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我們該以什麼樣的方式面對親人的離去

古人云:“死生亦大事”。

對於生的歡愉,我們盡情享受,敲鑼打鼓地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對於死的悲愴,我們卻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總想著儘可能地去挽留、去拯救。

阿圖·葛德文卻說:“生的愉悅和死的坦然都應成為生命圓滿的標誌。”

人到中年,我們該以什麼樣的方式面對親人的離去

最近由於工作的緣故,讀了兩本醫學方面的書籍,一本是羅伊·波特的《極簡醫學史》,另外一本就是阿圖·葛德文的《最好的告別》。

一本告訴我說,疾病是社會的產物。在人類誕生之初,是居無定所的,不斷遷徙的好處就是不會破壞環境,細菌、病毒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生存。

人類定居之後,吃喝拉撒睡都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環境裡,於是細菌滋生、病毒潛伏,疾病開始出現。

人類馴服了狗作為幫手以後,人狗共生的疾病就多達50多種。所以,到今天,一個城市越大、歷史越久,那裡的病菌也就積累的越多,各種奇怪的病就會不斷湧出。

而最好的醫生,則應該像特魯多(美國首位分離結核桿菌的人)所言: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在醫學技術還沒有充分發展之前,醫生對於疾病,能做的很少。所以,很多醫生為了維持和病人之間的關係,需要儘可能地去聯絡感情。

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大大提高了醫生救死扶傷的本領,人們也開始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給他們。但是越來越多的醫生已經搞不清楚,他治癒的到底是某種疾病,還是那個生了病的人

在不斷湧現的新疾病面前,我們所知和所能做的都少之又少。但是醫生們又做不到“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所以醫患問題才會層出不窮。

人到中年,我們該以什麼樣的方式面對親人的離去

《超能陸戰隊》裡的家庭醫護機器人大白

另一本告訴我,最好的告別,就是尊重當事者的意願,不去打擾生命正常的進程

人到中年,我們的父母開始多病、脆弱。

如果我們的父母得了不治之症,我們是盡一切可能去讓他們做手術、化療,以延續他的生命,儘自己的孝心;還是坦然面對這個無力迴天的局面,讓他在平靜中度過餘生?

這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兩難的選擇。

在生命的最後,尤其是老人已經沒有能力選擇的時候,儘量不去折騰他們虛弱的身體,幫他們達成最後的心願,讓他在熟悉的環境中、看著熟悉的兒女、過著熟悉的生活,安靜度過最後的歲月,這也許是對生命的另一種尊重。

最後,用葛文德的一句話與君共勉:

人到中年,我們該以什麼樣的方式面對親人的離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