全指在上證指數本輪牛市新高的兩個半月前,已經突破了2007年的高點,此後繼續單邊上漲。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來看行情圖:中證全指(白線)VS上證綜指(黃線)走勢對比(2005/1/4-今)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中證全指(藍線)VS上證綜指(紅線)走勢對比(2005/1/4-今)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中證全指作證,2015年的牛市,比2007年的牛市更為波瀾壯闊。

但對於堅信大盤就代表著股市的股民來說,三年前的今天,他們卻還在等上證指數創出新高,超越6124點。不到那一天,他們就不願意離開賣出股票,離開股市。於是,他們沒有能夠逃頂,他們甚至都還沒有準備逃頂,是上證指數騙了他們。是“大盤=股市”這個錯誤的等式害了他們。

大盤已失真,中證全指更全面

股災兩週年後,2017年7月6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董事長張慎峰,這位證券市場的權威人士,在權威證券媒體《上海證券報》撰文呼籲:

再不能以上證指數來判斷股市走勢了。

他在文章中說:

今時不同往日,A股“第一指”——上證綜指的代表性在降低,已不能反映股改後流通股本價格的變化以及滬深全市場股價變化情況。

他認為,隨著中小板、創業板等成長型企業的大量上市,僅反映滬市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的上證綜指的代表性在逐步降低。

從上市公司數量看:上證綜指成份股數量佔比已從2000年的60%左右下降為目前的不足40%;

從市值規模看:目前滬市總市值規模佔比也不到60%;

從成份股行業結構特點看: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升級,信息技術、醫藥、消費等新興行業得到快速發展,許多中小規模的成長型企業紛紛在中小板、創業板上市,而上證綜指中金融和能源等週期性行業權重較大,新興產業公司佔比較低,對市場的代表性有所下降。

張慎峰提醒:僅以上證綜指判斷全市場走勢,無異於刻舟求劍,投資者容易誤判。

如果把數據更新到今天,看看上證指數與代表深市的深證綜指(399106)以及作為A股代表的中證全指(000985)的相關數據,張慎峰的這一結論就更為明顯。

從成分股家數來說,深市以2147家上市公司,大幅越過代表滬市的上證指數的1463家。

以成交量來說,年內至6月12日,深市1.93萬億股、超過上證指數的1.80億股。

也就是說,在這兩個最能反映市場交易情況的數據中,上證指數的權重已低於50%。

最新成分股、市值和成交情況,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部分主流指數最新情況,數據截至2018年6月12日

從上圖上,我們也清晰地看到:時到今日,中證全指更為全面地代表了大A股。

中證全指(000985)由剔除掉ST、*ST股票,暫停上市股票,以及上市時間不足3個月等股票後的剩餘滬深A股股票構成樣本股,中證全指具有較高的市場代表性。目前,中證全指有3228只成分股。

中證全指指數每半年調整一次樣本股,樣本股調整實施時間分別為每年 6月和 12 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指數計算:中證全指指數系列採用派許加權方法,按照樣本股的調整股本數為權數加權計算,公式為: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樣本股的調整市值/基期×1000,其中,調整市值=Σ(股價×調整股本數)。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僅看中證全指也是不夠的

然而,即使中證指數更能代表A股市場,但僅看一箇中證指數同樣也是不行的。

因為,A股除了滬市,還有深市;深市還分主板、中小板、創業板。

這些市場板塊中很多時候,市場分化極其嚴重。以剛剛過去的2017年為例,上證50指數漲幅跑贏創業板指數35.75個百分點。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總結一下,我們在看股市的時候,不能只盯著大盤看,不妨多敲幾個代碼。

比如:想看A股市場整體表現,看看中證全指(000985)。如果你持有的是大盤藍籌股,不妨再看看上證50、滬深300以及行業指數;如果持有的是成長股,不妨跟創業板指、相關行業指數做對比。

一味盯著大盤,有可能會跑偏。

為什麼你在股市上掙不到錢?

在股市這個市場是能夠賺錢的,也是能夠暴富的地方,但是,僅僅只有少數人能夠做到,大多人可能都是在虧錢的階段。那麼,究竟為什麼你在股市上掙不到錢呢?

我們一起看看吧:

1、你的本金太少

看看下面這三張圖,你就明白了!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2、你對投資回報率不切實際的預期

你希望自己的年化回報率是多少?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上圖是四名全球頂尖的投資大師的年化回報率,你能跑贏他們嗎?

如果你說能,那麼有兩種可能:你是一名被世界遺忘的天才,你對自己的認知與客觀事實有很大偏差。歸根結底,投資者長期的平均回報,很難超越投資標的的淨資產回報率減去磨擦成本。上市公司的淨資產回報率,中位數在8-12%。

3、你做了錯誤的事情

01.以為自己在投資,實際在賭博

必須承認,大多數人來到股市,本質上是為了獲得樂趣,所以行為方式也更接近賭博,但是,籌碼的體量一定要與行為的本質相匹配。市場上最可笑的事情,是用投資的精力,管理賭博級的資金。市場上最可怕的事情,是用賭博的辦法,管理投資級的資金。

02.瞎子摸象式的選股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當你沉迷於“基本面研究”的時候,一定問自己兩個問題:我所看到的,是不是別人也都看到了?

是不是還有很多是我沒有看到的?

