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再创新高背后:央行一直在“收水”你意识到了吗?

今天早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盘升值到6.2764,这是2015年8月14以来近2年8个月的新高。而事实上,自从2017年开始,央行就一直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而不断的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流动性。而近期余额宝之类的货币基金收益率也一直稳定在4%以上,而且从春节过后至今一直如此,持续时间之长是少见的。

人民币汇率再创新高背后:央行一直在“收水”你意识到了吗?

而在过去的很多年中,很多企业和个人都已经习惯了“央妈放水“。所以一到年关季末,银行就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为央行“喊渴”。也正因为如此,在2014--2016年,人民币面临了非常大的贬值压力。

而很多投资者也习惯了:央行总是会宽松的,借钱没事。银行有钱。企业也习惯了:借钱总可以盈利,资金成本太低了。借的越多越好。

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巨头集团的“高资产高负债”。看到了身边个人房贷,消费贷,信用卡贷能借的都借了。

人民币汇率再创新高背后:央行一直在“收水”你意识到了吗?

借钱不是草船借箭,都要还!

而从2017年开始,在当时人民币汇率面临“破7”的压力之下,央行就开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不断的回笼流动性,而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也开始发力,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规模迅速以万亿级别的速度膨胀。而2017年大家回头看才发现,人民币兑美元不知不觉的升值了近5.8%,而诸多如万达,海航之类的巨头企业都在收缩债务降杠杆。而在2017年,很多个人却加了很多的杠杆,房贷,卡贷,消费贷,花呗借呗之类的规模在一路扩张。

而伴随着市场利率的高企,银行间贷款利率也水涨船高,即便是房贷这样的优质贷款也需要最少上浮5%-20%。信用卡贷消费贷则通过分期等各种手段,开始抬高利率。

人民币汇率再创新高背后:央行一直在“收水”你意识到了吗?

王健林:现在知道万达为啥去年大甩卖了吗?

因此,事实上从2017年开始的市场利率抬高已经开始显现效应,万达之类的大企业开始降杠杆,而很多个人因为2017年加了很多杠杆后已经开始影响消费市场,淘宝京东一类的电商用价格优势冲击了实体店,而更多的实体店需求则因为高成本而开始转移到了线上。

这就是过去两年来人民币一路升值背后央妈“收水”对整个实体经济的影响。而央行的关键就是稳定人民币汇率,这是核心要务,其他的都是满足这个核心下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