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喜歡與人打招呼,父母該如何引導?強制孩子絕不是妙招

我小的時候,對與鄰居或父母的朋友打招呼這個事情,就覺得心裡很有負擔。

可是不想被父母批評,也只能硬著頭皮說。

面對他們大人,我的語言僅限於打招呼,說一句“阿姨好”或者“叔叔好”,就像是完成了任務,趕緊離開這個場合,自己玩兒去了。

等到他們走的時候,再來說一句“阿姨再見”或者“叔叔再見”就完事大吉了。

一點兒也不想與他們再多說一句話。

當然,我曾經也留下來說過幾句話,但都被爸爸批評說的不好,從此也就沒有了與大人聊天的心情。

所以,現在我當了媽媽,我很理解孩子們的心情。

我不是一個特別外向的人,我老公也不是。我的兩個孩子,也不會外向到哪裡去。這一點,我心知肚明,也不會存在多麼不切實際的期望。

與陌生人自來熟並打成一片——是不太可能出現在我們家裡的事。

孩子不喜歡與人打招呼,父母該如何引導?強制孩子絕不是妙招

我的兩個孩子,兒子淏仔七歲半,女兒玥玥五歲。

淏仔小的時候見到鄰居不喜歡打招呼,對此我從沒強制要求過。

只是見到鄰居時,我先做好我自己。我會主動與人打招呼,和鄰居朋友聊幾句。有時,也會笑著對淏仔說一句:“淏仔,和阿姨打個招呼。”

我這樣說,只是說給鄰居聽,淏仔說與不說,我並不在意。

因為,我不想把我小時候的心理負擔轉給淏仔。

當然,我更不會當著別人的面說自己的孩子多麼不懂事,多麼不會說話。這種負面強化的語言,只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更讓孩子難以開口。

孩子不喜歡與人打招呼,父母該如何引導?強制孩子絕不是妙招

網絡圖

但是我會對淏仔說:“淏仔,媽媽不強制要求你打招呼。如果現在你覺得打招呼很為難,很不願意說,媽媽不怪你也不生氣。等你長大了,覺得打招呼是件輕鬆的事情後,媽媽相信你就可以與人問好了。”

所以,當淏仔去年上了一年級,自己主動與人打招呼時,我是非常欣慰的。

我沒有給他壓力,是他自己戰勝了為難,勇敢的面對這件事,並做好了這件事。

雖然這個事情很小,有的孩子一開始就做的很好。但是,我儘量不做橫向比較,不把淏仔與其他孩子比;更多的做縱向比較,只與淏仔的昨天、去年作對比。

所以,我很為他高興!

因為這是他的自我成長與進步。

我的女兒玥玥,現在也不愛與人打招呼。

在我們居住的城市,我們與鄰居間只是見面聊幾句的點頭關係,所以對待玥玥,我依然採取了對待淏仔的辦法,接納這個情緒,不強求。

但是,這次的十一假期,我做了些改變。

今年十一,我們回了老家,回到了我長大的地方,玥玥卻依然不打招呼。

孩子不喜歡與人打招呼,父母該如何引導?強制孩子絕不是妙招

回去的當天中午,在我叔叔家吃的飯,玥玥沒怎麼說話,我沒有在當時糾正她。

即使親戚們覺得玥玥不說話不太禮貌,我也是笑笑了之,並對玥玥也是笑著的。

因為這就是我的女兒,即使別人不認同,我也要接納她,做她堅強的後盾,支持著她,愛她。

等到飯後回到姥姥家,我與玥玥單獨相處時,我對玥玥說了這樣一段話:

“玥玥,這裡與我們的城市不同,這裡的人都是媽媽的親人。在咱們家,媽媽不要求你見人就打招呼。但是在這裡,都是愛媽媽的親人,有媽媽的姑姑、叔叔、舅舅、姥姥,他們很愛媽媽,媽媽也很愛他們。所以,媽媽希望你能和他們打招呼,和他們聊聊天,和媽媽一起愛他們。好不好?”

玥玥聽了,點點頭。

等到下午我姑姑來了,我給玥玥介紹:“玥玥,這是姑姥。”

玥玥聽完說了一句:“姑姥好!”

我很驚訝玥玥的懂事,悄悄的給她豎了個大拇指。

後面幾天,不管是其他親戚來了,還是我帶著玥玥去親戚家,玥玥都能與人打招呼。

我們要耐心的與孩子溝通,因為孩子的領悟能力是很強的。

不要只是簡單的一句命令,而是讓孩子明白這樣做的原因,孩子更容易理解並做出改變。

相信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