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安祿山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笑看人生172872934

歷史上的安祿山究竟是個怎樣的人?應該說安祿山是一個擁有多重身份的人,首先他是唐朝的節度使,也就是一方諸侯。同時他還擔任過唐朝的御史大夫,也就是唐朝的重臣。另外他還造反建立過自己的王朝,雖然不被認可,但也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的皇帝之一。而除此之外,他還有胡人和宗教領袖這兩個身份。

職業官僚的特點

安祿山的基本身份是職業官僚加職業軍人,而在中國古代,要做這兩種職業,有幾種性格特徵可以說的必備的。首先要極其善於鑽營。比如史書上記載安祿山從軍的起因,竟然是因為他去偷時任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的羊,結果被抓住之後馬上要被亂棍打死。但安祿山卻高喊自己能幫張守珪抓胡人俘虜,張守珪覺得不妨讓他一試。結果屢試屢成,張守珪大感滿意,後來不但讓他做了偏將,還收他為義子,為安祿山後來平步青雲奠定了基礎。

安祿山的標準像

而說到義子,可能大家更熟悉的還是安祿山後來又認了楊玉環作乾孃,成了楊貴妃的義子。安祿山深諳為官之道,特別喜歡用厚禮賄賂往來官員,所以朝中百官,許多都會在唐玄宗面前說安祿山的好話,這也讓唐玄宗認定安祿山為可用之才,對其極力提拔。

而安祿山何等眼亮,很快就看到了當時唐玄宗對楊玉環的寵愛,所以又很快和楊玉環主動接近。《舊唐書》記載,安祿山:

請為貴妃養兒,入對皆先拜太真。

也就是主動要求給比自己小16歲的楊玉環當乾兒子,每次入宮都先拜見楊貴妃,然後才拜見唐玄宗。而且野史裡還進一步有了“貴妃洗兒”的傳聞,說楊玉環收了安祿山當乾兒子之後,還按照風俗給他洗澡,李隆基還在旁邊圍觀,看得哈哈大笑。甚至有人認為楊玉環和安祿山有私情。

安祿山的楊貴妃還曾傳出“緋聞”

但石頭君認為說兩人有私情其實不太可能,因為李隆基在晚年雖然執政方面犯下大錯,但並不是一個低能兒,所以在他的後宮,他的寵妃想和別人偷情恐怕並不容易。而從歷史記載來看,安祿山與楊玉環之間的親近應該主要還是因為楊玉環當時得到了李隆基的特別寵愛,所以安祿山親近楊玉環根本原因還是為了讓李隆基對自己更加信任,以更加穩固自己的權力基礎,所以他和楊玉環之間應該不會有什麼私情,除非李隆基有什麼野史也沒記載的特殊愛好,比如像南漢的皇帝劉繼興那樣喜歡看什麼現場版的東西……

職業軍人的特點

當然會鑽營是一個方面,安祿山作為一個職業軍人,也並非全無戰功。當時唐朝剛剛經過開元盛世,國力達到巔峰,因此唐玄宗開邊的興致很高,但守邊的漢將大都滿足於保證邊疆無事,對主動出擊開疆拓土興趣不大,唐玄宗對此其實並不滿意。而安祿山這個胡將行事卻很符合唐玄宗的期望,他經常會主動出擊,攻擊塞北的契丹等民族,雖然有勝有負,但戰功總是有一些的。在這個方面也反映出了他作為職業軍人敢於冒險,甚至有時候為達到目標敢於冒生命危險的特點。這也是後來他敢於發動安史之亂的重要原因。

安祿山在軍事上也並非毫無作為

胡人和宗教領袖的特點

安祿山的這兩個身份是極有唐朝特色的。因為其實安祿山按現在話說是個移民後代,他是粟特人和突厥人的混血兒。而粟特人本身是生活在中亞的一個善於經商的民族,在隋唐時期,粟特人大量從商路遷入中原定居。所以安祿山才會出生在今天的遼寧省。

