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京劇流派發展:戲路不能越走越窄

吳小如

吳小如(1922-2014),原名吳同寶,曾用筆名少若,安徽人,著名書法家、詩人吳玉如先生的長子,歷史學家,北京大學教授,也是一位著名的京劇評論家、戲劇史家,著有《古典小說漫稿》、《京劇老生流派綜說》、《吳小如戲曲文錄》等。

 藝術之有流派,正如學術之有學派。一個人剛從學校畢業,教過三兩年書或寫過一兩篇文章,是不容易成為學派創始人的。藝術流派亦復如是。不能為流派而流派。流派不是演員有意創出來的,而是幾十年藝術實踐的自然結果。流派不是自封的,必須群眾批准,輿論承認才行。楊寶森、葉盛蘭生前從未自許為一派。在他們身後有了楊派、葉派,是實至名歸,勢所必然。

談京劇流派發展:戲路不能越走越窄

葉盛蘭之《群英會》 

 我認為,要發展一個藝術流派,戲路要越來越寬,不能越走越窄;劇目要越演越多,不能越唱越少,要青勝於藍,不能應了“九斤老太”的話,一代不如一代。 

 發展流派,必須考慮全面繼承,博採眾長,一專多能。不能戲還沒學到家就先想自創一派。

 何謂“全面”?比如學程派,不能只學悲劇,學荀派,不能只學喜劇。程的《風流棒》《弓硯緣》《紅拂傳》,荀的《魚藻宮》《釵頭鳳》《杜十娘》,彷彿已被人遺忘。學梅的不會梅派《六月雪》《三擊掌》,學程的不會程派《女起解》《宇宙鋒》,這樣學,只能越學路子越窄。

談京劇流派發展:戲路不能越走越窄

程硯秋之《宇宙鋒》

 何謂“博採”?比如張君秋初露頭角之時,觀眾爭譽為梅派傳人。但他在搭班之初就演《賀后罵殿》,挑班伊始就貼《紅拂傳》,都是程派戲,他演《虹霓關》吸收荀的風韻,唱《祭塔》參用尚的唱腔。楊寶森學餘,不僅是學《失空斬》或《捉放曹》,也唱《一捧雪》和《桑園會》。他的《賣馬》就用了夏山樓主的腔,《大保國》《文昭關》更是餘叔巖不唱的戲。

 何謂“多能”?比如侯喜瑞除了演架子花外,還能演《翠屏山》的楊雄,《胭脂虎》的龐勳。一出《八蜡廟》,楊小樓就扮演過四個角色:褚彪、黃天霸、費德功之外還反串過張桂蘭。周信芳不掛髯口的戲,如《別窯》《董小宛》《白蛇傳》(許仙), 甚至比《跑城》《追韓信》更見功力。裘盛戎演《花田錯》的魯智深和《取洛陽》的馬武,水平決不在他演姚期、包拯之下。 

 不能只演某一派的獨有本戲,要演誰都會唱的戲。但同時要演出本派的特點來。一九四八年我在北京,為了看看趙榮琛同志學程到底學得怎樣,就專門選看《王寶釧》《教子》《玉堂春》這類傳統戲,這才發現他不愧為程門大弟子。馬派也有《連營寨》《洪洋洞》《失空斬》,譚(鑫培)、餘、言都有《斬子》《清風亭》(只演《天雷報》一折)、《群英會》《失印救火》。學一個流派,不但會唱正角,還要會唱配角。梅蘭芳的《長坂坡》(糜夫人),餘叔巖的《英傑烈》(王大人),都是絕活。學一個流派,要掌握這一派的特點。比如荀慧生演《女起解》就不唱反調,尚小云演《十三妹》就不穿紅而穿藍布短衫,尚和玉演《戰馬超》就專演張飛……

 學一個流派要是隻會一兩出戏,演得再好也無濟於事。(1981年)

(《吳小如戲曲隨筆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