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哆啦A夢、星球大戰、終結者看人工智慧

從哆啦A夢、星球大戰、終結者看人工智能

最近有一部印度電影在中國徹底火了一把,不僅擁有高達8.8的豆瓣評分,而且在中國票房甚至超過了8億,可謂名利雙收。

這部電影就是《摔跤吧,爸爸》

與以往跳跳唱唱的印度片不一樣,本片男主阿米爾汗大膽踩入了印度“重男輕女”的灰色禁區,通過嚴格的訓練把兩個女兒培養成出色的摔跤運動員。

從哆啦A夢、星球大戰、終結者看人工智能

除了燃爆的摔跤鏡頭,兩個小主角吉特和巴比塔魔鬼一般的童年也是電影的一大亮點:每天接受著男孩子一般的訓練,剪掉掉秀麗的長髮、5點鐘起床跑步鍛鍊身體,嚴禁醃製食品,對於兩個生活在印度的女孩子來說真的是幾萬點的傷害。

比如以下的這些,看看是不是都看過?

1

哆啦A夢-哆啦A夢

從哆啦A夢、星球大戰、終結者看人工智能

《哆啦A夢》動畫片中講述的是一隻來自22世紀的貓型機器人——哆啦A夢,藉助從四維口袋裡拿出來的各種未來道具來幫助小學生野比大雄化解身邊的種種困難問題,以及生活中和身邊的小夥伴們發生的輕鬆幽默搞笑感人的故事。

多啦A夢擁有出色的人工智能系統,幾乎所有時間大家都把它當做了一直沒有耳朵的大胖貓,精通人類語言的它還有愛吃銅鑼燒的習慣。

從哆啦A夢、星球大戰、終結者看人工智能

2

星球大戰-C-3PO

從哆啦A夢、星球大戰、終結者看人工智能

星球大戰電影系列是幾代人的回憶,太空電影的鼻祖,1977年至今已經開拍了7部正傳電影,總票房高達50億美元,其產生的電影文化與衍生價值無可估量。

C-3PO,星球大戰中的明星機器人,作為抵抗組織的機器人通訊主管,它更精通700萬種交流方式,負載的人工智能系統可以讓他很好的融入社會。但相比於哆啦A夢,C-3PO機器人的意味要濃得多,基本上就是一副行動不方便的智能機器人形象。

從哆啦A夢、星球大戰、終結者看人工智能

3

終結者-T1000

從哆啦A夢、星球大戰、終結者看人工智能

著名電影雜誌《電影週刊》在評選20世紀最值得收藏的一部電影時,《終結者》以最高票數位居第一。提起AI與機器人的電影,《終結者》可謂是最最最出名的一部沒有之一了。這部電影將主演阿諾德·施瓦辛格推上巔峰,自此好萊塢進入“施瓦辛格時代”。

《終結者2》被譽為是《終結者》系列的最高峰,該集登場的液態機器人T1000曾經是不少孩子的噩夢。T1000擁有記憶液態金屬作為身體,而且還有模仿人類外形和行為的能力,肉眼基本不能把它和普通人類區分開來了。

從哆啦A夢、星球大戰、終結者看人工智能

創意總是領先於現實,進入科幻片大爆炸的90年代,智慧型機器人電影層出不窮,除了剛才提到了幾部經典,還有《機器管家》《機械公敵》《黑客帝國》等等對人工智能機器人做出深入探討的電影。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對機器人的要求已經不只侷限於解放生產力的機器助手,而在於更人性化的思考與學習能力。

AI人工智能技術由此而生。

從哆啦A夢、星球大戰、終結者看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最早提出於20世紀50年代,是一門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技術科學。通過模擬歸納人類思考的邏輯,並且把這龐大的數據放進高速運轉的機械腦袋之中,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思考形式,剛才細數的智能機器人,其實都屬於AI的範疇,這項技術的出現讓人類看到了下一個進化的可能

AlphaGo是最近一款熱門的圍棋人工智能程序,它由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開發。主要工作原理是“深度學習”

何為深度學習?

從哆啦A夢、星球大戰、終結者看人工智能

5月23日,中國棋院與谷歌在烏鎮舉辦的“圍棋峰會”拉開帷幕。一年前曾因贏得韓國棋手李世石而名聲大噪的AlphaGo,與擁有世界大賽14連勝記錄的中國圍棋明星柯潔對弈。

比賽結果,AlphaGo以四分之一子的優勢戰勝柯潔,一年內人類在圍棋上幾乎沒有任何進步,但AlphaGo卻在夜以繼日地分析著世界上幾百萬份圍棋棋譜對戰記錄,然後用高性能處理器大腦“深度學習”並改進自己的算法,最終獲勝。

所謂深度學習,其實就是讓機器人處理器處理巨量的可以窮舉的數據,然後分析箇中邏輯,最終得出比人類更優的選擇。

從哆啦A夢、星球大戰、終結者看人工智能

對於AlphaGo的連勝,有人歡喜有人憂。

有人認為以AlphaGo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可以讓機器更加人性化,以後可以幫助人類完成更加高級細緻的工作。但另一派人則提出顧慮,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將帶來《機械公敵》《黑客帝國》《終結者》一樣的機器人革命,並最終給人類帶來毀滅。

誠然,AlphaGo戰勝李世石讓全世界認識到了AI技術的能力,也成了人工智能技術的全民科普。不過,它再戰勝柯潔對這個世界不會造成什麼影響。人工智能或許真的能從某些領域徹底打敗人類,但這些領域只侷限於能窮舉或者邏輯單一明細的領域。我們尚不用杞人憂天。

從哆啦A夢、星球大戰、終結者看人工智能

如李開復所言,AI在遊戲上戰勝人類已無懸念,我們“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人工智能的商業應用層面。”下個階段,在人工智能上,這些事情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那麼AI應該如何應用到不鏽鋼的生產與銷售中去呢?讓我們作個假設。

鍊鋼廠的工作環境非常艱苦,高溫、重型機械、粉塵,給工人的人身安全與身體健康帶來了很大的威脅。儘管不少鋼廠在安全生產方面都有投入,但是意外事故總難完全避免。人工智能的成熟,會給智能機器人帶來新的出路,這些機器人是否有可能代替鍊鋼工人走進生產場所,給鋼廠安全生產多加一層保障呢?

從哆啦A夢、星球大戰、終結者看人工智能

不鏽鋼作為大宗商品交易非常講究大數據的運用,人工智能的大數據分析能對不鏽鋼市場價格做出迅速預判,對即將到來的風險做出全面分析減少損失。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鋼鐵電商平臺可以整合鋼鐵行業的在線金融、加工配送、資訊服務和客戶信息,將鋼鐵整個產業鏈上的零星碎片轉換成大數據庫,通過數據集約後不斷演進,成長為企業的未來戰略方針,指導企業進行高效化管理和計劃性經營。而其中,由大數據這一新興互聯網技術支撐的鋼鐵電商平臺,則可以通過架構“和諧供需同生關係”來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有效分配和調節鋼鐵市場的供需矛盾問題。

從哆啦A夢、星球大戰、終結者看人工智能

從打雷下雨到探索外星,人類總是害怕未知的實物,這是出於生命自我保護的本能,但是這並不能阻擋我們探索前方的步伐。如今人工智能的時代席捲而來,雖然新技術總伴隨有新風險,但是科技從來都不是為了故步自封而存在的。人工智能的出現將是一場全新的革命,我們或許可以淡忘科幻電影的危機論,大膽擁抱並推進新科技的到來。

或許有一天,哆啦A夢將不再只是80、90後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