粟特人多數從事商業,善於和不同民族的人打交道,所以普遍都精通多種語言。而安祿山更是語言天才,會6種語言。這種天賦也使他在民族構成非常複雜的唐朝官場如魚得水,和不同背景的官員打交道都沒問題。

而同時他的這種多語能力也是他能夠籠絡住大量不同民族將領的基礎,後來安史之亂時,安祿山的軍隊構成裡也確實包含大量不同民族的軍隊,這也成了安祿山能夠成功反叛的資本。

中國古代壁畫裡的粟特商人

而安祿山籠絡各族將領和士兵時,還利用了宗教作為工具。大家知道唐朝時中國因為國際影響巨大,國際交往頻繁,也大量傳入了許多外來宗教。比如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這樣的一神教最早都是在唐朝時傳入中國的。而安祿山的民族粟特人也信仰一種一神宗教,即發源于波斯的拜火教。而安祿山的母親就是一個拜火教的祭司,從小還給安祿山編排了許多在拜火教裡具有神聖象徵的祥瑞,所以其實安祿山本人在從政、從軍的同時,還是一個拜火教高級祭司。比如《安祿山事蹟》裡記載:

潛與諸道商胡興販,每歲輸異方珍寶,計百數萬。每商胡至,則祿山胡服重床,燒香列珍寶,令百胡侍左右,群胡羅拜於下,邀福於天,祿山盛陳牲牢,諸巫擊鼓歌舞,至暮而散。

意思是安祿山經常和胡商,也就是粟特人暗地裡做大生意。一有粟特人來拜訪他,他就穿上粟特傳統服裝,和上百粟特人一起祭天,也就是拜火教裡崇拜的“胡天神(光明之神)”,一直到晚上才會散去。

安祿山自稱是拜火教光明之神的化身

而通過拜火教的信仰,安祿山不但獲得了粟特商人群體鉅額資金支持,還在周圍聚集起了大量虔誠的信徒。在安史之亂時,安祿山更是公開自稱拜火教光明之神的化身,鼓勵自己的追隨者勇敢殉道,奔向“光明之火”。而這種瘋狂的宗教信仰,也使安史之亂變得超乎尋常的瘋狂,八年時間竟然使大唐損失了一半左右的人口,也使其成為了中國古代社會的盛衰轉折點。

總而言之,安祿山是一個超高智商,極善鑽營,同時又具有野心,不怕冒險,還具有宗教身份,會利用宗教進行蠱惑煽動的亂世梟雄。


桃花石雜談

唐朝是我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之一,而從唐朝以後,封建時代的我國再也達不到唐朝的高度了(經濟、文明、政治、軍事的歸納值)。而使唐朝走下坡路的首要事情便是“安史之亂”,儘管“安史之亂”終究被平定,但唐朝在以後的一百多年裡再也沒能到達“開元盛世”的程度。可以說,發起“安史之亂”的安祿山是盛唐的終結者。

安祿山

安祿山本是突厥人,因爸爸死得早,後母親改嫁將他帶到突厥將軍安波注的哥哥安延偃家。可是安祿山以與後父一同日子為恥,所以和安思順等人結為朋友,以朋友的姓為己姓,隨後世人逃離突厥部。安祿山長大後知曉六種言語,當了一個買賣人協議物價的牙郎。後安祿山投身軍旅,因作戰勇猛而被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收為義子;開元二十八年,安祿山擔任平盧節度使。

安祿山適當拿手做官,他不分官職鉅細,只要是交遊官員都以厚禮相贈,成果無人不說他的好話,成果許多收了他優點的大官在唐玄宗那裡稱譽他,小官則替他傳達好名。並且安祿山十分拿手跳舞,這使得此刻沉迷於藝術的唐玄宗對他很是欣賞。就連丞相李林甫等朝廷重臣都在為安祿山說好話,唐玄宗對安祿山的好感愈加堅決,後來唐玄宗的寵妃楊貴妃乃至將安祿山收為養子。安祿山因而一步登天,乃至兼任范陽、河北、平盧三鎮節度使。

