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收水”已经开始显现,别再“财富幻觉”

近日有市场传闻称,平安银行暂停了在上海地区的房贷业务。4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从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官方获悉,“暂停”系误传,房贷业务仍在正常办理。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同时从两名平安银行房贷经理处了解到,该行目前执行首套房上浮基准15%到20%,二套房上浮基准25%-30%。如此房贷利率水平在上海地区确实难言有竞争力。

央行“收水”已经开始显现,别再“财富幻觉”

作者从平安银行的朋友处得到的消息和上述消息基本一致,虽然银行市场利率已经逐步深入,而从去年开始的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在央行持续回笼货币,市场资金利率维持在4%以上,货币基金规模持续膨胀的过程中,银行的贷款利率确实已经开始收拢。

过去的十多年时间内,我们已经习惯了加杠杆,习惯了“越借钱的人越有钱”加杠杆似乎已经成了财富增值的标配。而事实上,作者身边也确实很多人加了杠杆,从房贷到信用卡到花呗借呗。适度的借贷杠杆确实可以优化自己的财务结构。

央行“收水”已经开始显现,别再“财富幻觉”

过去很多年,加杠杆已经成了个人和企业的常态

但是,在过去的几年中,伴随着加杠杆的常态化,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只要借到钱,就是赚到。作者虽然也在银行信用卡系统工作过,见过了很多客户的用卡习惯,但是本人没有信用卡,只用了部分花呗用于日常消费。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借贷真的会变成一种习惯。

当你加杠杆变成一种习惯的时候,你的消费离不开借贷,房贷离不开,投资也离不开,而现在,几乎无处不杠杆,从银行消费贷,信用卡,到花呗借呗,各种互金公司,P2P,每天短信的轰炸就不计其数。杠杆的诱惑无处不在。

央行“收水”已经开始显现,别再“财富幻觉”

从信用卡到花呗白条,加杠杆越来越方便

而过去的十多年间,由于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大水漫灌”。作者曾经也写过相关的文章,每次都会引发很多人的质疑,因为在很多人的思维中,物价永远是高企的,市场上的货币永远是超发的。

而事实上,从2017年开始,央行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不断的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在“慢慢的收水”,银行间市场公开利率长时间维持在4%以上,银行的贷款利率也同时上浮,事实上,去杠杆已经早就慢慢的开始了。

因为很多年前别国的经验告诉我们:汇率是稳定经济的关键的关键。央行的行动告诉我们:市场已经改变,别再“财富幻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