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興起時,若遇上的不是南宋而是漢唐,蒙古人還能一統天下嗎

蒙古興起,周邊三個政權的衰落期也客觀上幫助了蒙古,蒙古帝國成立興起時,南宋與金國立國近百年,西夏立國一百六十多年,按照王朝興衰規律,南宋與金國早過了開國初期的武力鼎盛時期,在走下坡路,西夏基本上就算是衰落期了,不能說都是自己太強的原因,對手太弱也是一方面因素。

再看看蒙古帝國的政治構架,依舊是走著之前漢之匈奴,唐之突厥的老路,沒有擺脫遊牧民族的侵略擴張成性,燒殺擄掠以戰養戰,沒有建立起穩固的統治,當然畢竟當時是宋朝了,時代在進步,蒙古騎兵作戰方式及其武器方面也比之前遊牧民族有所提升,最後更是成功轉型,在忽必烈時代大變樣,統一中國建立起穩固的政權和不錯的政治制度,只是因為還是有著濃重的遊牧民族的特點,立國不足百年就匆匆退出歷史舞臺。

蒙古興起時,若遇上的不是南宋而是漢唐,蒙古人還能一統天下嗎

蒙古的西征一度打到東歐,滅國無數,可以說是一發不可收拾,但是另一方面矛盾的是南宋竟然抵抗了蒙古四十年之久,雖有蒙古西征主力不全之因,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個過程中蒙古帝國大汗蒙哥在親征南宋時戰死,說明蒙古帝國並非神話。

再看看中國歷史,就是一部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對抗史,長期來看,農耕文明建立的王朝總是最後力壓遊牧文明一頭,遊牧民族勝利了兩次,元清二朝,元朝建立後始終保留遊牧文明的特色,最終立國不足百年而亡,清朝建立後,慢慢被漢化,清承明制,採用了很多成熟制度,最終享國近三百年,如果與元朝一樣,估計也是不足百年的命運。

蒙古興起時,若遇上的不是南宋而是漢唐,蒙古人還能一統天下嗎

農耕文明的優勢在於源遠流長,能以武開國亦能以文治造就太平盛世,遊牧文明的優勢在於,初期銳氣無比,武功赫赫,卻在長久治國等方面不甚成熟,空有強健的體魄卻沒有太多的智慧,縱觀漫長曆史長河,太多太多遊牧民族,顯赫一時曇花一現,也就蒙古帝國最終進化成為元朝,卻存國不足百年矣,明朝時,嚴格來說建州女真屬於半遊牧半農耕民族,姑且算為遊牧民族,在入關以後逐漸拋棄遊牧文明,成功轉型最終才有了清之近三百年的江山。

蒙古興起時,若遇上的不是南宋而是漢唐,蒙古人還能一統天下嗎

宋朝開始,中國進入重文輕武時代,也就是開始發展不均衡,而漢唐是崇文尚武,文治有,武功也有,漢武帝時代的開疆拓土,萬里擊匈奴,漢宣帝時的“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唐太宗時的破突厥雪前恥,唐高宗時的白江口之戰破倭寇,將尚武發揮的淋漓盡致。

弱如南宋,尚抵蒙古四十載,而只要鼎盛時期的漢唐在一天,別說蒙古,北方草原上就不可能崛起威脅中原政權的遊牧民族,更別說建立起全國性政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