唐玄宗和楊貴妃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從范陽帶領各族步卒、馬隊十五萬人起兵造反。此刻的大唐承平已久,大家不明白交兵,聽到安祿山暴亂後,朝廷一片紊亂,因為唐朝廷僅有的能交兵的部隊在不久前被混賬楊國忠簡直全部坑死在了南詔,護衛京師的部隊大多由掛名的商販構成。朝廷只好暫時招兵,好在大唐仍是有一批能打的將軍,儘管叛軍氣勢正猛,但堅守仍是沒問題的。但唐玄宗開端了發昏形式,先是冤殺了高仙芝,後又強令哥舒翰從潼關主動出擊勇猛善戰的叛軍,成果哥舒翰被叛軍打得全軍覆沒。唐玄宗只好跑路到了四川,這時,安史叛軍之勢到達鼎盛。

安史之亂

安祿山在攻下長安後為啥沒有追擊難逃的唐玄宗,後人眾說紛紜,但他的身體狀況現已很差是一個首要原因。安祿山身體肥胖,長年長瘡癤,到起兵暴亂以後視力逐步含糊,這時更是完全失明,並且全身長滿了毒瘡。因為病痛纏身,安祿山變得浮躁煩亂,動輒運用懲罰,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初一,安祿山把他發起暴亂的首要謀臣嚴莊一頓抽打。嚴莊遂起殺心,他勾通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和近侍李豬兒當夜便去刺殺安祿山。是夜,安慶緒守門,嚴莊和李豬兒帶刀走進安祿山的營帳,李豬兒用刀砍開安祿山的肚子,使他腸流滿地而死。所以在床底挖了一個坑,用毛毯包著安祿山的屍體埋了,一代奸雄就此結束了終身。


雞史

安祿山,他的名字在草原上是光之子的意思,是草原上的天神所賜之子!當然這是傳說,安祿山的生平在漢地已經不可考,因為儒家士大夫已經把他的相關資料給刪除和修改了,依據比較靠譜的漢地資料,只是知道他是一個通六種語言的胡人,一直做貿易,很富有!根據他母親的姓,他的祖先應該來自於中亞河間地區,最後跟突厥人混在了一起,但這個很正常,因突厥人是很多中亞和東亞地區商業活動的保鏢和護衛隊,中亞的康國人跟他們結合也很正常。

安祿山是商人,雖然富有但是也和很多內亞商人一樣,非常勇猛善戰,相比於漢地的將領來講勇悍異常,他在自己的內亞祖籍地估計也就是一個普通人,但到了東北亞地區來就成了大唐最厲害的幾個武將之一!再怛羅斯之戰後,大唐的內亞兵源的輸入被切斷,導致唐的西北武力枯竭了,而安祿山也不想再為大唐廉價的賣命了,又由於大唐的一些政策,很快安祿山就造反了!這次叛亂給了大唐的北方內地以致命一擊,漢地的土兵在安祿山的胡兵面前不堪一擊,最後,唐政府以金帛贖買的方式從突厥和吐蕃借來軍隊才把安祿山以及後續的叛亂打平!但是,唐的北方被蹂躪,經濟也完蛋了!

很多時候講,安祿山是半個中亞人,他的很多行為只是按照中亞老家的傳統來做,可是這跟東亞漢地的傳統產生了衝突,如果是在唐高宗或是唐太宗時代的話,鮮卑的貴族們還跟他們內亞的老家地區有比較深的關係和溝通,安祿山估計也不會造反,可是唐玄宗時,這個條件已經不具備了,受漢地的影響太深了,而且鮮卑貴族此時也徹底的喪失了武力,安祿山也就造反了!只能講這是一個悲劇吧,安祿山是失敗了,可是漢地的士大夫也得出結論,為什麼朝廷出問題呢,就是因為唐的皇帝重用胡人,不遵循聖人的囑託,朝廷要長治久安就得重用他們這些士大夫,排斥胡人!胡璇漸欲迷君眼,兵過黃河疑未反!

