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些有趣的習俗

清人《一歲貨聲》“五月”有一條寫道: 供佛的哎桑椹來———大櫻桃來,好蒲子,好艾子,江米兒的、小棗兒的、涼涼兒的———大粽子來———哎……神符。


傳統文化: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些有趣的習俗

這裡說的桑椹、櫻桃,是端午供奉神佛的新鮮水果,蒲子、艾子是端午驅邪避蟲的草藥,再如江米兒,小棗兒,涼涼的,說的就是過去老北京人吃的小棗江米兒餡的粽子,因為北京人不吃熱的粽子,所以又叫涼涼兒的。商人幾句吆喝就把古人過端午的場景描繪出來。
傳統文化: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些有趣的習俗

除了粽子,北京還有一樣端午節的應節食品,那就是“五毒餅”。 餅而名“五毒”,指的是:蠍子、蛇、蛤蟆、蜈蚣、蠍虎子等五樣醜惡的東西,不要說吃它了,就是聽著都可怕。但老北京人都知道,所謂的五毒餅不過是玫瑰餅。用新豔的玫瑰花瓣搗成嬌紅的玫瑰醬,加蜂蜜和好白糖等熬稀,加松仁等果料,調成餡子,做成雪白的翻毛酥皮餅,上面蓋上鮮紅“五毒”形象的印子,古人覺得把五毒吃下去,可以預防五毒侵害。

除了粽子、五毒餅,古人還要在端午這日喝雄黃酒辟邪,小兒不能喝酒,大兒則把酒水抹在小兒的額頭及手足心等處,剩下的酒則趴在房屋牆壁走廊等角落,用來驅逐毒蟲。
傳統文化: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些有趣的習俗

上面說的是吃的方面,接下來說說習俗禮節上面。如《清嘉錄》記載,五月朔日,百姓家的客廳皆掛起天師符,鎮壓家中邪祟,一月後取下天師符焚燒,算是把邪惡送走。除了掛天師符,也有掛鐘馗像,鎮壓家中小鬼。也有小戶人家,喜歡掛上五色桃印彩符,符上畫著姜太公,財神爺,聚寶盆之類。這些符印大多來至寺廟、道觀,所以百姓還得到寺廟道觀捻香叩謝,給予道士賞錢,謂之‘符金’,同時道觀還會贈送一些五毒符,這時可以配著用艾草、蒲子等貼在門楣,書房、床榻以闢蟲。
傳統文化: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些有趣的習俗

傳統文化: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些有趣的習俗​​

古代的衛生環境非常落後,一到夏天,蚊蟲蒼蠅特多,常得皮膚病,所以端午這日,男女老少皆會煮蘭草湯沐浴,清除身體汙垢。沐浴完畢,在家裡正堂擺上花供,瓶內插上蜀葵、石榴、蒲蓬等花草以應景。端午歷來是大節,百姓們在家置辦酒席慶祝端陽節。酒樓也會賣雄黃、芷術、酒糙之類,大家爭相購買飲酒奏樂。

商家在端午時,也會出售一些應景的商品,如健人、雄黃荷包、長壽線、避瘟丹、五毒肚兜等物,讓男女佩戴。

健人是指艾葉剪成艾人,又傳說猛虎是百獸之王可以驅除各種毒蟲,所以古人常常剪成‘艾人騎虎’的樣式,有用艾葉剪的,也有帛布,或打成金銀首飾,讓女性戴在頭上。

艾虎:
傳統文化: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些有趣的習俗

艾人騎虎的掛件:
傳統文化: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些有趣的習俗​​

另外也製作雄黃荷包,樣式小巧,類似小荷包,包內裝著雄黃粉,男女都可佩戴。
傳統文化: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些有趣的習俗

也有給小兒戴的長壽線,用五色彩線編製成索鏈,戴在手臂上,按男左女右佩戴。也有做成項鍊,戴在脖子上面。
傳統文化: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些有趣的習俗

避瘟丹可以佩戴在身上,也可在室內焚燒,因為配著蒼朮、白芷、大黃、芸香之類藥材,也可以驅除毒蟲。還有製作小兒穿的五毒肚兜,一般配著猛虎,青蛙等可以吃蟲驅毒動物。

傳統文化: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些有趣的習俗​古人常把端午當成毒日,過了端午代表夏天已近,蚊蟲,毒蛇,瘟疫等多了起來,上面所作習俗,皆是驅邪避蟲,防止疾病滋生。只是不知怎麼到了現在變成喜慶節日了。

端午在明代之後,有些地方也稱“女兒節”,沈榜《宛署雜記》記載:“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類似長壽線),戴艾葉(頭戴艾葉)、五毒靈符(畫著五毒的符文),竭盡所能打扮小女兒。出嫁女兒也會在這日歸寧,與父母親人團聚。”這種禮節在福建閩南等地還在流行,通常看望父母時,不能空手而去,買些禮品孝敬父母,或者包個大紅包,俗稱:‘送節’,以此表達自己的孝心。

《紅樓夢》其實也有端午節女兒歸寧的習俗,如元春,按禮不能出宮,所以她就派人給家中親人贈送端午節禮。又如王熙鳳端午節也沒有歸寧,所以她和薛姨媽就把王夫人這裡當做孃家,在她這裡聚了一天,這些都是隱藏的禮儀文化。

鬥草:
傳統文化: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些有趣的習俗

同時,明清士女還有端午外出踏青習俗,《帝京景物略》記載:“踏青端午日,士人相約攜酒果遊賞天壇松林、高梁橋柳林、德勝門內水關、安定門外滿井,名踏青。婦女如之,比之南京雨花臺更盛。”可見,當時這種風俗也是風靡一時。


除了上面說的外,女兒們也可圍著鬥百草玩、男人們也可相約觀看龍舟比賽、情人之間互贈絲織物。這時的端午,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預防瘟疫驅蟲辟邪,而是成為一個全民外出踏青,遊山玩水,吃粽子看龍舟的喜慶節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