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歐”再現不確定性

倫敦數萬民眾遊行呼籲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 攝影/新華社記者 韓巖

向長河(國際問題學者)

隨著10月31日新大限即將到來,“脫歐”大劇又迎來新高潮,議會、政客們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在英吉利海峽兩邊上演。細品之下不難發現,“脫歐”這一牽繫英國國運和歐盟盟運的大事,一路走來被一些別有用心的政客利用和綁架,朝著非理性的方向走去。

先來回顧一下近10天來“脫歐”劇情吧。10月17日,英歐雙方突然宣佈達成新“脫歐”協議——此舉讓不少國際問題學者與研究預測機構被“打臉”,因為外界普遍以為首相約翰遜和歐盟“絕不可能”在短短一週時間磋商成功。不過,約翰遜在國內遭遇阻擊——議會通過法案迫使約翰遜向歐盟提出“脫歐”延期申請。

一再發誓不會申請延期的約翰遜祭出“神操作”——以政府名義向歐盟發出延期申請,但拒絕在其上簽名;接著另附一封簽名信表明心跡:不要准許延期。堂堂首相如此作為也是讓人大跌眼鏡。

不過,約翰遜還是有兩把刷子的。在其運作之下,10月22日英國議會圍繞新“脫歐”協議舉行兩場表決,但第二場表決隨即否決了政府“快速立法”時間表,打破了約翰遜帶領英國在10月31日如期“脫歐”的承諾,這意味著技術性“脫歐”延期已成定局。歐盟倒很配合,歐盟27國大使10月25日同意再次延長“脫歐”最後期限,時長未定。

氣急敗壞的約翰遜呼籲12月12日舉行提前選舉,英方計劃在10月28日將提前大選動議提交給議會下院投票表決。不過,只要反對黨工黨說“NO”,提前大選就會泡湯。前不久,工黨曾明確反對提前大選。

回顧10天來的歷程只想說明一點:儘管高潮迭起、悲喜交加,但“脫歐”還是在重複似曾相識的劇情——不確定性。回望過去3年多來,“脫歐”連續劇主線是“懸疑劇”,但副線則有情景劇、滑稽劇、苦情劇……讓人眼花繚亂。“脫歐”過程的曲折漫長讓世界再次刷新對英國政治的認知,曾經的西方“民主典範”,如今幾乎淪為國際笑柄?

回顧這三年多來的“脫歐”歷程,整個英國政治幾乎都圍繞“脫歐”運轉,媒體連篇累牘,英國人心很累。不久前,天空新聞頻道推出“零脫歐”頻道,承諾不用任何“脫歐”信息“騷擾”觀眾,民眾對“脫歐”話題的厭惡可見一斑。

“脫歐”讓英國很受傷,經濟不景氣,民眾怨氣大,但一些人卻從中受益。從本質上說,一些政客和政黨就是出於一黨之私、一己之利,讓“脫歐”走上了不歸之路,自己卻從中漁利。

三年前,卡梅倫政府在選擇以全民公決方式決定“脫歐”之時,就開啟了一場危險的“政治豪賭”。卡梅倫的保守黨政府發起這波“人民對決議會”的聲浪,本來想贏得選票,最終卻被民意綁架,喪失了對國家核心議題的主導權和控制權,帶領國家踏上了一列沒有剎車、方向未知的列車。卡梅倫是搬石頭砸自己腳,黯然離開唐寧街10號。

接替卡梅倫的特雷莎·梅本來是反對“脫歐”的,但為了成為“脫歐”首相而載入史冊,她背叛了自己的初心。從法律上來說,“脫歐”公投的結果並沒有法律強制力,但梅上臺後正式知會歐盟啟動了“脫歐”程序。梅還錯判形勢,提前舉行大選讓本黨議席不僅沒增加反而下降,不得不聯合小黨組閣,也為接下來議會三次高票否決其“脫歐”協議而埋下伏筆。面對議會反對、黨內阻力,淪為孤家寡人的梅不得不提前辭職,留下淚灑唐寧街的歷史鏡頭。

沒有“脫歐”,就沒有約翰遜的今天。3年前,約翰遜在“脫歐”公投中以強硬脫歐派形象出現,屢發一些出格言論而大出風頭。從梅內閣辭職後,約翰遜為搞掉梅而上位不遺餘力。他一腳踢開梅,如今卻要求議會通過一份與舊版本相差無幾的協議。西班牙《世界報》網站日前發表題為《英國脫歐:一隻下金蛋的母雞》指出,第一位在“脫歐”局勢中獲利的便是首相鮑里斯·約翰遜,他拿到了金蛋。約翰遜能登上首相的位置並非通過選舉而是憑藉“脫歐”的立場,在這一事件上他玩弄了保守黨和英國民眾的意願。

一段時間以來,英國民眾對議會無果爭吵很是厭煩,對“脫歐”久拖不決非常憤怒,希望儘早“了斷”進入新階段,聰明的約翰遜正是利用這些民意而越發囂張。上任以來屢屢放話10月31日“死活都要脫”,寧肯揹負藐視法律罵名也不想延期……眼下,約翰遜要求不“脫歐”就提前大選,就是仗著自己黨派迎合民眾早脫早了心態支持率上漲。

如果一年前有人問“脫歐”的前景,筆者會回答還有幾個選項可以選擇,歐盟方面也有心能挽回;而今,隨著政客們的一再折騰,英歐分家已成定局,政客們不過是想從其中榨取更多的利益。至於“脫歐”對英國是不是弊大於利,他們不會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