最後,這為宋代的華夷之別理論做了準備,兩宋和漢地的悲慘境遇在這個時候已經註定了!封閉的漢地士大夫的思想在這時已經養成了!


帝國曆史觀察者

安祿山是一個怎樣的人?我用打一個比方來說明吧,安祿山是一個杜月笙十黃金榮十袁世凱合體卻沒有和好,或者說沒合成功的一個人。


那麼為什麼要打一個這樣的比方呢?這個比方打得貼切嗎?那麼您請慢慢聽我道來。

首先我們來說說安祿山的身世,安祿山大家可能都知道,他的母親是突厥人,而且是他的父親在生下他後,沒多大就已經去世了,這樣的話,安祿山的母親和他孤兒寡母的,為了躲避戰亂,到處顛沛流離。應該說,安祿山的童年是很不幸福的,或者說也是窮苦的,這一點應該說和杜月笙的身世也有點兒相似的地方,當然了,他後面有所不同的地方是安祿山的母親,後來又嫁給了另外一個姓安的胡人,讓他的生活的境遇稍微有一些改變。



其次,我們要來說說,安祿山是怎麼向杜月笙的。雖然我們說安祿山小時候很貧困,但是有一點,安祿山的性格各方面,其實還真的和杜月笙挺像的。怎麼會有此一說呢?讓我們來看看這個不安分的主吧,安祿山小時候在邊境一帶,到處顛沛流離,從小到大,一直到30歲,還都是在做一些小買賣東奔西跑。


可是那時候的生意雖然不好做,但畢竟也是要混江湖的,這時候安祿山雖然為一個胡人,然而他的情商卻和杜月笙真的是有點像,經常是有點講義氣,生意可以不做或者不掙錢,但經常會捨得和結交一些朋友,這樣一來,結交了很多與他差不多的境遇的人,很多都是能夠為他說好話的人,而且也都到處傳播他的美名,都說安祿山講運氣,只要有事沒事找他幫忙,都能得到幫助,特別是一些小官吏,得了便宜也都到處宣傳他,這樣安祿山的名氣慢慢的,除了在商人之間,在官場之間也得到傳播了。


到安祿山30歲的時候,他突然明白,自己必須要找一個組織,就像杜月笙一樣要入青幫,這樣的話,安祿山就去參軍了。當然拉平做安祿山這種小恩小惠的方法一樣的,在部隊裡面混的很開,官很快的就越做越大了。

第三,我們是要再來說說安祿山,為什麼說他像那個黃金榮呢。大家可能都知道,黃金榮

是一個膽子大的人,有時候有人說他粗中有細,細中有粗,但實際上總體來說,王金龍是一個粗人,他也沒什麼文化,平常也是靠打打殺殺起家的。那麼這一點就和安祿山挺相近的,安祿山其實也是一個粗人,你別看他在皇宮裡面,居然能夠和楊貴環在一塊洗澡什麼的,鬧出一些緋聞,實際上他在楊貴妃面前裝孫子裝的太好了,其實他的歲數比楊貴妃還大好幾歲呢,居然認她為乾媽了。這點反倒要說,安祿山要比黃金榮強的地方。


但是真正和黃金龍相同的地方是他的膽子大,這又怎麼說呢?黃金榮的膽子大,大家都知道了,從小到大一直在上海灘,在租界裡打打殺殺的,那都是用命換來的一個探長乾的,那麼安祿山呢?他膽子大到什麼程度?他大到最後竟然擁兵自重,居然想當皇上呢。給自己自封為一個大雁皇上的稱號,你說他膽子大不大?這點肯定是比黃金榮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吧。

第四是要說一下安祿山這個人為什麼和袁世凱都能扯上邊呢?

