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聯投資環境與行業機遇分析

阿聯酋簡介

阿聯酋位於阿拉伯半島東部,北瀕波斯灣,首都設於阿布扎比。作為全球主要石油輸出國之一,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95%位於阿布扎比。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33.4億噸,佔世界石油總儲量的9.5%,居世界第6位;天然氣儲量為214.4萬億立方英尺(約6.06萬億立方米),居世

已保存界第5位;其他礦產資源還包括:硫磺、鎂、石灰岩等。

阿聯酋投資環境與行業機遇分析

外交上,阿聯酋奉行中立、睦鄰友好的不結盟的外交政策,重視發展同第三世界國家的關係,其自1996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此外,還是海灣合作委員會(GCC)和大阿拉伯自由貿易區(GAFTA)成員國。近年,阿聯酋積極推進“東向”政策,發展同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關係。

近年,中阿雙邊貿易發展迅速。阿聯酋已成為中國在中東地區第二大貿易伙伴。隨著中阿經貿關係迅猛發展,“一帶一路”戰略加快落實,中國和阿聯酋的經貿往來更加密切,雙邊關係不斷深化。2015年3月,阿聯酋正式申請成為中國主導的“亞投行”的創始意向成員國。

自2010年以來,阿聯酋致力於推進經濟多元化政策,改變依靠石油的單一經濟結構,實現可持續發展,批發零售、加工製造、建築業、金融業、新能源、旅遊業、航空業、紡織服裝業等非石油產業在經濟增長中的比重不斷提高。

2015年是中國政府落實“一帶一路”戰略的起始之年;2016年,中國政府進一步強化“一帶一路”戰略在化解對外產能、增加海外投資收益、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等任務中的重要作用。在此節點上,中國企業“走出去”投資阿聯酋市場,將與阿聯酋謀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高度吻合。

阿聯酋投資環境與行業機遇分析

中國與阿聯酋的貿易現狀

阿聯酋對華進口貿易額佔其總貿易額的絕大部分,佔比在90%以上,存在巨大的貿易逆差,並呈快速擴大的趨勢。2014年,阿聯酋對華進口貿易額為450億美元,同比增長24%,貿易逆差額為421億美元,同比增長22%。

阿聯酋自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為:機電產品、紡織服裝產品、電器及電子產品、核反應堆、鍋爐、機械器具、賤金屬製品、傢俱、鞋帽、塑料製品、橡膠製品、礦產品、車輛、船舶、航空器、陶瓷製品、鋼鐵製品、化工產品等。

中國與阿聯酋經貿合作風險分析

(1)經濟風險

阿聯酋是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都很豐富的國家,屬於典型的產油國經濟發展模式,國民收入、預算收入、外貿出口和外匯來源均主要依靠出口石油。這使得阿聯酋的經濟結構呈現出典型的依附型經濟結構特徵。在資本方面,高度依賴石油部門及其派生的海外資產;在勞動力方面,依賴外籍勞工和技術人員;技術設備和消費品依賴進口;石油部門的產品也主要依賴海外市場。

由於阿聯酋經濟開放程度高,對外依附型強,因此經濟受外來衝擊大。阿聯酋所得的鉅額石油收入的海外投資部分主要流向發達國家,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中所受影響嚴重。

阿聯酋不僅出現了國內外資抽逃,一些大型項目資金鍊斷裂的現象,而且作為世界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阿布扎比投資局的資產也大幅縮水。全球經濟衰退對旅遊、貿易和金融服務的需求下降,房地產和信貸發展受阻導致阿聯酋國內金融受到衝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其他資料顯示,全球金融危機導致阿聯酋海外資產急劇下降。在阿聯酋投資更需要承受外部市場波動所帶來的風險。

(2)投資風險

2014年2月,大公國際維持對阿聯酋的本、外幣主權信用等級分別為A-和BBB+,評級展望穩定。標普對阿布扎比本外幣最新信用評級均為AA。國際機構對阿聯酋的信用評級較高且預期穩定,投資風險較低。

中國與阿聯酋間的產業對接

1.能源產業合作。阿聯酋以盛產石油而著名,其能源產業與世界多個國家都有著緊密的合作,2011-2015年,阿聯酋接受的能源投資總額高達140億美元。中國是一個能源緊缺的國家,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能源供給。

中國與阿聯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入,尤其是中石油工程公司與阿布扎比國際石油投資公司的戰略油氣管道線路合作項目,以及中石化在阿聯酋投資的中化Atlantis公司的UAQ氣田項目,已成為中阿在能源領域緊密合作的典範。今後加強中阿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有助於雙邊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

2.通訊產業合作。阿聯酋的工業技術相對較為薄弱,通訊行業主要是通過與外資公司合作發展起來的。阿聯酋政府高度重視通訊行業發展,在本世紀初,阿聯酋將通訊手段應用於政府的行政事務中,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政府運作效率,減少國家行政管理支出。

