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排斥?其實你沒有錯|心理學:面對被排斥經歷的4個方法

我曾經有過這樣的體驗:

前面有幾個女生親熱地走在一起,我遠遠地叫她們,她們回頭看到我,非但不等我,反而一邊大笑著一邊跑開;

走進教室,看到一群女孩子圍在一起愉快地聊天,隨著我走過去,她們一鬨而散;

在學校,午餐時候,食堂裡沒有人願意和我坐在一起吃飯。

當時的我並不知道我做錯了什麼,這種被排斥、被拒絕的經歷,給我帶來了深深的羞恥感。很多年裡我都懷疑自己身上有哪裡不對,有什麼地方錯了,雖然自己不能知道是哪裡,導致我無法被人喜愛,我甚至也相信過那是一種“宿命”。直到最近幾年,我才開始與這種“掙扎”取得和解。

被人排斥?其實你沒有錯|心理學:面對被排斥經歷的4個方法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來談談社交排斥。

首先,遭遇社交排斥,是會給人切切實實帶來負面影響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不被自己身邊的群體接納,會嚴重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甚至生理健康。

在各種負面的經歷中,“曾經被同輩群體所不容”是很容易被低估的。大人們有時認為這只是孩子間的小事,但事實上,它會帶來很多極端的憤怒、抑鬱、嫉妒以及悲傷。生理上來說,那些在社交中被排斥的人睡眠質量也更差,因為他們免疫系統的功能不如社交關係好的那些人。

2.情緒管理出現問題

在社交中被排斥,會降低一個人在處理複雜的智力任務時的表現。調查研究表明那些被排斥的孩子會出現學業下降的表現。它還會帶來攻擊性和衝動控制的問題。有一些十分聰明的孩子,在被排斥的情況下雖然保持了學業,也在長遠的人生中表現出了情緒衝動管理的問題。

3.失去歸屬感

當人們日復一日地遭到排斥,慢慢的,他們重新獲得歸屬感的能力會徹底失去。他們變得抑鬱、無助,感到不被渴望、不被需要、不被愛。他們也會找不到自我價值感,無論取得了看似怎樣的成就,內心對於自我價值的不確定會與他們如影隨形。

也許我們並不能去改變對方排斥我們的事實,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改變自己對這個事實的看法和心態。

被人排斥?其實你沒有錯|心理學:面對被排斥經歷的4個方法

我想分享給大家,該如何去看待和應對被排斥的經歷:

1. 被排斥不是你的錯,它的發生有很大的隨機性

群體是盲目的。排斥可以在無數種不同的原因下發生。

人性是很複雜的,既有極端的善,也有極端的惡,且兩種極端可以真實地、同時地在一個人身上共存。被排斥的你並不是“不值得”的,而排斥你的很多人也並非“邪惡”的人。這樣想,既能減少自我的質疑和苛責,也能降低對未來人際關係的恐懼以及憤怒。

2. 培養對生活的合理預期

首先,我們應該給出這樣的假設:你不可能在整個人生中都獲得所有人的善待。如果那些拒絕和排斥發生了,接受它,作為生活中不盡如人意的一個部分。一個對生活合理的期待能幫你更心平氣和地看待痛苦的經歷。痛苦本來就是生活無法迴避的一個部分。

被人排斥?其實你沒有錯|心理學:面對被排斥經歷的4個方法

3. 意識到過去已經過去

意識到你不再是過去的你,你的環境也不再是當時的環境。你可以逐漸嘗試以新的方式認識新的人。有時我們因為對被排斥的經歷太過記憶深刻,對自身的認識也隨之受到影響。我們認為自己是不被喜愛,也不會被喜愛的,因此早早停下了向別人靠近的腳步。

其實,嘗試了才知道;即便在嘗試的過程中會比別人更強烈地感受到拒絕的信號,感到恐懼、羞恥、困窘,但不嘗試,就永遠孤獨。

4. 如果你還在一個被排斥的情境中

當你還面臨著被孤立的痛苦情境時,應當尋求其他資源的支持。大多數時候,我們會把這樣的事情藏在心裡,因為感到窘迫和羞恥,不願意對他人提及;也可能是我們沒有足夠地重視這樣的痛苦。但事實上,這種痛苦是應該被嚴肅對待,並且向可靠的人求助的,父母,親近的朋友,或者心理諮詢師。

也有時候,一個人被排斥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他真的不屬於那個地方。他生來註定要到別的世界去,更廣闊的世界——“你以為你與周遭格格不入,其實只是鶴立雞群。”

你曾有過被排斥的經歷嗎?你當時是怎麼做的?希望你可以和我們分享你的故事,期待大家的回覆!

關於心理學,大家還期待了解什麼方面的知識呢?也歡迎留言給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