剛才大家還記得吧,安祿山混來混去,到30歲的時候就開始參軍了,找到組織了,然後他就利用他過去的那些機靈勁啊,常常用自己言,輕的時候經商,掙的錢在部隊裡搞關係,搞來搞去的,很快的就飛黃騰達了,那麼他的升官的程度也都快趕得上袁世凱了,成為一個地方的小將軍啊,你來看看吧。也就是大約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在他剛剛正好滿

40歲的時候。時間大約是唐天寶元年,正月初一的一天,他居然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弄的,居然當上了將軍,成為他家鄉朝陽市這一帶的軍事最高首領,最多的時候,他居然手底下有18萬兵勇呢。

反正袁世凱手底下有多少兵咋還真的不是太清楚,就算袁世凱手底下的兵比安祿山多,要知道通過膨脹這個意思吧,唐朝的時候手底下有18萬兵了,大家數一數吧,你的手指頭掰得過來嗎?不管兩個人在冰多少,但是袁世凱後來也稱帝,沒有成功,安祿山也稱帝沒有成功,這是歷史雷同和相似到什麼地步了呢?



最後我來總結一下,也就是說,安祿山已經成功地把杜月笙的那種會結交人的本事,王金榮的膽子大,袁世凱的將軍身份,這些本事都合體成功,把他們三個人的很多相似的地方居然聚合在一塊了。


如果安祿山真的是這麼一個人的話,那也就成為怪獸了,那現在咱們媒體上經常說的獨角獸企業,那就是安祿山了,是怪得不能再怪的怪獸了。

然而我沒說安祿山雖然成功合體,卻合得並不成功,這又是為什麼呢?是因為安祿山把杜月笙的謀略丟掉了,黃金榮的膽大心細丟掉了,把袁世凱的善於等待和隱忍的一面也給丟掉了。


所以最後哪怕是安祿山真的起事了,也差一點成功把唐朝的江山抓在手裡,然而最終他還是失敗了,成為一個歷史上的笑柄和罪人。

在你的眼裡,安祿山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文心採露苑

歷史上農民造反或者諸侯爭霸,都是在亂世末世。安祿山則是一個在太平盛世也敢造反的人!

農民造反的原因,大都是或者捐稅勞役太重,或者自然災害頻發生活無著。活不下去了,只能起來造反。或許造反後,生活會有所改變。諸侯爭霸常常也都是在天下大亂的時候,這時候諸侯們打著或者匡扶皇室,或者造福蒼生,或者致力太平的口號,聚集隊伍攻城拔寨,割據一方。

以上兩類人造反,不但只會在亂世末世,而且有充足的理由。哪怕這理由是虛飾的,但至少拿出來說底氣十足。

但是安祿山這兩條都不佔,他的目的赤裸裸就是一點:當皇帝。

安祿山憑什麼能夠實現在太平盛世造反,而且還差一點就滅了大唐帝國呢?

(安祿山之狡詐,影視配圖)

安祿山憑的只有兩個字:狡詐。

第一,靠狡詐,安祿山獲得身兼三鎮節度使,手握重兵的目的。古代中原漢民族國家和北方少數民族一直有對抗,有矛盾。因此,派大將鎮守邊關,一直是中原國家必做的一件事。但是,不管是哪個朝代的皇帝,都不會對邊將很放心,常常會換人,避免邊將做大,形成危險。但是,唐玄宗為什麼不但沒有換安祿山,反而還一步步把權力給他加大,讓他做到三鎮節度使呢?靠的就是安祿山的狡詐。