政府鼓勵加大對通訊行業的投資,促進行業發展。中國的華為和中興企業憑藉先進的技術和產品優勢,進入阿聯酋市場後迅速成為主流的通訊設備供應商,中國的品牌得到肯定,為進一步開拓市場掃除障礙。

3.紡織服裝產業合作。紡織服裝行業是阿聯酋發展非油氣產業的重點領域,依託其完善的基礎設施、便利的交通條件、低廉的外來勞動力成本等優勢,紡織服裝行業迅速發展,大量紡織品和服裝出口歐美髮達國家,以及周邊海灣國家。迪拜每年對紡織面料及製品的需求總額超過115億美元,市場潛力巨大。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早已開始發展紡織服裝加工,至今有著先進的生產技術,憑藉著技術優勢和良好的產品質量,進入阿聯酋市場加強紡織服裝領域的產業對接。

4.汽車產業合作。阿聯酋沒有建立本國的汽車工業,汽車消費來自進口,而且全國沒有建立鐵路交通系統,陸上交通主要依賴汽車,道路交通非常發達,基礎設施完善。阿聯酋人均收入較高,燃油豐富且便宜,汽車是大部分人的主要出行交通工具,市場廣闊。

除此之外,阿聯酋的貧富分化明顯,尤其是海外勞工,收入較低,但仍存在巨大的汽車出行需求,因此,中國汽車的低價高配正符合他們的需求,具有很大競爭力。中阿兩國應擴大汽車領域的產業對接,實現互利共贏。

5.建材行業。根據阿聯酋有關貿易統計,隨著阿聯酋金融業、商業和旅遊業的繁榮,當地對鋁型材、塑鋼、水泥、鋼鐵、大理石、五金衛浴等建材的需求量都很大,眾多大型施工承包工程的啟動也帶動了如建築機械、工程車輛和設備以及汽車零配件產品的需求增長。

海灣國家巨大的建築熱潮已使中東地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施工車輛和機械設備市場。目前,阿聯酋當地建材市場主要應對大型建築工程項目的需求,以批發為主,零售為輔。中國的建材具有極大的價格優勢,而且質量上乘,在阿聯酋的建材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中國企業可以加快與阿聯酋的產業對接,促進中國建材的出口。

合作建議

(一)注重合作,共抵風險

阿聯酋的政局穩定,社會和諧,經濟開放程度高,但是由於以油氣產業為主的經濟結構使得其極易受到世界經濟波動的影響,再加上文化、環境、制度等因素,使得中資企業面臨的風險更加複雜。

因此,中國企業赴阿聯酋投資要注重合作,不僅是跟中國企業合作,還可以跟當地企業或其他國家的企業合作,增強應對複雜環境風險的能力,提高投資成功率,同時也可以交流學習其他企業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中國企業的發展進步。

(二)重視品牌營銷,從差異化突圍

阿聯酋國民收入高,消費市場巨大,同時處於東西方的交通中點,交通便利,在經濟開放前期就有一大批歐美知名企業進入,佔領了其各大市場,樹立起品牌知名度。

中國企業的品牌力量在國際競爭中是處於劣勢的。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國企業需要重視品牌營銷,開拓新興市場,通過阿聯酋發達的會展行業,加大對中國品牌的宣傳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以質優價廉的產品,建立良好口碑;注重處理與當地社會居民的關係,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建立誠信負責的品牌形象。

阿聯酋稅收政策

稅收體系和制度

阿聯酋是一個低稅國家,境內無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增值稅、印花稅等稅種。阿聯酋沒有聯邦稅收體系,稅收制度由各酋長國自行規定。目前有稅法的酋長國包括阿布扎比酋長國、迪拜酋長國、沙迦酋長國。

阿聯酋沒有統一的稅法,個別酋長國雖然有稅法,但實踐中僅有石油公司和銀行需要按合同約定比例將部分利潤上交。因此沒有針對普通企業的報稅程序。

主要稅賦和稅率

除5%的進口關稅外,阿聯酋基本不徵收其他稅種,無營業稅、無消費稅、無所得稅。但外國銀行在匯出利潤時要按照利潤的20%交稅。在特許區佔有股份的外國公司需支付特許權使用費和其他捐稅(油氣領域)。

另外,各酋長國稅法大多規定年淨收人在100萬迪拉姆以上的經營實體需要繳納10%-55%不等的稅。但實踐中,僅有油氣及石化類公司以及外資銀行分支機構需要納稅。

油氣公司依照有關特許經營協議中的規定繳納賦稅。對某些商品及服務業也徵收一些“間接稅”,其中包括房租、診所、旅館和娛樂場所。房租徵收標準為:私人出租房年租金納稅率為5%、商品房出租年租金納稅率為10%、旅館和娛樂場所年租金納稅率為5%。

