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個屌絲改變了千年茶道文化


明朝,一個屌絲改變了千年茶道文化


1

1351年,農曆三月初一,在江淮戰場又吃了敗仗的青年朱元璋內心是愁苦的。

站在熟悉的靈山腳下,看著這一片災難深重的土地,摸著身上的多處刀傷,想著自己一路走來的艱辛,百感交集。

由於元朝沒有實行計劃生育,朱重八的父母在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之後,又生下了他。他們甚至連像廣東當地取個帶期望和寓意的名字比如“招娣”之類的都沒心思,很敷衍的給他取了個名叫“朱重八”。

1344年,天下大旱,瘟疫流行。農民朱重八父母雙亡,大哥暴斃,三哥給人家倒插門,姐姐嫁人,剩下他和二哥各自尋活路去。

而朱重八的活路就是,當和尚。

幾年後天下大亂,寺廟起火,走投無路的朱重八加入了起義大軍,改名朱元璋。

那天正好就是農曆三月初一。

7年了,又是靈山腳下。兵敗隻身逃亡的起義軍首領朱元璋重新回到靈山寺。不同的是,這次他一身戎裝,霸氣側漏。寺裡的老同事看著他似曾相識,又見他手握利刃不敢貿然相認。只能紛紛圍上來拿出手機試探:壯士,加個微信吧。

提著腦袋造反的朱元璋自然不敢輕易透露自己的姓名,默默的加了大夥的微信並把這些老同事備註並分了組。莫看當下鬧得歡,小心將來拉清單。

在寺裡酒足飯飽後,朱元璋發了個朋友圈滿足眾人的欲言又止的疑問:

戰罷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

山僧不識英雄主,只管叨叨問姓名。

老同事幡然領悟,紛紛點贊和評論。看他身上多處刀傷,拿出珍藏的靈山茶招待他。這靈山茶,是用九龍潭的水浸泡,經過幾天服用和用茶渣清洗傷口之後,身上的刀傷居然好了。

從此,四處征戰浴血沙場的朱元璋,後勤部隊除了準備糧草,就多了一樣必備品——茶葉。

2

這個國度,五千年來,一直以瓷的皎潔、絲的柔滑、茶的芳香溫暖著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國家,物質的貿易輸送,除了給中原王朝帶來巨大的貿易順差外,更大的是文化的傳播和影響。而其中,就有重要的“茶道”文化。

上古時代,神農氏嘗百草,發現了茶,將它作為一種藥記載下來後,茶的品飲方法經歷了千年的起承轉變,從粗獷走向優雅,從荒野走進了香室。茶道,也是我們這個民族文明發展走向的一個縮影。

春秋時期,茶葉是一種蔬菜,人們一般直接加水煮熟,然後配飯吃。

到了漢朝,茶葉從菜變成了飲品。在富庶的人家,茶已經作為一種商品來消費。採摘後的茶葉都是做成餅狀的,類似今天的普洱餅。喝之前,先把餅烤紅,然後再在陶器裡邊把它搗碎。最後充入沸水,連水帶茶渣,一口乾了。

三國兩晉的時候,是一個璀璨的時代,也是玄學盛行的時代。什麼叫玄學?往虛無縹緲的說說就是算命卜卦,簡單說就是哲學。那時公務員考試製度的科舉制還未發明,讀書人想做官叫舉孝廉,一般兩個途徑:一個是因家族名望帶來的官二代富二代,另一個就是打廣告走關係了。

當時最成功的廣告語當屬南陽的諸葛先生,他明明就一耕田的,卻硬是打上這樣的廣告: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然後天天發朋友圈,還讓自己的朋友親戚轉發,不轉就不是中國人。

讀書人走關係這中間呢,互相連接的紐帶和道具就是茶。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裡面提到曲水流觴。其實說的就是一種喝茶遊戲。就是將各自泡好的茶放在一個水循環系統上,轉來轉去,然後你可以在水面選一杯來喝。既好玩,又增進彼此的感情,牛逼吹多口渴有現成的茶水。

與此同時,一個偉大的概念被創造出來:

以茶代酒

明朝,一個屌絲改變了千年茶道文化


這個概念的影響力深遠無窮,直到今天,飯桌上你不想喝酒又想客套,就是端起來茶杯,臉上擠出一個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說出這句話。