其實那時候,安祿山所對付的契丹和奚族,並不是很厲害,他們也很少犯唐朝的邊關。但是,要不犯邊關,那安祿山就失去存在的意義了。所以他經常會故意派軍隊去屠殺奚族人和契丹人,激起他們對唐人的仇恨,舉兵來犯。這樣,安祿山一下就有用武之地了。這也為他的發展軍隊擁兵自重準備了足夠的條件。

第二,靠狡詐,他獲得了唐玄宗的絕對信任。安祿山有一個先天身體優勢,就是肥。肥的人,連走路都搖搖擺擺喜感十足。在這個身體條件的基礎上,安祿山還做到了兩點:一點就是裝憨厚,另一點就是表忠心。肥的人,本來就容易被人覺得比較憨厚(與之相反的是,瘦的人則經常容易被人認為詭計多端),再加上他還裝憨,那就是徹底憨厚到家了。表忠心,也是安祿山絕不忘記使用的一種狡詐。因為他無時無刻不忘記對唐玄宗表忠心,唐玄宗後來就真的認為,憑安祿山那個憨厚的樣子,忠心是絕對的。

(安祿山之裝憨,影視配圖)

第三,靠狡詐,他成功引得群臣對他不滿。他在唐玄宗及楊貴妃面前裝憨厚表忠心的同時,卻多次在群臣面前擺資格拿腔作調,惹得群臣對他不滿。群臣們多次在唐玄宗面前說他的不是。比如張九齡就在唐玄宗面前說安祿山“面有逆相”;王忠嗣說安祿山“日後必反”;楊國忠“上前言其悖逆之狀”,就是說楊國忠在唐玄宗面前多次說安祿山有“悖逆之狀”。

有人可能不理解這一點,既然眾大臣都在唐玄宗面前說安祿山有“反相”,唐玄宗更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嘛。恰恰相反。比如張九齡說的“面有逆相”,那是從面相上來說,並非什麼真憑實據。唐玄宗還覺得安祿山“面有憨相”呢。再比如王忠嗣說的“日後必反”,那是預言性質的,還是沒有真憑實據。楊國忠說的“悖逆之狀”也差不多。總之一句話,這些人都沒有真憑實據就開始上奏,這在唐玄宗看來,這些人就是嫉妒,所以根本不把這些人的話當回事。

(安祿山之陰狠,影視配圖)

之所以說安祿山狡詐,就在這裡。他通過不斷拂逆眾臣,讓眾臣把批評他的話當作常態,等到他真正要造反,那些大臣就算有真憑實據的時候,唐玄宗也不相信了。

後來唐玄宗在逃難過程中,有個民間的老頭子對唐玄宗說,哎呀,我們早就知道安祿山要造反了,皇上你為啥反而不知道呢?唐玄宗說,哎呀,我糊塗啊!唐玄宗是真糊塗,他被安祿山的狡詐給騙了。

第四,靠狡詐,他獲得了他的部下軍官及士兵的信任。由於不斷有大臣在唐玄宗面前說安祿山的壞話,後來當安祿山真造反的時候,他們也都信以為真,覺得安祿山這樣做受了天大委屈,是迫不得已,是“清君側”。所以跟著安祿山去造反,去當炮灰了。

不過,靠狡詐欺騙天下的人,當天下人醒悟過來的時候,也就是他的末路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安祿山是營州柳城(今遼寧錦州)雜胡,本姓康,母突厥人,後再嫁胡將安延偃,故冒姓安氏。安祿山通六種“蕃語”,曾任“諸蕃互市郎”。後投靠唐軍,因驍勇善戰而被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收為捉生將。因殘酷鎮壓契丹、奚人有功,得到玄宗信任。天寶元年,安祿山被擢為平盧節度使,天寶三載,兼范陽節度使,天寶十載,又兼河東節度使,擁有重兵18萬人,在各節度使中實力最為雄厚。

