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曾擁有一艘被稱“航母”的飛機母艦,這艘母艦後來去哪兒了

“東北王”張作霖坐擁數十萬部隊,在諸多軍閥中裝備精良,實力強勁。更厲害的是,他還擁有一艘飛機母艦,叫做“鎮海”艦。

“鎮海”艦配備了4.7英寸口徑的2門海軍炮,3英寸口徑的4門陸軍炮,重量只有2708噸,航速能達到12節,擁有兩架“施來克”FBA-19型水上艦載飛機。

張作霖曾擁有一艘被稱“航母”的飛機母艦,這艘母艦後來去哪兒了

(“鎮海”艦舊照)

不過,“鎮海”號的艦載飛機,無法實現在艦起飛。它必須靠起重機將飛機從艦上吊出來,飛機起飛,並執行任務後,又用起重機將它們回收到艦上去。所以,每次出動艦載機執行任務時,“鎮海”號都必須停船拋錨,且費時費力。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艘軍艦,在當時的中國來講,也算是比較先進的了,它至少實現了軍艦與飛機的結合,兼具海上和空中的打擊力度。所以,“鎮海”艦被譽為中國“第一艘航母”。

張作霖這艘“航母”是從哪兒來的呢?

“鎮海”號其實是一艘德國海軍運輸船,原名“祥利”號,後來被改裝成商船使用,一直在山東沿海從事商業運營。

1922年,第一次直奉軍閥混戰時,張作霖親臨前線督戰,遭到對方艦炮轟炸,差點喪生炮火中。這一番猛烈的炮轟,讓張作霖意識到,光有強大的陸軍還是不行的,必須得大力發展海軍。於是,張作霖將組建海軍的任務交給了“吉黑江防艦隊”的參謀長沈鴻烈。

張作霖曾擁有一艘被稱“航母”的飛機母艦,這艘母艦後來去哪兒了

(沈鴻烈舊照)

這個沈鴻烈可是個海軍方面的人才,1905年,他進入日本海軍江田島學校學習,回國後致力發展中國海軍,擔任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海軍部官員,對海軍的建設頗有心得。

沈鴻烈接到張作霖的命令後,立即組建了“東三省保安司令部特設航警處”,開始為張作霖秘密籌措海軍的組建。

當時正值華盛頓會議後不久,要想公開從國外購買軍艦,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於是,沈鴻烈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購買舊商船,然後把它改造成軍艦,這樣既能節約資金,又能最大限度地縮短時間。

但收購舊商船對於沈鴻烈來說,也是一筆巨大的開資。東北軍軍需處收到沈鴻烈的報告後,認為花銷巨大,否決了他的方案。

張作霖得知消息後,把軍需處長一頓訓斥:“海軍的組建迫在眉睫,這是我給沈鴻烈佈置的任務,你儘管給錢就是,我東北軍有的是錢。”

於是,沈鴻烈從商人手中買下了“祥利”號商船,把它改裝成了“鎮海”號軍艦。

此後,沈鴻烈又陸續改造了其它兩艘軍艦,加上俘獲的俄製破冰船,東北海軍初具規模。

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戰爆發後,以“鎮海”號為主力的東北海軍,在秦皇島海上堵截了直系軍南逃退路,大破實力強大的渤海艦隊,幫助張作霖在第二次直奉大戰中取得完勝。

張作霖曾擁有一艘被稱“航母”的飛機母艦,這艘母艦後來去哪兒了

(張作霖劇照)

張作霖嚐到了海軍的甜頭後,又斥巨資從法國購買了8架“施來克”FBA-19型水上飛機,讓東北海軍的勢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1927年,張作霖將“鎮海”號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多次主動出擊,利用“鎮海”號上的艦載飛機,攻擊閩系海軍,轟炸其軍艦船隻,給閩系海軍造成極大的震懾。

1928年,東北易幟後,“鎮海”號在葫蘆島航警學校被作為訓練艦,供海軍學員訓練實習使用,為國民政府培養了一大批海軍士兵。

1930年10月1日,“鎮海”號作為旗艦,參與了中國回收威海衛的儀式,見證了國土回收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為阻止日軍入侵青島,沈鴻烈下令包括“鎮海”號在內的九艘軍艦,一起沉沒在青島小港碼頭,堵塞航道。艦上卸下的重武器,在後來的對日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威力巨大的裝備。

“鎮海”號就這樣以一種近乎殘忍的方式,結束了它傳奇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