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美國心血管醫生生活質量報告心血管筆記

Medscape發佈了2018美國心血管醫生生活質量報告,過去的一年對於他們,工作和生活如何取捨?又有誰來關心一下中國心血管醫生?或許,我們可能還談不上“生活”,眼下更需要關心的是“生存質量”……如果你有想說的,歡迎留言。

2018美國心血管醫生生活質量報告心血管筆記

針對執業疲勞與抑鬱等問題,Medscape發放問卷,共調查了超過15,000名醫生,涵蓋了29個專科。讓我們來看一下我們的美國心血管醫生同行們,日子過的究竟怎麼樣。

可以從上面這張圖看出來,在美國,心血管也是壓力最大的專科。其工作之餘生活的幸福指數在所有專科裡最低。圖中的百分比是所有被調查醫生中感覺幸福的比例,心血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還有腫瘤科排名墊底。

那是不是工作時候的幸福指數比較高呢?很不幸,也並非如此。雖然在我們眼中,美國大夫錢多地位高執業環境好,但看起來這些美國的同行們並不這樣認為。普遍大家執業幸福感也不高,而裡面心血管又是最悲催的,只有21%的醫生感覺到了工作帶來的幸福,排名墊底的還有內科醫生和重症醫生。

終於心血管醫生不再墊底了。但說到工作壓力乃至抑鬱,除了神經科、重症、婦產科等。46%的心血管醫生也超過了半數的專科,飽受壓力的困擾。

從性別角度來看,女性(52%)心血管大夫承受的壓力比男大夫(41%)更大。

當面對工作壓力時,美國的同行們是如何處理的呢?可以看出,運動果然是一劑良藥,基本一半的大夫會選擇鍛鍊來排解壓力、放鬆心情。但也有18%選擇了借酒消愁,甚至還有極少數醫生會求助於marijuana甚至藥物……各位一定要理性對待,運動有益身心。

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了工作的壓力?美國同行多數將其歸咎於繁重的行政工作。有沒有很想吐槽?[我們小大夫還得負責測血糖、貼條碼呢……]甚至還有怪罪信息化越來越多的呢。

心血管醫生也是最不樂意尋求專業幫助的群體,只有17%的大夫在壓力過大或抑鬱時候會尋求專業諮詢。毫無意外的,精神科醫生是最喜歡尋求幫助的大夫。

那精神和心理上的壓力,會影響對病人的診療麼?絕大多數(39%)的心血管醫生表示不會有任何影響,但也有幾乎1/3的醫生表示會容易對病人脾氣不好,或減少與其溝通交流。甚至有13%的醫生表示可能會導致醫療差錯。看來,心理健康對醫療安全也是存在一定影響的。

美國同行的假期如何?有半數的心血管醫生每年能休3-4周的假期,剩下有1/4甚至超過1個月,也有幾乎1/4的大夫能休息1-2周。這一點看起來,比國內的同行們要幸福很多了。

我們總是教育患者要控制體重,那大夫們是否能以身作則呢?這一點心血管醫生做的還是不錯的,40%表示有減肥的意願,還有39%起碼也要保持目前的身材。看來,畢竟都是幹這一行的。

2018美國心血管醫生生活質量報告心血管筆記

再來八卦一下美國同行們都開什麼車。最受心血管醫生歡迎的居然是寶馬,佔了22%,緊隨其後的是豐田,奔馳,本田和雷克薩斯……

2018美國心血管醫生生活質量報告心血管筆記

這張圖總結了被調查醫生的一般情況。男性佔61%,年齡分佈還是比較均衡的。

看完這些,你有什麼想法?歡迎留言告訴我。更多內容,歡迎點擊原文鏈接,查看Medscape調查報告全文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