安祿山為人狡詐,善於逢迎,常厚賂往來,竭力討好玄宗與楊貴妃。他多次深入長安,在與朝官及宮廷的結納中,對唐政府的腐敗和京畿空虛的情況有了充分的瞭解,“有輕中國之心”,萌發了蓄意謀叛的野心。於是暗地裡擴充軍馬,積聚糧草,籠絡眾心,任用失意漢人儒生嚴莊、高尚為謀主,並用胡將32人代替漢將,又收養同羅、奚、契丹等8000壯丁為“曳落河”,作為軍事骨幹。安祿山的同鄉密友史思明,也出身於雜胡,經歷與安祿山早期頗為相似。他曾入京奏事,博得了玄宗的喜歡,賜名思明。安祿山起兵時,史思明官至平盧兵馬使。

在經過10餘年的精心準備後,安祿山認為起兵的時機已經成熟。便於天寶十四載冬,以“將兵入朝討楊國忠”相號召,發兵15萬,在范陽舉起了反叛大旗。因他的密友史思明與其協同叛亂,故史稱“安史之亂”。次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國號大燕。隨後出兵進逼潼關,威脅長安。

安祿山叛軍雖在軍事上取得較大勝利,但由於所過州縣燒殺搶掠,激起了北方廣大人民的憤恨和反抗。安祿山坐鎮洛陽,恣行暴虐,導致眾叛親離。至德二載(757年)正月,安祿山之子安慶緒在漢人嚴莊等的密謀下,殺父自立。

安祿山給唐朝百姓帶來了巨大災難,最後被兒子所殺,也算是一種因果報應了。


倪說歷史

1.童年不幸。從小就失去了父親,跟著母親在突厥族裡生活,隨後母親嫁與將軍安波至的哥哥安延偃為妻,他以與哥哥及後父一起生活為恥。開元初年,與人一起逃離突厥,但不幸被抓回來。

2.秉性機靈聰慧。長大成人後,能通曉六國語言,曾做過為買賣人協議物價的牙郎。開元二十年,偷羊被幽州節度張守珪抓住即將亂棍打死,他機智反問:“大夫難道不想消滅兩個蕃族啊?為什麼要打死我!”順利脫險。張守珪命他與同鄉史思明一起抓活俘虜,效果顯著,後被提拔為偏將,並被張守珪收為義子,很受器重。

3.善於籠絡人心。他一路節節高升,賄賂了不少官員,最後更是讓楊貴妃其為義子,令唐玄宗對他寵愛有加,十分信任,官職不斷高升。幾位唐玄宗及其信賴的朝臣都一齊說安祿山的好話,令唐玄宗對他的好感更加堅定不移。

4.有軍事才能和野心。逐步發展自己的勢力,將范陽,平盧,河東三鎮勢力收歸己用,暗地裡儲藏兵器,糧食戰馬等做堅守范陽的部署,密謀叛亂,天寶十四載十一月,詐稱奉唐玄宗旨意討伐逆臣楊國忠,從范陽起兵造反。

5.為人殘暴。曾多次誘騙奚人,契丹人,動輒殺數千人,還搜刮百姓,弄得百姓無以為生。稱帝后,對下屬動輒使用刑罰,引起許多人的不滿,這也是導致他最後被自己身邊的親信殺害的原因。最後死於嚴莊,安慶緒,李豬兒(此人十幾歲就跟隨安祿山,一直忠心耿耿,卻遭到安祿山一次次的傷害,最終爆發,參與殺死安祿山)的密謀。

安祿山像:

楊貴妃收安祿山為義子:


安祿山征戰:

安史之亂藩鎮割據形式:


