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為什麼後代子孫平庸無奇,卻能守住三百年基業?

從普通人的印象出發,可能會以為,在古代中國,只要明君才幹使得天下持久的穩定。但是,歷史上的明君,佔皇帝總量的百分比並不高,但是照舊有很多存在很長時間的王朝產生,比方唐宋,明清。所以,一個王朝存在的持久與否,並不只僅取決於明君的數量,更在於“中庸之主”。關於守成之君而言,雄才大概並不是必需的,但絕對不能亂來,也就是說,守成之君,只需在總體上守住開國之君所訂立的制度,在恰當的時分進行小的修補,就足以堅持政權的穩定。

不只明朝如此,幾個大一統的王朝莫不如此。唐朝自唐太宗,唐玄宗前期,武則天(暫且算上),勉強算上唐文宗,唐武宗,一共不過五個明君,但卻存在了二百九十年;南宋除了宋孝宗,其他的都是中庸之主,但南宋照舊在惡劣的環境中存在了一百多年。所以,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個王朝的持續時長,遵照的是木桶效應,即昏君少則持續時間長。

再加上,明朝自身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前期)之外,明宣宗,明孝宗,明世宗(前期)時期,關於社會的管理都做的不錯,所以自然可以堅持276年。

還有一個緣由,那就是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的增強。翻開中國歷史,能夠發現,許多王朝最後的淪亡,最終都不是被消滅在農民軍手裡,而是被朝廷內部的外戚或者其他軍閥消滅。有以下實例為證:西漢被外戚王莽所滅;東漢在宦官,外戚的折騰下奄奄一息,最終被軍閥曹丕取代;隋朝被關隴軍閥李淵消滅;唐朝被軍閥朱溫消滅。所以,在中國古代,大範圍農民起義常常只是一個王朝行將毀滅的表現與導火索,此話怎講?

在一個王朝的制度曾經無法順應社會開展,有效處理社會矛盾時,大範圍農民起義便產生,這預示著這個王朝行將走向淪亡;但僅僅憑仗農民軍的力氣,基本無法推翻一個王朝,所以,在這個時分,得利者常常是控制軍隊或政治權利的上層。但是,有軍事權利的軍閥和大權獨攬的大臣,這兩股權力,在明朝,曾經不復存在。

首先,朱元璋廢棄宰相之後,就預示著一切的權利曾經完整收歸皇帝,大臣曾經沒有太多的獨立權。後期無論什麼嚴嵩也好,劉瑾也好,張居正也好,看似勢力滔天但絲毫無法要挾皇權,只需皇帝一句話,這些人前一秒再怎樣風光,只需皇帝一聲令下,他們立刻就會失去一切。由於這些人實質上屬於“狐假虎威”,即,他們的權利,全部都來源於皇帝,包括其在群臣中的威信,也是來源於皇帝,所以,只需皇帝願意,這些東西,隨時能夠被剝奪。因而,在中央,曾經沒有可以要挾皇帝的權利主體存在。

再說中央,明朝為了避免中央權利過大,採用了三司制度來管理中央。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分別管理中央的行政,監察和軍事,互相不統屬,且統一歸中央管理,中央機構此時曾經成為了中央在中央的執行機構,毫無自主性;包括後來的巡撫,總督,都是直接歸中央管理,其一切的一切都是中央的受權,自身的獨立權並不大。如此一來,明朝中央的團結要素也徹底被消滅掉。

所以,明朝在制度上直接消滅掉了關於明朝社會穩定和對皇權的要挾,使得其政權得以持續。固然明朝自朱元璋時期開端,農民起義就接連不斷,但正如前文所說,農民起義並不能從基本上要挾到一個封建王朝。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明朝後期最大的苦主是後金,一個外部的危險。

綜上,明朝從制度上消滅了對社會穩定和皇權的要挾,所以使得明朝得以持續將近三百年。但也由於明朝皇帝普遍關於政務的熱情較低,導致了明朝的巔峰期只要開國後的七十年,在後來的將近二百年中,明朝根本是越來越腐朽,在明英宗時期呈現的流民問題,不斷沒有得到處理,一定水平上形成了明朝的淪亡;而軍事實力也不時降落,招致後期的庚戍之變發作,以及蒙古屢次攻破邊關搶掠,以及河套地域的喪失。

所以,總結而言,明朝確實多中等偏下的帝王,但由於其制度的慣性,加上某些時期帝王和達成的變革(弘治年間,嘉靖初年,張居正變革),使得明朝在一定水平上對社會矛盾停止了有效緩解,最終使得明朝得以持續276年。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最終制度設計的目的確實到達了,明朝淪亡不是由於內部緣由,而是被外部的少數民族,所謂千算萬算,沒有算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