接踵而至的大唐盛世,更是將茶文化推向爐火純青的高潮。這個時代,出現一個人被稱為茶聖,他叫陸羽,寫了一部《茶經》奠定了中華茶道的基礎。

好茶,要配好茶具。唐三彩橫空出世,瓷器開始千變萬化。絲綢之路進入鼎盛時期,茶馬古道也形成了,茶葉開始大批量出口。

茶道大興,王公朝士無不飲者

到了宋朝,這個GDP佔了全球80%的國度,有錢就是任性。玩什麼都是最高級的,一個奢侈的王朝。連皇帝宋徽宗都寫了本關於茶的書叫《大觀茶論》,親自倡導茶學,弘揚茶文化。而且將民間的茶和皇家的茶分開,在福建設立官焙,專做皇家茶,叫龍團鳳餅。宋朝人終於不再沉迷於煮茶了,而是點茶。

宋人喝茶極為講究,對喝茶的環境、禮儀、操作方式等,都有詳細的規範,而且分門別類,有宮廷茶宴、寺廟茶宴、文人茶宴等種種風雅集會,是全國上流知識分子共同的愛好。宋代流行的茶道是點茶法,也就是抹茶。有點類似於咖啡,是衝著喝的,就是把茶餅磨成粉末後,用開水沖服。

宋代高級茶餅一斤要黃金二兩。一兩黃金摺合白銀10兩,按米價來算,一兩白銀相當於現在人民幣四五百元,所以宋朝人喝的茶餅,一斤要多少錢?

我數學不好,大家自己算。

明朝,一個屌絲改變了千年茶道文化

到了明朝……

3

那個叫朱重八的壯士,當過放牛娃、當過和尚、當過乞丐、當過起義軍,最後,當了皇帝,開啟了兩百六十多年曆史的大明王朝。

身份在變,但喝茶的習慣未變。

可是喝茶那麼講究,茶道那麼奢靡又複雜,喝一泡茶又要浪費那麼多時間。朱元璋雖然現在貴為皇帝,但長年在外征戰工作繁忙,沒空閒學習茶道,都是隨身提個保溫壺放幾片茶葉,一副油膩的中年人樣子,逼格太低無法融入高端的喝茶圈子。

什麼我奮鬥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杯茶?都是屁話。既然融不入圈子適應不了規矩,貴為天子的朱元璋的性格就是能動手就儘量不瞎嗶嗶,乾脆打破規矩,不用規矩。

當時所有進貢的茶葉都要碾碎之後,揉製成大小不同的團狀,即所謂龍團。

1391年,洪武二十年,朱元璋下詔禁止製造茶餅,減輕農民的勞力,降低製作成本,全體改用農民的泡散茶方法,省時省力,騰出時間。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一律不準用茶粉、茶餅,所有裝逼擺譜品茶的都行為都取消。

兩宋時期的鬥茶之風漸漸消失了,碾末而飲的唐煮宋點飲法,變成了以沸水沖泡葉茶的衝飲法,品飲藝術發生了劃時代的變化。

而為了推廣泡散茶的方式,朱元璋一面禁止餅茶,一面對能把幾片散葉泡好的人大加恩撫。

又是一年的農曆三月初一,朱元璋第三次來到靈山寺。寺裡的老同事請來廚師精心地用九龍潭中的泉水沏泡好靈山茶,送到朱元璋面前時,朱元璋打開茶杯蓋,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直撲口鼻。還沒入口,便產生了一種飄飄然欲仙的感覺,一口茶進去,舌尖首先有一種濃郁的醇厚之味,簡直騰雲駕霧。

朱元璋一杯茶沒喝完便對身邊的說:“這杯茶是哪位官員沏泡的,給他連升三級官”。身旁的隨從官員連忙說:“那是市政府派來的廚師沏泡的”。意思是他不是什麼官員,怎麼升官。

明朝,一個屌絲改變了千年茶道文化

那時候也沒像現在公務員逢進必考的規矩,朱元璋說,他是廚師也要升三級官。

隨從官員只好遵旨。一邊嘟噥著發牢騷:

十年寒窗苦,何如一盞茶。

朱元璋一聽這位師爺的牢騷,便對他說:“你剛才像是吟詩,只吟了前半部分,我來給你續上後半部分:

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

流傳千年的茶道文化,因為一直有上至王公貴族甚至皇帝,中至致力於仕途的學子的大力支持,才不斷昇華並流傳。

風雅總要伴生於上層社會,窮苦出身的朱元璋,作為統治者極力禁止,從有明一代開始,茶道幾乎斷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