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帶刀侍衛長」戰力究竟如何?

原標題:一日下水兩艘新型萬噸級大型驅逐艦 航母“帶刀侍衛長”戰力究竟如何?

一天下水兩艘萬噸“巨餃”,這是大連造船廠日前交出的成績單。本月3日,萬眾矚目下,陣陣鞭炮聲中,中國海軍下水兩艘萬噸級大型驅逐艦(下稱“大驅”)。新加坡《聯合早報》稱“這一幕在世界造船史上也實屬罕見”。

大連造船廠當前正加緊建造數艘052D型驅逐艦。有媒體報道稱,為給“新晉網紅”大驅讓出“車位”,船廠不得不動用拖船,將正在碼頭旁停靠的052D驅逐艦轉移。泊位上,“過氣網紅”和“新晉網紅”的一進一出,恰好側面反映了中國海軍近年來蓬勃發展之新局。

軍事專家李傑告訴南方日報記者,相比此前“小步快走”,被稱為航母“帶刀侍衛長”的大驅接連下水的背後,反映出該型艦艇的總體設計水平、船廠的造船技術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大驅究竟有多強?其接連下水透露出什麼信息?本期軍情觀察將為您解讀。

“反映中國建造新型軍艦的快速步伐”

去年6月28日,大驅首艦在上海江南造船廠下水。370天后,地處祖國北方的大連造船廠又為海軍誕下一對“雙胞胎”兄弟。速度之快,實屬罕見。

南方日報記者查閱發現,此舉也引起了外媒的高度關注。

《聯合早報》稱,因大連造船廠目前正同時建造數艘當下中國主力戰艦052D型驅逐艦,所以“車位緊張”,“(大連造船廠)船廠內的拖船將正在碼頭旁停靠的052D驅逐艦轉移,讓出‘C位’,為‘新晉網紅’大驅騰出位置。”

“這一舉動反映了中國建造這種新型軍艦的快速步伐。”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當天也撰文指出,大驅是中國海軍052D型驅逐艦的升級發展,該型艦的特點是擁有一個集成化桅杆,其上安裝了許多新設計的平面傳感器陣列。

日本產經新聞4日晚發表相關報道,稱中國海軍以前的驅逐艦的噸位比美國伯克級導彈驅逐艦小,導致在續航和船體潛能上存在差距,大驅的出現則彌補了這一短板。

除技術性能外,外媒也高度關注大驅未來可能執行的作戰任務。美國《防務新聞》當天發表的文章稱,大驅裝備了類似美國海軍宙斯盾系統的多功能相控陣雷達,是為遠程防空、反水面作戰和反潛作戰而設計的。“大驅可以部署在遠距離防空、反水面作戰、防空戰、反潛戰、電子戰、陸地和海上打擊、護航、遠程巡邏和監視任務中。”美國海軍技術網報道稱。

“將與中國航母形成作戰編隊”,這是不少外媒對大驅在中國海軍中的定位。如產經新聞的上述報道稱,中國海軍的目標是儘早使用航母以擴大軍事影響,故正加緊建造能與航母一道在外洋長期執行任務的大型驅逐艦。

亞丁灣護航、環球訪問、人道主義援助……為更好地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近年來中國海軍不斷挺進深藍、走向大洋,對於可執行遠洋任務的大型水面艦艇的需求日益強烈。《防務新聞》分析稱,大驅的問世“有助於中國海軍推進堅定的海軍建設。”

可執行防空反導反潛反艦等任務

“該艦下水標誌著我國驅逐艦發展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對於完善海軍裝備體系結構、建設強大的現代化海軍、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具有重要意義。”大驅首艦下水時,新華社報道對該艦作出高度評價。

官方消息還稱,大驅是我國完全自主研製的新型萬噸級驅逐艦,先後突破了大型艦艇總體設計、信息集成、總裝建造等一系列關鍵技術,裝備有新型防空、反導、反艦、反潛武器,具有較強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導和對海打擊能力,是海軍實現戰略轉型發展的標誌性戰艦。

結合官方對大驅的性能介紹以及目前網絡上該艦的相關視頻、圖片等信息來具體分析,大驅的性能究竟如何?在國際上又處於什麼水平?李傑評價說,大驅綜合性能優異,代表了當前我軍水面艦艇的最高水平。放眼世界,該艦也處在領先位置。

