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爭鳴系列:“中醫不再中醫”是“廢掉”還是“非掉”?

“中醫不再中醫”是“廢掉”還是“非掉”?

民間中醫山野

出身為西醫的王明華先生的舊文,銳評:中醫的問題在於不再中醫,用意在於保衛中醫。文章在平心論(junpinglun)公號刊發後,引發一場討論,不少人認為是在“涉嫌詆譭中醫”。為此,本號刊發爭鳴系列文章,真誠地希望中醫大家、愛好者發表真知灼見,共同將岐黃之術發揚光大。

第二篇,爭鳴:誰也不能再否定“中醫”!曹東義先生認為,“中醫不再中醫”這句話,很容易被人利用,用來全盤否定整個中醫。

第三篇:“中醫不再中醫”並非“詆譭中醫”。中國社科院國情調研組組長陳其廣教授認為,真正的中醫藥人不迴避問題。“不再中醫"“不再中藥”還堅持說自己做的是中醫藥,實際上這才是真的詆譭中醫藥、汙名中醫藥呢!

第四篇:中醫不再中醫是杞人憂天嗎?作者鄭俊謙是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兒科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謙”字們兒科中醫學術代表性傳承人。他認為,當前中醫藥面臨著種種困難,同樣也面臨著難得的機遇,擔憂是有必要的但不必過度。中醫人有信心,不氣餒,中醫藥發展前景是廣闊的。

第五篇:“中醫不再中醫”是“廢掉”還是“非掉”?作者山野是一位民間中醫,他把時光軸往前拽,洋洋灑灑寫了3000多字,限於篇幅,忍痛縮減,只做減法。他認為,體制內的中醫廢掉,民間中醫被非法化,中醫不再中醫是實情。很多民間中醫不得已漂洋過海,中國不能成為中醫的故鄉。

中醫爭鳴系列:“中醫不再中醫”是“廢掉”還是“非掉”?

王明華先生《中醫的問題在於不再中醫》一文,他對“中醫”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為中醫的衰落痛心疾首,為中醫這一優秀傳統文化的萎縮而憂慮和關切。當然他這是對體制內的中醫人士而言的,其觀點並無偏頗。體制內的中醫並不是中醫的全部,更不能代表中國中醫的能力。

中醫不再中醫是實情,我們必須正視這個事實。如果要把這個問題說清,我們得把時光軸往前拽。自西醫進入中國,就開始有了中西醫之爭,中醫的存廢自然上升到議事日程,因此有了幾次取消中醫的鬧劇。西醫認為中醫不科學,陰陽五行,看不見,摸不著,太玄乎;中醫認為西醫太殘暴,不是鋸胳膊腿就是切腸胃,更像個木工,讓人恐懼。

“中西醫並重”提了N多年,我的耳膜震破了好幾次,結果是西醫重於泰山,中醫輕於毫毛。韓國將中醫改成“韓醫”,日本把漢醫改成“和醫”,中醫在歐美髮展得如火如荼。難道真如日本漢醫大冢敬節所言,將來我們的後代要出國留學進修中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