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非遺魅力亮相 石栽盆景在虞山寶巖生態園開展

常有人認為石上栽花是異想天開,但實際上自然界裡大多數樹木都是生長在岩石為基礎的山巒之上的,石栽盆景便是這種以科學為基礎的造型藝術。

石栽盆景是常熟特有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唐代興起的一種盆景藝術,時稱小山,元代以後失傳,後由常熟市高級工藝美術師管鐵亞先生歷經數十年開發研究後將其恢復,使之成為一種超越傳統盆景的新興藝術。

常熟非遺魅力亮相 石栽盆景在虞山寶巖生態園開展

常熟非遺魅力亮相 石栽盆景在虞山寶巖生態園開展

今年,第15屆江蘇常熟虞山森林旅遊生態觀光暨虞山寶巖楊梅節期間,石栽盆景進入寶巖生態觀光園,進行為期2個月的展出(6月9日—7月31日)。

常熟非遺魅力亮相 石栽盆景在虞山寶巖生態園開展

常熟市高級工藝美術師管鐵亞現場講述石栽盆景文化特色和歷史淵源。

常熟非遺魅力亮相 石栽盆景在虞山寶巖生態園開展

遊客在虞山寶巖生態觀光園參觀石栽微型盆景,管老師向充滿好奇的遊客介紹石栽盆景。

與傳統盆景相比,石栽盆景擺脫了盆的束縛,在形式上實現了美的追求,使盆栽真正達到了一種“景”的追求。

石栽盆景的歷史淵源

石栽盆景又稱石栽藝術,又稱為巖植,唐代稱小山。它的特徵是岩石上植樹而不帶花盆,這種形式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中國特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魏晉時代的山水文化,它的繁榮時期是唐宋二代。

1、唐代皇帝與石栽藝術

石栽盆景起源於唐代貞觀年間,當時稱之為“小山”。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歡這種“小山”,特寫了兩首詩《小山賦》和《詠小山》。1972年在陝西乾陵章懷太子李賢墓出土了“小山”盆景的壁畫,李賢是李世民的孫子,李賢墓壁畫同時也證明了盆景源於中國。

常熟非遺魅力亮相 石栽盆景在虞山寶巖生態園開展

2、宋代皇帝與石栽藝術

宋代的皇帝宋徽宗 ,也是一個愛好藝術的皇帝,他親手繪製了一幅《祥龍石圖》是宋代的“石栽盆景”。

3、宋代宰相與石栽盆景

王安石是北宋宰相,也是一個盆景愛好者。通過他的詩句“青青石上歲寒枝,一寸巖前手自移。”後人稱一寸巖松的石栽盆景最早就出自王安石之手。

常熟非遺魅力亮相 石栽盆景在虞山寶巖生態園開展

石栽盆景的科技特色

常有人認為石上栽花是異想天開,是不可能的事,但實際上自然界裡大多數樹木都是生長在岩石為基礎的山巒之上的。岩石經過巧妙的加工,它的內部是可以有較大的生存空間的。

石栽盆景是一種以科學為基礎的造型藝術,它的結構十分科學,與花盆相比,陰陽相反而原理相通。花盆是正面開口,石栽盆景是反面開口,種好樹木以後底部向下是看不見的,因此,石栽盆景可以有千姿百態的造型。

常熟非遺魅力亮相 石栽盆景在虞山寶巖生態園開展

石栽盆景是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一套綜合技藝,是大唐留給我們中華民族的無盡寶藏之一,也是我們中華民族能夠在世界園藝界傲視群雄的底氣。來虞山寶巖生態園石栽盆景展,感受非遺文化魅力。(王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