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的孤立——英國脫歐的偶然與必然

自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公投以來,時間將走過兩年,但英國脫歐談判依然遙遙無期。如今距離正式脫歐已經不足一年,英國內閣依然沒有拿出統一的方案。就任初期被視為鐵娘子二世的堅定“脫歐派”特蕾莎·梅態度都已經軟化,不再要求在2019年3月恢復完全的國家主權,轉而尋求過渡期。但歐盟與英國雙方之間仍存在著巨大的分歧,英國脫歐之路依然前途渺渺。

光榮的孤立——英國脫歐的偶然與必然

01

光榮的孤立

要說英國和歐洲之間的愛恨情仇那真是源遠流長。大家都知道,英國是個島國,哪怕是當年號稱日不落帝國的時,身為島國的英國,對歐洲大陸的干預,也僅限於干預。所以英國有個眾所周知的外號,叫做“歐洲攪屎棍”。這名字不好聽,但非常形象的說明了英國和歐洲各國之間的關係。

由於歷史與地理原因,自19世紀晚期以來,英國一直奉行著對於歐洲大陸事務不干預的政策,被稱為“光榮的孤立”。但是進入近代,特別是現代以後,這種光榮的孤立,就顯得非常的不合時宜。現在是什麼時代?地球村時代,全球貿易時代,這個時候你還玩什麼光榮孤立?換個詞叫閉關鎖國,也完全沒有任何違和感。

特別是“歐盟”成立以後,歐洲大陸的各個國家連成一體同進同退。英國就被邊緣化了,這時候就不是英國自己主動的光榮孤立了,而是被人給徹底孤立了。英國一看這樣下去不行,我也是歐洲的,你們不帶我玩這樣不好吧。就開始祈求加入歐盟,希望能就此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最起碼要保證自己不能被拋下吧。

02

英國與歐盟

但英國的加入並不徹底,它並非歐元區國家。1997年,英國首相布萊爾原本計劃在97年後加入使用歐洲單一貨幣歐元,遭到當時財政大臣戈登布朗阻止。因此英國仍然發行自己獨立的貨幣,也就是英鎊。獨立的財政政策好處顯然易見,不管是對外保持出口競爭力,還是對內調節貨幣政策,都擁有更大的自主空間。但同樣,也讓英國很難真正的加入歐洲大陸的事務處理。以前看過部電影叫投名狀,山賊上山都要交投名狀,英國嘴上說要和歐洲一起,結果人家都用歐元,你還要用英鎊,誰敢相信你呢?

英國和歐盟之間其實一直都是這種若離若即的狀態。英國對歐盟的猜忌和不信任一直存在,歐盟對英國的猜忌和不信任也沒少多少。英國保守黨內部歐洲懷疑派更是一堆,他們的主要觀點就是認為,歐盟的政策可能損害到英國的利益。所以英國內部一直有脫歐的聲音在。

感官這種事情往往是雙向的。歐盟其他國家民眾對英國的“不可靠”也日漸不滿,認為英國作為歐盟的一員,在融入歐盟的過程中卻表現消極,一直扮演著拖後腿的角色:它不僅否決歐元,不參加歐盟的危機救助方案,不為緩解危機出力,還反對一切金融監管政策,因此英國“出局”對歐盟的發展來說反而是好事,其他成員國在整合過程中受到的阻力會更小。

隨著歐洲政治經濟一體化進程不斷加快,作為非歐元區成員國,英國這一傳統強國未能深入歐洲一體化的核心,在歐盟的地位不斷,慢慢的喪失了在歐盟中的地位與參與權。這些都慢慢加強了英國脫歐的想法。而此前歐債危機的蔓延,則進一步加快了英國脫歐的腳步。

從這塊來說,英國的脫歐幾乎是種必然。最終在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脫歐公投。隔天公佈結果,脫歐陣營勝利。而當時的英國首相卡梅倫則成了英國脫歐的第一個犧牲品。

