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科舉考試是如何進行的 爲什麼說它是一種僵化的制度?

明朝的科舉考試是如何進行的 為什麼說它是一種僵化的制度?

科考一直是中國封建歷史上選撥人才的重要依據手段,歷朝歷代的科舉選仕規模和方式都不太相同,而且所牽涉的科考項目也不相同。在明朝的歷史上,科舉考試不僅複雜繁瑣,而且分門別類的講究也特別多,其中的一些規定和考試特點甚至讓人覺得非常奇葩。

在明朝歷史上,選舉人才的辦法分為四種:曰學校,曰科目,曰薦舉,曰銓選。

首先是學校,當然明朝時候的學校不同於現在的學校,大約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國學,例如國子監,第二類是地方上的學校,一般是由地方上的府,州,縣開辦。如果沒有參加這兩種性質的學校考試,是無法進入仕途做官的。

考試的形式主要是沿用唐宋科舉的方式,只不過考試的範圍有一定的侷限性。史載:專取四子書及《易》、《書》、《詩》、《春秋》、《禮記》五經命題試士,基本上,學子只要學好這幾門書籍之後,就可以參加考試了。

明朝的科舉考試是如何進行的 為什麼說它是一種僵化的制度?

當然,答題的方式也是有嚴格的限制,古人語氣為之,體用排偶,這種類型的文章就稱之為八股文,許多考生為了追求語句排偶,放棄了文章的含義,導致考試的試卷很多都是意思不太通順的廢話,當然明朝興起的八股文風氣也為後來清朝選舉人才開了一個不太好的風氣。

一個讀書人如果要參加科考,第一步必須要參加童生考試,也叫童試,是由地方上庠學舉辦,通過了之後,再參加縣學的考試,縣學考試通過之後,再參加府學考試,府學考試通過之後,便擁有了一個正式讀書人的身份—秀才。

中了秀才只是擁有了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並算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在考中秀才之後,可以參加三年一次的“秋闈”(也叫鄉試),之所以叫秋闈,是因為在八月舉行。鄉試相當於全省範圍內大大型考試,考中第一名的叫解元,考中第二名的叫亞元,三四名叫經魁,五名叫亞魁。當年唐伯虎就曾在鄉試中考中第一名,當了解元。

通過鄉試考試的人,統一被稱之為舉人,舉人有很多的特殊的權利,比如:不用繳納賦稅,見縣太爺不用下跪等等。通過舉人考試的人可以參加會試。

會試是在鄉試考試的第二年舉行,同樣也是三年一次舉行的考試,考試時間是在每年的三月舉行,因此也被稱之為“春闈”。考試採用三天考一場的方式來進行,在三月的初九,十二,十五進行考試。能夠通過考試的舉子,被稱之為貢生,第一名被稱為會元。

明朝的科舉考試是如何進行的 為什麼說它是一種僵化的制度?

此時,距離進入仕途當官還有最後一條道路要走,那就是殿試,能不能在殿試中考中,決定了以後能不能當官。

殿試也稱之為廷試,史載:中式者,天子親策於廷,殿試是皇帝親自舉行的考試活動,考試的內容不光要考學問,還有考核綜合方面的東西,甚至連貢生的相貌也是能否考中的一個重要考核標準。能夠考中殿試的貢生被稱之為進士,而進士考試只取前三甲的考生,因此,也稱之為進士三甲。而在明代能考中進士的人,基本上不是學習能力出眾,就是綜合素質優秀的牛人。

一甲的前三名就是人們家喻戶曉的狀元、榜眼、探花。能考中前三名的考生,基本上都會被安排進翰林院進行工作,一般在翰林院擔任編修和編纂等等工作,屬於是國家級幹部的候選人員,像明代歷史上著名的內閣首輔大都是從翰林院編修等基層官職一步步走到首輔的,如:徐玠,高拱,張居正等等,這也是明朝歷史上的一大特色。

明朝的科舉考試是如何進行的 為什麼說它是一種僵化的制度?

二甲和三甲的第一名均被稱之為傳臚,二甲三甲要錄取若干人,大部分的人員要被分配到地方上去進行任職,按照考試的名次然後依次委派官職,從庶吉士(國家級幹部的候補人員)開始一直到地方上的知縣。也就說,辛辛苦苦從童試,院試,鄉試,會試,殿試一路考過來,還不一定就能當上大官,命運不濟的,甚至還必須從基層一步步往上爬,因此在明朝歷史上,官員年過半百,但卻依舊只是一個五六品的官銜,甚至更低的情況,比比皆是,這也反應了古代科舉考試對人才的摧殘。

明代的科舉雖然為明朝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國家人才,但是在這套近乎僵化和頑固的選仕制度背後,也為明朝後來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