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告別房地產,樓市下跌趨勢或已形成?

最近除了世界盃,還有兩件事小李最為關注,一個是現象級電影《我不是藥神》的高口碑、高票房和高評論;另一個就是普吉島遊輪沉沒事件,成為國人永遠的痛。

這兩件看似無關的事告訴我們,生命是多麼的脆弱和寶貴,無論你如何拼命地買房,手頭擁有多少房產,最後可能還不夠墊付醫藥費,還是抵擋不住命運的捉弄。

前幾日,財富中文網這兩天發佈了最新的《財富》中國500強企業排行榜。榜單依據中國上市企業過去一年的業績和成就進行排名,入圍的企業,總營收達到39.65萬億元人民幣,基本上是各個行業的領導者,同時也是中國經濟的底盤。

萬科告別房地產,樓市下跌趨勢或已形成?

500強榜單的前三十名中,房產企業只有恆大和綠地。但在總榜中,房地產是上榜企業數量最多的行業,達到55家,佔比超過十分之一,而它們的總收入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繼續實現了超過19.6%的增長,充分說明中國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

萬科告別房地產,樓市下跌趨勢或已形成?

很多人根據這個排行榜,認為房地產依舊是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只要房地產在,中國經濟就不可能出現問題。更有甚者在微博上支出,房地產未來一片光明,樓市永遠不會下跌。

但這只是外行人的看法,對以這個行業發展的未來,小李覺得還是應該聽一些行業內人士的看法。比如前段時間的一則消息就吸引了小李的關注。萬科董事局主席鬱亮說“十年後的萬科還是地產公司嗎?我想不應該是了,即使是,也應該會慘淡經營。”

萬科告別房地產,樓市下跌趨勢或已形成?

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釋放的信息量巨大。首先,連萬科這樣的房地產巨頭都開始謀劃轉型,想要快速擺脫房地產屬性,我們已經沒有理由相信房地產能一直高歌猛進下去了,房地產還能有多久的高光時刻,鬱亮似乎已經給出了答案——別看萬科今日輝煌騰達,如果不作出改變,仍然堅守著過去那套傳統開發模式,萬科的結局就四個字——“慘淡經營”,萬科已然如此,可想而知其它地產商命運又將多不堪。地產商都不賺錢了,高房價或蕩然無存;

其次,這似乎也給行業同僚敲響了警鐘,靠房地產暴賺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房價不可能一直漲下去。事實上,鬱亮早在去年底就說過,“高速擴張過後的中國房地產,如今已到了危急關頭”,早就傳遞了房地產大勢已去,房價下跌趨勢已經形成的信號,如今鬱亮帶領萬科大搞“去地產化”,跟隨王健林的步伐,轉型物業做起輕資產運營,傳遞的信號就更加明確了——若非窮途末路,誰願捨棄從前,冒著巨大風險,改弦更張探尋新路徑呢?

萬科告別房地產,樓市下跌趨勢或已形成?

無獨有偶,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園最近的舉動,也讓很多行業人士感覺到強弩之末的意味!

據小編在碧桂園上班的朋友透露,受“棚改”風波影響,碧桂園之前制定的“所有三四五線城市縣城及發達鎮區‘全覆蓋’碧桂園項目的戰略計劃”,近期在內部已經明確叫停,暫不對外宣揚。

前段時間的售樓部倒塌風波,讓碧桂園高週轉的惡果赤裸裸的暴露了出來。現在碧桂園的工作一切圍繞現金流轉。未來選擇項目儘量提高自身權益比例,不做那種表面看起來銷售額很大、實際權益很小的項目。更有消息顯示,為了實現現金的快速流轉,有的項目哪怕利潤轉負,也要搶現金流。更有傳言稱碧桂園在泉州的三個項目均擱淺,前途一片渺茫。

萬科告別房地產,樓市下跌趨勢或已形成?

這其中主要是兩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七部委聯合出拳整頓樓市,分析人士一直認為新一輪的強力調控即將到來;另一個原因就是房地產企業覆蓋率的連年遞增,而房地產股更是接連受到傳言的影響,頻頻受打擊。

萬科、碧桂園這樣的巨頭企業已然意識到了風險的到來,其它中小地產商不可能感覺不到,更何況對於地方性的開發商而言,融資借錢的難度更大。因此,眼下所剩的救命途徑只有一條,那就是放低身段,降價賣房,回款自救。北京通州已經有項目開始降價,當然也受到了一些老業主的抗議和糾紛,這是另外一回事了。

此外,小李之前的文章一直強調過,在中國,房子並不只是一套普通的住宅,中國的房價問題也已經不是單純的房地產問題了,他已經演變成與全民相關的社會問題,而近年來高槓杆炒房,大量的資金從實體經濟向房地產轉移,也已經變成了威脅整個金融體系安危的“隱形炸彈”了。

萬科告別房地產,樓市下跌趨勢或已形成?

高房價造成的社會弊端更是在不斷凸顯。買房有多難,根本不需要任何證據,放眼望去有多少人期待房價下跌,就有多少家庭“房事難調”。高房價確實需要來一場“說跌就跌”的旅行了,我們普通百姓不敢期待“房子如蔥”,只希望房價能迴歸到與工資掛鉤的正常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