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创11个月新低背后:央行在“收水”你信了吗?

今天,上证指数创出了11个月新低,昨天,作者就写过《4个月100只!“退潮”之下“裸泳者”刚刚开始》一文,说的核心就是在资金面收紧的环境下,资本市场受到的冲击是第一位的。

当时网友评论就争论激烈,而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央行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在不停的回笼流动性,就在今天A股大跌之际,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报收在6.2771的今年次低点。

A股创11个月新低背后:央行在“收水”你信了吗?

A股最关键的问题是流动性

央行从2017年以来所有任务的中心就是稳定人民币汇率,而目前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6个月仍然高达4.35%。有人说央行一直在放水,那是因为过去十年以来央行不断的放水让大家都习惯了,已经不相信央行会“收水”。而经历了十多年货币宽松时期的环境,不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都已经习惯了。所以,当货币基金收益于资金利率抬高而产生相对的高收益率,从而带来规模的一路高歌猛进,资本市场没有准备好,股市没有准备好,甚至基金公司本身反应也是滞后的。

而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内我们看到的银行对支付宝的限制也好,货币基金的限制也好,都没有阻挡货币基金规模的迅速扩张,因为,在央行“收水”的环境下,所有的资产价格都会重估,只是时间问题,而这时候唯一的避风港,就是货币市场。

而正是因为资金市场整体“降水位”了,所以,小到个人躲债躲国外去了,大到海航这样债多了也开始愁的,再到前些年那些几百个“半死不活”的“迷你基金”,都开始玩不转了。

前两天还有一条消息:万科近日发布消息说,公司自持租赁房项目——万科翡翠书院将启动预租,项目房屋的租金明显高于周边及同类普通房屋。  

“只长租,不出售,90平米精装修小三居,租金一次付清10年180万起,北京西二旗西北方向8公里……”。  目前该项目的户型主要分为两类:占70%的一类是月租金1.5万至1.8万90平方米三居室,另一类是月租金3万至4万的180平方米以上复式四居室。

这在网络上被誉为:想钱想疯了,一年18万的房租数额,放在哪个一线城市,都是可以妥妥的还贷款的数量。那么万科为何要定这样的价格呢?

万科方面表示,该项目的租金跟当年地价挂钩,而当年两宗地的拿地成本高达109亿元,再加上建筑成本、装修成本以及后续的运营维护成本,最终使得该项目的租金明显高于市场上普通产品。

这理由看起来没毛病,我成本高,所以我愿意定高价格,至于有没有人租,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A股创11个月新低背后:央行在“收水”你信了吗?

一年18万房租背后的原因很简单:缺钱

可是万科为何要推出这样的租房品种呢?直接把楼盘卖了不更好吗?

网上目前北京西二旗附近的二手房房源在4万--8万左右一平米。万科精装修的房源新房上市怎么也要7万左右,按照万科自己说的房型90平米和180平米,每套房的售价在560万--1200万左右。

相关数据显示,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北京2018年一季度二手房签约29044套,一手房销售2284套,每个月才760多套。这样的去化速度,显然是很多急需资金周转的房地产公司所不能满意的。

而我们再看一下万科的财务状况:2017年年报:万科账面持有现金+应收账款共1758亿,流动负债合计8474亿。 2016年底持有现金+应收账款891亿,流动负债合计5800亿。万科整体的现金流其实是在收紧的,而整个2017年万科的流动负债增加超过46%,是近来来短期债务增速最快的一年,这说明万科的财务杠杆在迅速扩张。

而刚才上文也提到,北京一手房目前整体的去化速度才每个月760多套,这样对于万科这样的大型房产商而言肯定是不能满意的。5800亿的流动负债,就算只按照4%的市场利率来计算,一年利息也高达240亿。因此,如何迅速通过各种手段回笼资金才是后市的关键,而房地产板块特别是万科近期的回调也正说明了这样的担忧,而自持房屋租赁,也是回笼资金的一种非常好的手段。万科的转变,核心就是一个:资金太贵了,利息越来越高,万科也开始紧张了,要赶紧回笼点钱在手里!

A股创11个月新低背后:央行在“收水”你信了吗?

王健林:现在你们知道我是对的了吧?

回想一年前王健林的“千亿大甩卖”,到海航的“千亿债务重组”再到现在的万科“天价出租房”以及今年100家清盘的“迷你基金”,在“降水位”压力下的A股,自然也无法幸免,因此,2018年,央行真的在“收水”了,市场已经发生改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