他告訴南方日報記者,大驅主要有以下5大特點。第一,滿載排水量超1.25萬噸,是目前世界上噸位最大的多用途導彈驅逐艦。第二,艦上搭載的武器多,可執行任務更加多元化。“比如,該艦裝備有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反潛導彈等,甚至還包括對陸攻擊的遠程巡航導彈等,可執行防空反導、反潛反艦、對陸打擊、特種作戰等作戰任務。”

第三,大驅的火炮性能強悍,該艦擁有改進型130毫米主炮及1130近防炮系統等。第四,採用雙波段雷達,擁有很強的中程和近程目標探測能力及信息攻防能力。第五,隱身能力突出。“綜合艦體設計等諸多因素推斷,該艦雷達隱身技術世界一流,紅外隱身、磁隱身能力也非常強。”李傑說。

“新萬噸大驅4面雷達‘大盾’後面的兩塊天線抬高了高度,這意味著其擁有更遠的探測距離。在艦橋和直升機庫兩側,該艦還集成有疑似新型米波共型陣列天線,說明其加強了對隱形目標的感知能力。”南方日報軍情觀察特約評論員烏龍防務此前告訴本報記者。

“大驅無論是攻還是防,其綜合性能在世界主流導彈驅逐艦中都處於領先水平,而該艦目前還處在不斷地升級改進過程中,未來還會更強。”李傑稱。

大驅的彈坑數一直是外界關心的另一個話題。

此前大驅首艦下水式上,官方發佈的視頻只能看出該艦艦身前部擁有64個垂直髮射單元。去年10月3日,央視《軍事報道》節目中的一個鏡頭向外界首次展示了該艦的完整艦身。通過該鏡頭可以看出,大驅垂髮坑採用前64後48共112單元的佈局。

有分析指出,112單元的垂髮坑以及更大尺寸的垂髮口徑、更強悍的共架發射能力,讓大驅的打擊能力與世界現役“宙斯盾”艦相比也是旗鼓相當。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消息此前透露大驅“裝備有新型反導武器”,烏龍防務評論認為,“新萬噸大驅將不僅為我海軍航母編隊,也為中國主要沿海城市撐起一把‘反導大傘’。”

“大驅各方面功能齊全,綜合性能優異,未來不僅可以擔當我航母編隊的‘帶刀護衛’,為航母編隊保駕護航,也可以在海軍未來的兩棲攻擊艦、大型登陸艦編隊中擔負重要任務,組成不同用途的海上作戰編隊。甚至以該艦為核心,也可以組成獨立海上作戰編隊。”李傑說。

多年技術積累海軍造艦水平顯著提高

縱觀中國海軍驅逐艦發展之路,囿於軍費少、底子薄等諸多因素,海軍造艦長期採用“小步快走”戰略。如從上世紀90年代末問世的051B型驅逐艦再到21世紀問世的052C型驅逐艦、052D型驅逐艦等,各型驅逐艦建造的數量均不多,但迭代很快。

有分析指出,正是這種集約式發展的技術迭代道路,使得我國海軍的造艦水平迅速跟上國際一流水平。

但大驅的建造似乎走的是不同的道路:從2017年首艦下水至今,南北兩大造船廠已先後下水了多艘該型艦艇。

“這部分得益於大連造船廠和上海造船廠兩大船廠的通力合作,而一年之內該級別艦下水多艘,更表明經過這麼多年的技術積累發展,該艦的設計水平和我國海軍的造艦水平都在顯著提高。”李傑稱。

李傑還分析,大驅之所以能大規模批量化生產,也部分得益於近年來我國軍費水平的穩步增長。特別是,為彌補過去的“歷史欠賬”,近年來軍費正向海軍傾斜。他認為,同時建造多艘大驅還可以發揮規模化生產的優勢,集約成本,使得性價比更高。

他稱,如今南北兩大船廠同步建造大驅,在加速該艦生產的同時,還有一個好處是有利於內部形成良好的競爭。“兩家單位各有優勢和底蘊,在建造大驅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一些工藝、細節上的可供改進之處,這將更有利於該艦未來的進一步完善。”(祁雷、儲楚、李勁、洪奕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