阿聯酋對外國投資的優惠政策

1、優惠政策框架

為鼓勵外國投資,阿聯酋整體賦稅水平較低。阿聯酋在聯邦層面對企業和個人基本上實施無稅收政策,無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和中間環節的各種稅收;從法律上講,外國合資、獨資企業與當地企業平等。從各個酋長國的層面看,各酋長國關於各自區域內的自由貿易區的政策成為吸收外國投資的基本優惠政策框架。

2、行業鼓勵政策

行業的鼓勵和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是針對不同行業徵收不同的稅賦。各酋長國擁有獨立徵稅的權力,可在不同程度上對企業徵收“公司稅”,這些企業主要集中於外國銀行和外國石油公司;對某些商品及服務業則可徵收所謂“間接稅”。

第二、各地區根據自身條件設置不同的產業發展區,給予各種優惠,如迪拜汽車城等,並通過自由貿易區的形式推動這些產業的快速發展。

3、地區鼓勵政策

對於外國投資者而言,在阿聯酋的自由貿易區( FTZ) 和經濟特區(SEZs) 設立公司是極具吸引力的選擇。具體內容可參見(特殊經濟區域的規定)。

4、特殊經濟區域的規定

自1985年在迪拜的傑布•阿里建立第一個自由區以來,阿聯酋境內設立的自由貿易區及經濟特區已超過 30個,是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集中在阿布扎比和迪拜。

【傑布阿里自由區(JAFZA)】:1985年由迪拜政府發起建立,距迪拜市區西南50公里處,總面和超過57平方公里,毗鄰傑布阿里港,是阿聯酋最大的自由區。目前,傑布阿里自由區入駐企業達7300多家,其中中國企業170餘家,涉及電子產品、石化產品、建材、汽車、機械設備、食品、醫療保健和醫藥等領域的貿易倉儲和分銷、工業生產,以及服務和物流行業。

【迪拜國際金融中心( DIFC)】:2004年由迪拜政府創立,佔地110公頃,其地理位置和時區得天獨厚,與倫敦和北京的時差均為 4小時。該中心已成為中東、非洲和南亞的地區性金融中心。截至 2013年年底,在 DIFC註冊的活躍公司達 1039家,其中包括327家金融類服務公司、565家非金融類服務公司和145家零售商。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已先後入駐 DIFC。

【哈利法工業區 (KIZAD)】:哈利法工業區位於阿布扎比和迪拜之間的塔維拉(Taweelah)地區,毗鄰哈利法港,佔地 417平方公里,是阿聯酋最大的工業區。哈利法工業區是阿布扎比 2030年發展規劃的重點項目,工業區根據產業發展需求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涉及行業包括鋁業、鋼鐵、製藥、食品加工、造紙、印刷包裝、物流倉儲等。

【自由區優惠政策】:對於外國投資者而言,在自由區及經濟特區內投資的優勢主要體現在:

1) 外資可100%控股;

2) 資本與貨物可全部迴流;

3) 無最低投資資本要求;

4) 股東責任僅限於實收股本;

5) 無股比限制;

6) 無企業所得稅;

7) 無個人所得稅;

8) 完善的廠房及倉儲設施;

9) 完善的基礎設施、支持服務及通訊條件。

阿聯酋投資環境與行業機遇分析

阿聯酋行業投資機遇分析

1、基礎設施行業分析

目前,在阿聯酋投資建築工程回報頗豐。由於外儲豐厚,目前的低油價環境並未影響阿聯酋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

自2010年阿聯酋政府公佈首個全國整體建設規劃《阿聯酋2021遠景規劃》以來,一直致力於非石油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是投入的行業之一。另外,阿聯酋迪拜在2013年獲得了2020年世博會舉辦權,迪拜正在為之加強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各方面服務水準。

主要趨勢

阿聯酋是中東北非地區經濟發展最好的市場之一,工業增長前景強勁,但建築工程公司依賴外來勞工,導致成本上升很快。

表一:阿聯酋建築和基礎設施領域數據(2014-2024)

阿聯酋投資環境與行業機遇分析

圖一:阿聯酋建築市場規模(2013-2024)

阿聯酋投資環境與行業機遇分析

表二:阿聯酋主要基建項目(2016-2020)

主要項目(2016-2020)

項目名稱

部門

投資額(百萬美元)

