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科举考试是如何进行的 为什么说它是一种僵化的制度?

明朝的科举考试是如何进行的 为什么说它是一种僵化的制度?

科考一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选拨人才的重要依据手段,历朝历代的科举选仕规模和方式都不太相同,而且所牵涉的科考项目也不相同。在明朝的历史上,科举考试不仅复杂繁琐,而且分门别类的讲究也特别多,其中的一些规定和考试特点甚至让人觉得非常奇葩。

在明朝历史上,选举人才的办法分为四种:曰学校,曰科目,曰荐举,曰铨选。

首先是学校,当然明朝时候的学校不同于现在的学校,大约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国学,例如国子监,第二类是地方上的学校,一般是由地方上的府,州,县开办。如果没有参加这两种性质的学校考试,是无法进入仕途做官的。

考试的形式主要是沿用唐宋科举的方式,只不过考试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史载: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基本上,学子只要学好这几门书籍之后,就可以参加考试了。

明朝的科举考试是如何进行的 为什么说它是一种僵化的制度?

当然,答题的方式也是有严格的限制,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这种类型的文章就称之为八股文,许多考生为了追求语句排偶,放弃了文章的含义,导致考试的试卷很多都是意思不太通顺的废话,当然明朝兴起的八股文风气也为后来清朝选举人才开了一个不太好的风气。

一个读书人如果要参加科考,第一步必须要参加童生考试,也叫童试,是由地方上庠学举办,通过了之后,再参加县学的考试,县学考试通过之后,再参加府学考试,府学考试通过之后,便拥有了一个正式读书人的身份—秀才。

中了秀才只是拥有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并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在考中秀才之后,可以参加三年一次的“秋闱”(也叫乡试),之所以叫秋闱,是因为在八月举行。乡试相当于全省范围内大大型考试,考中第一名的叫解元,考中第二名的叫亚元,三四名叫经魁,五名叫亚魁。当年唐伯虎就曾在乡试中考中第一名,当了解元。

通过乡试考试的人,统一被称之为举人,举人有很多的特殊的权利,比如:不用缴纳赋税,见县太爷不用下跪等等。通过举人考试的人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是在乡试考试的第二年举行,同样也是三年一次举行的考试,考试时间是在每年的三月举行,因此也被称之为“春闱”。考试采用三天考一场的方式来进行,在三月的初九,十二,十五进行考试。能够通过考试的举子,被称之为贡生,第一名被称为会元。

明朝的科举考试是如何进行的 为什么说它是一种僵化的制度?

此时,距离进入仕途当官还有最后一条道路要走,那就是殿试,能不能在殿试中考中,决定了以后能不能当官。

殿试也称之为廷试,史载: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殿试是皇帝亲自举行的考试活动,考试的内容不光要考学问,还有考核综合方面的东西,甚至连贡生的相貌也是能否考中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能够考中殿试的贡生被称之为进士,而进士考试只取前三甲的考生,因此,也称之为进士三甲。而在明代能考中进士的人,基本上不是学习能力出众,就是综合素质优秀的牛人。

一甲的前三名就是人们家喻户晓的状元、榜眼、探花。能考中前三名的考生,基本上都会被安排进翰林院进行工作,一般在翰林院担任编修和编纂等等工作,属于是国家级干部的候选人员,像明代历史上著名的内阁首辅大都是从翰林院编修等基层官职一步步走到首辅的,如:徐玠,高拱,张居正等等,这也是明朝历史上的一大特色。

明朝的科举考试是如何进行的 为什么说它是一种僵化的制度?

二甲和三甲的第一名均被称之为传胪,二甲三甲要录取若干人,大部分的人员要被分配到地方上去进行任职,按照考试的名次然后依次委派官职,从庶吉士(国家级干部的候补人员)开始一直到地方上的知县。也就说,辛辛苦苦从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一路考过来,还不一定就能当上大官,命运不济的,甚至还必须从基层一步步往上爬,因此在明朝历史上,官员年过半百,但却依旧只是一个五六品的官衔,甚至更低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也反应了古代科举考试对人才的摧残。

明代的科举虽然为明朝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国家人才,但是在这套近乎僵化和顽固的选仕制度背后,也为明朝后来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