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句半最早源自十七字詩,這類詩讀來妙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

歷史的邊緣,遺忘的民間,關注聊史補丁

三句半最早源自十七字詩,這類詩讀來妙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

三句半

什麼是“三句半”?先由3個人每人說一句話,再由第4個人接半句,這樣的形式就叫“三句半”。這種文藝形式的特點是詼諧幽默、短小精悍。而惡搞古詩詞的三句半,想必諸君都聽過不少,比如膾炙人口的《憫農》改編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有毒!”又如《登鸛雀樓》改編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有霧!”等等,最末尾的兩個字往往是核心,極為風趣幽默。讀起來因為前後意境反差極大,形成意料不到的效果,往往引人捧腹大笑。

而這種形式其實很早就有了,是由古代的“十七字詩”改變而來的。十七字詩,又叫做“無賴體”,俗稱“瘸腿詩”、“吊腳詩”等。“十七字詩”屬於誹諧詩體,全詩共四句,前三句均為五字,末句為兩字,共十七字。“十七字詩”也因此而來。

下面舉幾個古時候的十七字詩為例來看看其奧妙。

三句半最早源自十七字詩,這類詩讀來妙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

祈雨

相傳在明武宗正德年間,有一個農民極為擅長十七字詩。有一天,因為天氣大旱,多日無雨。當地太守多次求雨,均未有任何成效,依然不見一滴雨的到來。那農民便做了一首十七字詩:太守出祈雨,萬民皆喜悅。昨夜推窗看:見月!

有好事者向官府報告了這件事情。於是,太守立刻派人把這個農民抓進了衙門。太守見了農民,厲聲呵斥道:大膽刁民,竟敢取笑太守。你是很擅長做十七字詩嗎?那好,你就以“西坡”為題,給我作一首十七字詩,能做出好詩來,皮肉之苦就可以免了。(原來,此太守附庸風雅,自號“西坡”)。農民想了想,馬上作出了一首十七字詩:古人號東坡,今人號西坡。若將兩人較:差多!

三句半最早源自十七字詩,這類詩讀來妙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

挨板子

太守聽後大怒,還敢戲弄本官,膽大包天。令人責罰這個農民十八大板。偏偏這農民是個倔驢,他強忍住疼痛,又繼續吟道:做詩十七字,被責一十八。若上萬言書:打殺!

太守一聽,更是怒不可遏,膽敢拿上書皇帝來要挾我,嚴懲。於是,將這個農民以誹謗之罪名發配湖北鄖陽(當今十堰一帶)。等到上路的那一天,唯有他失明的舅舅前來送行。兩人相扶而泣。大哭一場之後,該農民詩興又大發:發配赴鄖陽,見舅如見娘。兩人齊下淚:三行。

另外有一個著名的十七字詩,也很有意思。據記載,元末張士誠掌權之際,重用他的弟弟張士信。張士信其人厚顏無恥,荒淫無道。平時,總是和諂媚奸詐之徒黃敬夫、蔡彥夫、葉德新三人共議大事。經常欺上瞞下,狼狽為奸。於是,當時有人做了一首十七字詩贈給他:

丞相做事業,專用黃蔡葉。一朝西風起:乾癟。

後來黃、蔡、葉均在南京被處死,屍體吊在城門的木杆上長達一個月之久,真正成了“黃菜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