同時,注意一下“基本面”與股價的非線性關係,下圖是工商銀行上市以來,股價與每股盈利的變化。我暫時還沒有發現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如果沒有能力選股,或者選股創造不了收益,那麼應該怎麼辦呢?可以用資產配置替代選股。

那麼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下圖是一個用債券/貨基、黃金,世界主要經濟體ETF構建的投資組合“A股版全球投資(ZH350409)”的回報。

可以看出,這個組合過去一年的回報率在12%左右,波動比較小,在單一市場(中國)股指出現大幅調整的時候,表現平穩。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可以用代表大類資產的ETF來做資產配置,比如代表大盤股的滬深300ETF,代表中小盤股的中證500ETF,黃金ETF,債券ETF等等。這些ETF可以在場內用證券賬戶購買,也可以在場外用基金賬戶申購。

區分賬戶: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做到股債均衡,而不是單押股市,甚至單押一隻股票,就算是一個基本配置了。

建議儘量把用於資產配置的賬戶跟用於賭博的賬戶區分開來,不然會有點亂。

03.弄巧成拙的擇時

千股跌停、市值蒸發超2萬億!股市蒸發的錢究竟都去哪兒了?

究竟是什麼讓你賠錢?

不得不承認,大部分擇時創造的是負收益。

包括很多人說基金讓自己賠錢,通常是一個認知誤區,其實不是基金讓投資者賠錢,而是自己購買、贖回基金的時機讓自己賠錢,大多數人都是牛市中後期進入市場買入股票或者基金,在熊市接近觸底時賣出股票或者贖回基金。

熊市買入牛市賣出

道理很簡單,但牛熊都是事後的判斷,追跌殺漲也違揹人性的基本特徵。既然不能做到抄底和逃頂,保持永遠在場是更可行的方案。具體做法是定投,即把可投入資金平均分配在時間軸上。

堅持定投也不容易,所以最好是讓系統來幫助你,比如選擇具有定投功能的基金購買渠道,每個月從工資裡定期扣除,才可能長期堅持下來。

一個簡單粗暴的判斷是:不擇股,你基本跑贏了50%的人;不擇時,你基本跑贏了75%的人。這也符合巴菲特說了無數遍的:指數基金定投是適合大多數人的投資方法。

股市賺錢的三種方式

在股市裡賺錢,有三種主要方式:賺企業基本面變化的錢,賺流動性改變的錢,賺投資人心理波動的錢。很少有投資人能夠三項全能。

01、賺企業基本面變化的錢

企業基本面變化主要來自內生式增長和外延式擴張。前者對應的是投資人對商業模式的理解與前瞻能力、對企業戰略與執行能力的判斷、對企業家能力的洞察。而後者,則側重對企業併購重組的動機預判,以及情報的收集與判斷。很顯然,這並不完全是相近的能力。比如,巴菲特屬於前者的典型代表,國內王亞偉在公募任職時屬於後一類的佼佼者。

02、賺流動性的錢

一方面是央媽放水的錢。另一方面是靠證監會創新的槓桿融資工具。一旦流動性充沛,則投資人會普遍提高倉位。有些投資人特別是遊資類型的,比較擅長在這個階段猛加槓桿,往往在資金牛市中會大賺一筆,當然,最後如果不收手的話,往往又會在央媽縮水或者證監會去槓桿的時候大虧一把。

03、賺投資人心理波動的錢

一是賺投資人貪婪而瘋狂買入的錢。一是賺投資人絕望而割肉賣出的錢。對兩種心理的利用對應兩類性格。一種是善於利用樂觀情緒。澤熙1期在熊市和震盪市中的成績固然優秀。可到了瘋狂的牛市,漲停板敢死隊式的手法結合信息的優勢,淨值會令人瞠目的火箭式躥升。另一種是善於利用悲觀情緒的。有些逆向投資人基於價值判斷,在熊市末期,往往敢於底部左側吸貨。當然,索羅斯是這賺投資人心理波動錢的超級大玩家。

結語

央行行長易綱談A股大跌:主要受情緒影響!市場有漲有跌,應該保持冷靜

易綱:第一,金融市場波動受多種因素影響,今天股市出現波動,主要受情緒影響,周邊股市也都出現一定程度的下跌。既然是市場,就會有漲有跌,投資者應該保持冷靜,理性看待。

第二,當前我國經濟基本面良好,經濟增長的韌性增強,總供求更加平衡,增長動力加快轉換,今年以來人民幣是少數對美元升值的貨幣之一。基於這樣的經濟基本面,中國的資本市場有條件健康發展,我對此充滿信心。

第三,近年來,內需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不斷上升,貿易依存度已從2006年的64%下降到去年的33%,低於42%的世界平均水平,經常項目順差佔GDP的比例也從2007年的約10%下降到去年的1.3%,我國經濟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不斷增強。中國是一個有13億多人口的大市場,經濟內生潛力巨大,有充分的條件和空間應對好各種貿易摩擦。

第四,人民銀行始終高度重視外部衝擊的影響,我們將前瞻性地做好相關政策儲備,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把握好結構性去槓桿的力度和節奏,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黨的十九大已對下一步改革開放作出全面部署,中國必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改革開放有利於中國,也有利於世界。

相關來源:中國基金報,證券時報等公開資訊

免責聲明:本文基於已公開的資料信息或受訪人提供的信息撰寫,但財洞不保證該等信息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如有任何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謝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