計劃結束時間

阿布扎比國際機場,中央航站樓建設項目

機場

2,940

2017

阿布扎比城鐵項目,一期

軌道

1,905.72

2017

Barakah 核電站

發電站和輸電網

20,000

2020

迪拜Jebel Ali 港口4號集裝箱碼頭(T4),

港口

1600

2018

迪拜城鐵紅線擴建項目

軌道

-

2020

阿聯酋聯邦鐵路項目

軌道

11,000

2018

迪拜Jebel Ali附近海水淡化及發電M站擴建

發電站和輸電網

400

2018

阿布扎比PPP項目,Mirfa獨立供水供電項目

發電站和輸電網

1,500

2017

數據來源:BMI基礎設施重大項目數據庫,走出去智庫(CGGT)整理

表三:阿聯酋基礎設施行業SWOT分析

優勢

●房地產市場活躍,政府支持交通運輸和公用事業基礎設施開支,市場將繼續增長。

●監管環境相對透明,私人投資管理較好,投資環境比較有利。

●公共部門(阿布扎比水電局,ADEWA;迪拜水電局,DEWA)願意持有項目多數股權,在招標中提供政府擔保,旨在吸引投資。

●遊客數量增加,蓬勃發展的旅遊業帶動各個行業的機會,併產生溢出效應。

劣勢

●阿聯酋,尤其是迪拜,信貸市場發展謹慎,所以項目融資操作繁雜。

●許多項目,尤其是大型項目僅僅被宣佈,完工的較少。

●依靠外來技術或非技術勞工,成本增加。

機會

●迪拜獲得2020年世博會主辦權,將帶動各個領域很多機會。

●以馬斯達爾(Masdar)市為代表,阿聯酋正成為可再生能源和綠色科技的熱土。

●迪拜和阿布扎比房地產市場恢復增長。

●一項25億美元的運輸網絡項目處於規劃中,集合貨運鐵路和城鐵。

●阿聯酋政府資助的基礎設施未受低油價影響。

威脅

●越來越強勢的外交政策可能會使阿聯酋成為盛囂塵上的伊斯蘭國的目標。

●非核心觀點:低油價可能不利於新項目投資,尤其是私人領域。

●海灣合作委員國家處於快速增長,推高建材價格和勞動力成本。

2、石油及天然氣行業分析

核心觀點

近年來,阿聯酋一系列正在實施的管道工程將促進天然氣產量增長。但長期看來,高成本和非伴生天然氣資源庫的開採難度,以及阿聯酋漸成熟油田,需要不斷回注越來越多的天然氣,都將抑制其產量增長。

當前,阿聯酋石油生產主要依賴於強化石油採收技術(enhanced oil recovery,EOR),這項技術價格也可能在壓力下逐漸走低。

除了能源補助改革方面已有諸多行動,BMI還預計石油和天然氣消費都將有所增長,帶動進口管道煤氣及液化天然氣的發展。然而,由於國內精煉產能大大提升,阿聯酋從2016年起將成為石油石化產品淨出口國家。

阿聯酋投資環境與行業機遇分析

注:e/f=BMI估計/預測

數據來源:美國能源信息署(EIA)、BMI,走出去智庫(CGGT)整理

阿聯酋石油及天然氣行業發展趨勢:

●未來幾年,許多正在實施的項目將促進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增長。但阿聯酋對石油過度依賴而國際油價不斷走低,是這個行業未來的重要風險。

●阿聯酋境內,未被勘探開發土地非常有限;不斷提升的回收率將有助於土地保留。

●阿聯酋政府實施了補貼改革,精煉能源消費的增長仍將保持強勁態勢。

●燃氣消費同樣將保持強勁態勢。但國內能源種類的多樣化,如電力及可再生能源,會導致燃氣消費的增長速度逐漸減慢。

阿聯酋石油及天然氣行業SWOT分析

優勢

阿聯酋的政治經濟穩定,擁有開放的商業環境。

該國普通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充足,排世界第七。

採油成本就全球標準而言較低,利於應對更低的油價環境。

劣勢

石油生產主要依賴漸成熟油田和增加石油回收。

天然氣產量大,但可銷售產品產量受制於大量的油田回注。

天然氣儲備主要都是含硫天然氣,導致探測和開發成本上升。

能源補助壓制國內能源價格,削弱了天然氣的發展價值。

機會

政府期望開發其龐大的未探明資源儲備。

隨著政府對能源價格實行部分自由化,部分能源補貼被取消。

上游和下游生產及貿易都將增長,為建築及服務業提供機遇。

威脅

先進的採油技術成本較高,而油價持續疲軟。儘管目前對阿聯酋少有直接影響,但中東地區動盪仍在增多。

阿聯酋自然資源豐富,毗鄰海灣,交通便利,商業環境寬鬆,稅費低,物流發達,管理先進,是一個優質的投資地。再加上國家多元經濟發展戰略,阿聯酋的市場潛力巨大。

隨著阿聯酋發展戰略方向轉為非石油產業,投資風險進一步降低,也十分契合“大轉型”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中資企業和個人適宜在可再生能源、航天、通訊、基礎設施、紡織服裝、汽車、旅遊等領域加強與阿聯酋的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