火星人戀上雪

作為盛唐的終結者、“安史之亂”的發起者,安祿山可謂歷史的罪人。但認真說,此人十分雞賊,也確實是有幾分本事的。

安祿山本姓康,名軋犖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個突厥族巫婆。

據傳說,其母多年不育,便去扎犖山(突厥尊扎犖山為戰鬥之神)祈禱,後於長安三年(703)正月初一感應生子,故名扎犖山。

由於父親死得早,安祿山從小與母親隨突厥部族生活。開元初年,其與部落貴族之子安思順等約為兄弟,從此冒姓安氏,名祿山。

此後,安祿山投入軍伍,因作戰勇敢而逐步提升為偏將並相繼出任平盧兵馬使、營州都督、平盧軍使等。

天寶元年,安祿山被任命為為代理御史中丞、平盧節度使。次年,安祿山初次入朝,唐玄宗倍加寵待,“謁見無時”。

天寶六年,安祿山再次入朝,唐玄宗命楊銛、楊錡、楊貴妃與安祿山以兄弟相稱,而安祿山見貴妃寵冠六宮,遂拜在其裙下為養子。

據記載,安祿山身材極肥胖,體重三百三十餘斤。怎麼形容呢?據說其肚子可以下陷到膝蓋以下,走路時要用兩個肩膀向上提起自己的身子,才能動腳。

然而,這個胡兒大胖子跳起胡旋舞來卻旋轉自如,“其疾如風”。試想,楊貴妃也是擅長舞蹈的,兩人共舞甚至相互切磋也很難說呢!

倒是在電影《妖貓傳》裡,說在極樂之宴上,唐玄宗親自為安祿山擊鼓,安祿山捧著大肚子疾舞,雖有那麼點意思,但偏離事實挺遠(唐玄宗哪裡這麼年輕,還會擊鼓!?)

安祿山這個人表面上憨厚老實,其實內心十分雞賊。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善於扮忠扮傻,讓人對其放鬆警惕的同時,還覺得其童萌萬分。

但事實上,安祿山智商很高,而且善揣人意,扮傻只是其生存之道而已。

大體而言,安祿山一方面是心狠手辣,只要是對手,他都會想方設法置對方於死地;而但凡對他有用的人,他都會千方百計討好行賄,就像對待楊貴妃一般。

在百般經營下,安祿山在天寶年間很快爬上了三鎮節度使的位置,手裡掌握了十八萬大軍(超過唐朝軍隊的三分之一)。

最終,在天寶十四年(755年),安祿山也不再扮傻了,其起兵造反,史稱“安史之亂”。由此,唐王朝開始由盛轉衰。

至於造反的安祿山,最終也被其子安慶緒派人所殺。下手不是別人,正乃安祿山最寵幸的宦官李豬兒。

後者在替安祿山穿衣時,以刀刺其腹而死。據說,安祿山死後,腸子流了一地,而且很長時間都沒有得到掩埋。

亂世之子,罪當如此乎?


坑爹史冊

終結大唐盛世的堀墓人,導致大唐八年內亂,國力急劇轉衰的千古罪人。安祿山,是唐玄宗李隆基寵信的北方戰區統帥,安想當皇上,找個藉口造反起兵,一路上勢如破竹,很快攻佔了大唐首都長安城。唐玄宗被迫撤往四川避難,由於兵諫在途中賜死楊貴妃,被迫退位為太上皇,兒子即位領導平叛。安祿山戰死後,其部下史思明仍頑抗,最終內亂八年後方平,但大唐已進入衰敗下降通道。



腳踏一枝梅

安祿山是個粟特人。

其父為中亞的粟特人,母為突厥人,故稱雜胡。史載其名為「軋葷山」,即粟特語音譯,意思是光明。這是拜火教文化的特徵之一。

安祿山時代正逢波斯第二帝國被阿拉伯大食帝國擠壓,即將亡國。其祖地索格底亞納(中文稱為“河中”,今烏茲別克)正遭遇有史以來最大風險,因為大食帝國是強制傳教的,粟特人的文明面臨滅亡。

其時,河北地區廣泛盛行「城傍僱傭兵」制度,大量草原民族傍城而居,充當唐朝的僱傭兵。安祿山為了給粟特人建立一個新的國家,鋌而走險發動了叛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