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四路徑

“非遺”傳承四路徑

絳州剔犀漆器的製作

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是人們的精神家園,是一個民族的標識。我們應通過“非遺”的傳承,讓廣大群眾瞭解“非遺”、認識“非遺”、珍愛“非遺”、保護“非遺”。

路徑之一:“普查+保護”齊驅並進,使“非遺”名錄逐步健全。“非遺”既是傳統的也是當下的,它是通過集體實踐方式把人與人連接起來,保護的是傳統文化的原汁原味,傳承的是民族文化的情感銜接。最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重點主要放在偏遠的或者是交通不便的村落,在技術上採取文字、攝影、錄音等多種手段進行全面的採錄,對重點傳承人進行填表登記,對一些知名老學者、老藝人進行深入採訪。一些被調查人對自己的傳統文化知道很多,但卻很難用自己的語言有層次、有系統地表達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工作人員採取的方法是:一是拐彎式訪談,有些問題不方便直接問,就拐彎抹角啟發誘導;二是多問“為什麼”,受訪人能夠回答“是什麼”的問題,但大多數人不清楚現象背後的深層原因,不能回答“為什麼”的問題,工作人員通過各種方式尋求答案,在普查中尋求“非遺”線索,發現“非遺”項目。目前,運城市已經形成的四級“非遺”名錄,是在縣、市、省、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中層層篩選、層層保護形成的體系建設,堅持的是從基層挖掘項目、從根本上落實保護,步步前行,從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推進“非遺”保護奠定了堅實基礎。

“非遺”傳承四路徑

絳州剔犀漆器的製作

路徑之二:傳承人的苦幹精神,是“非遺”代代相傳的根本。苦幹精神,不是死板、生搬硬套地幹活,而是樹立“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專注、堅持、嚴謹、敬業,用來自內心的熱愛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這才是“非遺”保護傳承的關鍵。如,絳州剔犀漆器的製作,一般達8個月之久,“百里千刀一斤漆”凸顯出採集老漆的艱辛,老漆經過精心熬製製成上等漆,再經過制胎、髹漆、繪圖、雕刻,每道製作過程都力求精益求精,經過數百道程序之後,一件精美作品才能完成;捏麵人的老藝人捏出的孫悟空、豬八戒,獨到技藝不是一朝一夕練成的,而是經過了千錘百煉,傳神到一個眼神、一個手勢,最後才能信手拈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戲曲表演藝術家的回眸、抬手、投足、聲腔,無不是基本功的反覆練習、反覆“打磨”,才有了賞心悅目的完美表演……我們看到的所有“精益求精”的背後,都是飽含著“非遺”傳承人看不見的汗水、看不到的付出。

“非遺”傳承四路徑

稷山螺鈿漆器髹飾技藝

路徑之三:做好“非遺”工作,要重視傳承性與創新性的相互融合。“非遺”作為一種活態文化,不能離開傳承而獨立存在。稷山螺鈿漆器髹飾技藝、金銀細工製作技藝、新絳澄泥硯製作技藝……這些聽上去顯得古老的“絕活兒”,成為年輕人堅守傳統、傳承民族優秀文化的用武之地。為了保持這些持續存在的生命力,應積極將年輕人吸引進來,運用他們現代的思維方式,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改良。這裡的改良,不是破壞傳統技藝的技法,不是改變傳統戲曲的唱腔,而是從已經精益求精的技藝中重新加入創新元素,是從市場中尋求更好的發展前景,進而適應時代得以傳承和發展。

“非遺”傳承四路徑

新絳澄泥硯製作技藝

路徑之四:做好“非遺”工作,還要重視實用性與藝術性的相互促進。生活中不缺少美,從實用上升到藝術是一個必然過程,只有實用性沒有藝術性必然寡然無味,只有藝術性沒有實用性必會拋之腦後。實用性與藝術性是一個完美的整體,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非遺”凝結了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技能,雖然能增強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但在很多群眾看來卻是高不可攀的,不但傳播不易而且推廣更難。由此可見,“非遺”的傳承和發展,應在實用性上多下工夫。只有這樣,才能使“非遺”中的傳統手工藝,在走進市場適應消費者的過程中,進一步發揚光大。

(作者杜韡:山西省運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

“非遺”傳承四路徑2018年7月17日刊《山西日報》

“非遺”傳承四路徑

絳州木版年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