03

失控的公投

這裡必須要告訴大家的是,最開始,英國是沒有脫歐的想法的,至少當時的英國首相卡梅倫,雖然嘴上威脅歐盟說要舉行英國脫歐公投,但是他本人其實是沒打算脫歐的。

2013年1月23日英國首相卡梅倫首次提及脫歐公投。原本是希望藉助脫歐公投這一非常舉措來推動歐盟改革,為英國謀取更多利益。大家如果去翻翻當時的報紙報道,就會發現,當時根本沒人相信英國脫歐公投會真的通過。

當時絕大多數人的想法是,卡梅倫這招不錯啊。一來緩解國內的政治壓力,安撫選民對歐盟日益高漲的不滿情緒;二來可以反過來向歐盟施壓,令後者進行各個層面的改革,以獲得更多符合本國利益的東西。

歐盟也不覺得英國真的會脫歐,畢竟英國退出歐盟對雙方來說是一場雙輸。對英國來說,不僅將失去歐洲統一市場的各種便利和優惠,而且倫敦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也會受到嚴重損害。對於提出脫歐的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本人而言,英國脫歐更將是一場嚴重的政治災難。

就在所有人都沒把脫歐公投當回事的時候,脫歐公投卻真的通過了,脫歐派鎖定勝利。我們經常說,歷史往往比小說還離奇,過個幾百年,到時候的後人來看我們這段歷史的時候,估計也會摸不著頭腦,英國人到底為什麼要脫歐?而且公投竟然還真的能過?

沒辦法。公投結果出來,只能遵守民意。豪賭輸了的卡梅倫只能黯然下臺。接替他的是就是現任英國首相特蕾莎·梅。特蕾莎·梅和卡梅倫就完全不同了,她是個堅定的強硬脫歐派,甚至一度被稱為另一位鐵娘子。

04

鐵娘子不“鐵” 第一階段脫歐談判

在特蕾莎·梅上任之前,就曾多次表態,就算“硬脫歐”英國也要離開歐盟。硬脫歐對英國經濟的損傷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脫歐談判之前,市場其實憋著一口氣,害怕英鎊承壓暴跌,無限下行。

但事實上,特蕾莎·梅遠遠沒有她嘴上那麼強勢。從2017年6月19日第一次脫歐談判開始,英國的態度就表現得很軟。在談判的第一天,英國就開始退讓,同意以歐盟要求為藍本的談判架構,也就是雙方初期只談脫歐後公民權利、脫歐費用、北愛爾蘭邊境問題這三大議題,只有在歐盟認為談判取得重大進展的情況下,才會涉及雙邊貿易等其他重要問題。

這和特蕾莎·梅原本表現出來的強硬態度根本是兩回事,一度引起英國國內民眾的大為不滿。而最關鍵的是,就算英國做出了這樣的退讓,但實際上人家歐盟根本不領情,第一輪談判基本上什麼也沒談成。

並且在接下來的連續幾輪會談裡面,基本都沒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雙方主要就是集中在鉅額“分手費”,愛爾蘭邊境問題以及公民權利這三個問題上互相爭奪,互不退讓。

這對特蕾莎·梅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事。談判遲遲沒有進展,英國公眾對特雷莎·政府處理脫歐談判的信任度一路降低。到了2017年底的時候,已經有2/3的英國人對政府的脫歐談判感到不滿。民調下降,特蕾莎·梅遭遇信任危機,首相寶座動搖,市場甚至一度以為她會被迫辭職。

就在這時候,2017年12月,英國和歐盟卻忽然宣佈他們達成了第一階段的談判,雙方就公民權益、分手費等關鍵問題達成一致,但愛爾蘭邊界問題並沒有得到完美解決,只能說雙方取了一個暫時平衡的妥協。但無論如何,脫歐談判第一階段結束,宣告脫歐談判進入第二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過程中,隨著談判的推進,市場對英國經濟的預期反而逐漸變得樂觀起來,或者準確點說,從原本的“極度悲觀”變成“一般悲觀”。利空出盡轉利好,英鎊也隨之走出一波頑強的反彈。

