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孩子寫作業需要爸媽“陪”嗎?

陪孩子寫作業,不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而是在瓦解好習慣,是對兒童自制力的日漸磨損。

尹建莉:孩子寫作業需要爸媽“陪”嗎?

孩子寫作業需要爸媽“陪”嗎?

文=尹建莉

孩子上小學後,整個家庭生活方式都會發生變化。孩子的生活中開始有了一種叫“作業”的東西,它彷彿是第一張多米諾骨牌,能帶來此後一連串的變化——作業事關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績事關未來的升學,升學又決定了事業前途……每個對孩子負責的家長,怎麼能不在意這件事呢?於是很多家長放棄自己的一些活動,天天陪著孩子寫作業,他們希望以此培養出孩子愛學習、規規矩矩寫作業的好習慣。

家長們陪的方式略有不同,有的是在孩子寫作業時搬個凳子坐在旁邊盯著,非常形象地“陪”;有的是不時地過來,先了解一下要寫什麼,再不時地過來看看寫得怎樣,最後還要細心地檢查。無論何種陪法,在孩子的學習上家長都是全程參與,從頭關照到尾。

孩子需要“陪”嗎?我認為不需要。

尹建莉:孩子寫作業需要爸媽“陪”嗎?

1

“陪孩子”寫作業

是在瓦解好習慣

家長應該記住這一條: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如果總是製造孩子的主動性和成就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一個好的習慣;如果經常讓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內疚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壞習慣。

孩子畢竟只是孩子,什麼事情沒做好,只讓他感受因此帶來的不便,就已經夠了。孩子每有一種失誤,感受到失誤帶來的不便或損失,才會產生相應的調整需求,就像渴了自然想喝水一樣。這種調整需求是每個正常孩子都會有的。家長不生氣,不過分指導,孩子才能有機會主動調整。如果孩子一做錯,家長就批評孩子一頓,要求他作出什麼保證,或者由家長直接給出一個解決方案,那孩子就失去了主動調整的機會,這種調節能力也會慢慢喪失掉。可以說,致使兒童無法養成好習慣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命令、嘮叨和指責。所以當家長責怪孩子某個習慣不好時,首先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兒童所有頑固性的壞習慣,幾乎都是小問題沒得到合理的疏導解決,長期和家長或教師摩擦衝突形成的。陪孩子寫作業就是特別容易養成兒童壞習慣的一種做法。

家長陪的目的是希望有兩個提高——效率高、質量高。所以一看到孩子磨蹭或不認真,就會告訴他應該抓緊時間,要認真寫。天天陪,這些話差不多就會天天說,因為孩子幾乎不可能那麼安安靜靜地長時間地坐著,大多數情況下也不會把作業寫得那麼完美。開始時孩子還會在意家長的話,時間長了也就不在意了,這惹得家長說話時就會有些不耐煩,孩子就在情緒上開始和家長對立,事情於是開始走向惡性循環。

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自由的,任何為兒童所熱愛的事情,當它變成一項被監督完成的活計,讓人感到不自由時,其中的興趣就會蕩然無存。家長陪著學習的時間越長,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監工。而孩子從骨子裡是不喜歡一個監工的,最多表面上暫時屈從他,內心絕不會聽他的話。所以說,陪孩子寫作業,不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而是在瓦解好習慣,是對兒童自制力的日漸磨損。

2

我們一定要理解

什麼叫好習慣

按時按點地坐在書桌前,並不等於有了按時按點學習的習慣。“習慣的重要性並不止於習慣的執行和動作方面,習慣還指培養理智的和情感的傾向,以及增加動作的輕鬆、經濟和效率。”

“陪”所製造的習慣,只是肢體上的;“不陪”才給孩子留下了讓習慣在內心生長的空間。“陪”與其說在幫助孩子,不如說是在給他製造麻煩。

很多媒體、教師或“教育專家”都在建議家長應每天陪著孩子寫作業,這種說法不知他們是怎麼想出來的。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

我見過許多看起來確實需要有人陪著學習的孩子,沒人陪就一點都坐不住,甚至是孩子自己提出要求,希望家長陪著寫作業——但這個事情不能孤立去看。需要家長陪著寫作業,這絕不是孩子的天性需求,也不是一個正常要求,這隻說明他已養成一個壞習慣。他學習成長中遇到的一系列的摩擦和挫折,已造成了他不會管理自己,造成他內心的無力感和無助感。他對自我管理極為不自信,只好求助於外部力量約束自己。事實上,他的內心是反抗這種“陪”的,所以即使有家長在身邊,他也不可能真正把心思放到學習上。

這種情況,家長可以陪孩子一段時間,但一定要想辦法從中抽身。不抽身,孩子的獨立性將總也不能生成,那麼他會越來越苦惱,越來越不自覺,“陪”的效果也將越來越小。同時家長一定要反思自己在過去時間裡對孩子的教育哪裡出了錯誤,這種反思也將決定你如何抽身,決定你的幫助是否能對孩子有正面作用。

抽身的原則:第一要有耐心,不要急於求成;第二要在整個過程中儘量製造孩子的愉悅感和成就感,哪怕他開始做得不好,也絕不要製造他的內疚感和失敗感。你在抽身之前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站立,否則他只能再一次摔倒,且摔得更慘。

尹建莉:孩子寫作業需要爸媽“陪”嗎?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就體驗過克服自己弱點的滿足,那麼他就會以批判的態度看待自己。人們正是從這一點上,開始對個人的自我認識。沒有自我認識,就既不可能有自我教育,也不可能有自我紀律。一個年紀幼小的人,不論他把“懶惰是不好的”這句話記得多麼牢,理解得多麼清楚,但是如果這種情感沒有迫使他在實際行動中管住自己,那麼他就永遠不會成為一個意志堅強的人。孩子的弱點如果總是通過大人的操縱去克服,那所謂“克服”就是不存在的虛幻,只能叫做屈服。屈服是不會成為孩子自我認可的一部分的,只要有機會,他就不再想屈服,就要從約束中掙脫出來。

3

“陪”出討債

心理很不好

陪孩子寫作業還有一個壞處,有些家長因為陪孩子付出了時間和辛苦,就產生討債心理,當孩子成績不好或習慣不好時,就會說:我花那麼多時間陪你培養習慣,你居然學成這樣!這樣的話更讓孩子喪失自我管理的信心,同時也會產生負罪感,這對孩子的道德培養也沒有好處。

最後想說的是,對於“陪”與“不陪”不要理解得簡單化和絕對化。這裡主要強調的是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在學習上或在其他的一些事情上的自覺、獨立意識,防止孩子養成依賴家長、沒有自覺性的壞習慣。所以“陪”與“不陪”與其說是行為方式,不如說是一種教育理念,不能簡單地從形式上界定它。比如有的家長整天忙著喝酒打麻將,確實也沒時間沒心思陪孩子,孩子幹什麼他都不管,這樣的“不陪”與我們這裡說的“不陪”,則完全是兩個概念。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