英鎊兌美元 周線圖

不過隨著進入脫歐談判第二階段,英國與歐盟開始磋商真正的難題時,後面的談判就要難得多了。市場的反應就很難再一直維持如此樂觀了。

05

關鍵性的一步——過渡期協議

2018年3月19日,雙方終於就2019年3月29日英國正式退出歐盟後的過渡期達成一致,雙方約定這個過渡期期限至2020年12月31日。作為第二階段談判的核心內容,過渡期協議的達成對英國“脫歐”是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協議規定,在過渡期內,英國仍要承擔其權利和義務,包括繼續遵守歐盟法律法規並繼續向歐盟繳納約定的“會員費”,也依然可在歐洲統一市場和關稅聯盟享受與歐盟其他成員國同等的待遇,這對於英國在歐盟其他國家的企業以及其他國家在英國的企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將有助於減少英國“脫歐”對這些企業所造成的巨大影響,也是這些企業進行商業調整的緩衝期。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原本希望獲得兩年的過渡期,以提供相關企業與機構更大的安全與保障,然而,她的希望未能如願。過渡期內,英國和歐盟還將商討未來雙方長期的夥伴關係將如何進行。

不過由於過渡期必須在全面“脫歐”協議的框架下才能生效,2018年10月前雙方還需要談妥全面“脫歐”協議的其他內容。談判仍在繼續。而由脫歐所產生的本身及連帶的問題則正在進一步增強,對英國經濟,對英鎊本身的影響也在不斷增加。

06

三大難題 橫亙在喉

當前,橫亙在英國脫歐談判面前,仍然有三大關鍵問題未能得到解決。

首先是,北愛爾蘭問題懸而未決。依然尚無定論的是英國“脫歐”以後,如何避免在北愛爾蘭與之相鄰的歐盟成員國愛爾蘭之間設置邊界控制,這也是“脫歐”談判第一階段的遺留問題。

2018年2月底,歐盟負責英國“脫歐”事務的首席談判員巴尼耶提出了三種建議方案:第一種方案是雙方在關於未來關係的協議中釐清北愛爾蘭問題,但這將導致英國在2019年3月前無法完成“脫歐”;第二種方案是英國就愛爾蘭和北愛爾蘭的邊境問題提出“特殊的解決方案”;第三種方案是“託底方案”,即雙方在沒有找到其他更好方案的情況下,北愛爾蘭也可以在獲得“各方同意”後,繼續遵守愛爾蘭作為歐盟成員國在統一市場和關稅聯盟內的相關規定。

目前來看,最終採用第三種“託底方案”的概率相對略高,但是由於這種方案會造成北愛爾蘭與英國的其餘地區之間形成邊界,特蕾莎·梅此前曾對這個建議表示堅決反對,稱她決不允許這種損害英國領土完整的行為。直到目前為止,北愛爾蘭邊境問題,依然是脫歐談判最大的阻礙。

其次是自由貿易協議。在貿易問題上,英國一直希望與歐盟保持既有的自由貿易協議,英國首相梅建議,各個單獨的領域繼續遵守歐盟的規定,這樣英國實際上依然得以與歐盟的統一市場保持緊密的聯繫。但是歐盟的態度則十分堅決,認為英國既然選擇退出歐盟,則必須從歐盟的統一市場和關稅聯盟中退出。

雙方的要求根本是南轅北轍,根本無法達成一致。雙方只能是守穩立場不斷試探對方底線,也因此談判進展極為緩慢。此前曾有消息稱,歐盟已向英國提供一個寬泛的自由貿易協議,但卻未達到英國尋求的“定製”協議的預期。雖然英國脫歐大臣戴維斯表示,與歐盟達成自由貿易協議是極有可能的結果。但在真正簽訂協議前,誰也無法保證是否最終能成。

第三個問題則是越發不穩定的英國政局。隨著談判推進,特蕾莎·梅政府在談判上的軟弱和進展遲緩激起了國內民眾的極大不滿。她本人的首相地位更是因此動搖。而包括英國國防大臣法倫、國際開發事務大臣帕特爾、政府首席大臣兼內閣辦公廳大臣格林、英國內政大臣安伯·拉德在內接連辭職,英國內閣內脫歐派力量大幅削減,也使英國政治不確定性風險大幅上升,令市場擔憂脫歐時間或將再次延緩。

此外,一向反對“脫歐”的英國上議院近期更是通過了一系列法案修正案,其中最重要的有一項是《退出歐洲聯盟法案》修正案。該修正案的通過意味著,議會將對政府與歐盟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共同擬定的“脫歐”協議擁有更多決定權,甚至可以叫停脫歐進程,延緩英國正式脫離歐盟的時間。這不僅意味著英國內部留歐派的力量在增加,也意味著接下來英國政府在脫歐談判中或將面臨更多掣肘。

07

脫歐影響與英鎊

目前來看,英國脫歐談判什麼時候能完結仍是遙遙無期。但英國脫歐的影響卻仍將持續顯現。

英國退出歐盟,其實在短期內對英國反而是有利的。對支持英國脫離歐盟的人說,90%的英國經濟與對歐盟的貿易無關,但仍然受歐盟規章的制肘,擺脫歐盟將使英國許多中小企業不受歐盟規章制度的鉗制,就業機會可能會因此增多。這大概也是自從英國脫歐談判開始以後,英鎊並沒有一味下行,反而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一波反彈上行的主要原因。

但從長遠來看,失去了歐盟成員國的資格,英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將大打折扣。經濟方面,英國有一半貿易額都來自歐洲其他國家,脫離歐盟將令英國與歐洲貿易關係受到影響,影響到倫敦國際金融中心及資金避風港的地位。如果大量投資從英國撤出,經濟前景或進一步轉差。政治方面,若失去在布魯塞爾、柏林和巴黎的影響力,英國將更加被華盛頓冷落,並可能在眾多跨國事務中進一步被邊緣化。

從利益角度考慮,真正意義上完全切割的“脫歐”恐怕很難實現。在經濟和貿易上,雙方相互依存度極高,一旦英國退出歐盟,不僅英國受損,歐盟其他成員國也將蒙受交易成本上升的巨大損失。在政治上,英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在其他國際組織和機構中也佔有重要地位,歐盟對其還多有借重之處,在國際事務中還少不了英國的幫襯。脫歐談判之所以進展緩慢,不僅是因為雙方利益的爭奪,更因為這種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的現實,雙方在談判上不得不小心翼翼。

而隨著談判繼續深入,雙方涉及具體談判細節,涉及利益爭奪的部分將進一步增多增大,可以想見的是,談判也將越加艱難而緩慢。而英國民眾對談判進度的不滿情緒導致英國政治未來不確定性的增加,也為脫歐談判增加了更多變數。同時,反過來,因為英國脫歐事宜的遲遲無法確定,包括英國央行利率決議在內的貨幣政策也將繼續受到英國脫歐進展的連鎖影響而隨時調整。而英鎊的走勢也將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很可能繼續走出很“妖”的行情。

(英鎊兌美元,周線圖)

根據退歐協定,英國將在2019年3月29日前退出歐盟,距離這個時間也僅僅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隨著時間的逐步迫近,脫歐談判也將越發艱難激烈,而英鎊的反應也可能隨之劇烈變化。這其中固然存在著巨大的風險,但同樣也可能存在著海量的機會。客觀而審慎的評估英國脫歐談判每一階段的進展狀況,將是近幾年研究英鎊基本面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