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耐人尋味的古代小故事,妙趣橫生,值得一看

5个耐人寻味的古代小故事,妙趣横生,值得一看

陶宗儀持之以恆

宋元時陶宗儀從小刻苦讀書。沒有紙,想起什麼,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就摘取樹葉記錄下來,存在瓦罐裡,埋在樹下。十年後竟積攢下十幾罐樹葉,打開瓦罐,取出樹葉,進行整理、修改,最後寫成長達30卷的《輟耕錄》。成為後人研究宋元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

積沙成塔,集腋成裘,凡成大事者都是從小事一步步走出來的,沒有量變的積累怎麼會有質變呢?福報也是一點一滴的好事積累起來的。

5个耐人寻味的古代小故事,妙趣横生,值得一看

公明儀對牛彈琴

戰國時音樂家公明儀,彈奏的曲子優美動聽。有天,看到一頭黃牛,心想:“音樂乃天地之神韻,能通宇宙之靈,何不為牛彈奏一曲呢?”便彈起來了。可黃牛仍舊頭也不抬地吃草。有人見了安慰他說:“不是你彈的曲子不好聽,而是你彈的曲子不入牛的耳朵啊!”於是公明儀用琴模仿蚊牛虻和小牛的“哞哞”聲。黃牛立刻搖頭尾巴,豎起耳朵聽。

有句話叫做,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不對症下藥治不好病,南轅北轍到達不了彼岸。生活中,要知道哪些是“牛”,就不要再為他彈琴了,該轉變就轉變,該放下就放下。

5个耐人寻味的古代小故事,妙趣横生,值得一看

子欲養而親不待

孔子在前往齊國的路上,見到一人叫丘吾子,痛哭地說:“此生最大的過失,可到了晚年才覺悟,已追悔莫及了。年輕時好學,尋師訪友,周遊各國回來後,父母卻已經死了!”仰天悲嘆道:“樹木想要靜下來,可是風卻刮個不停;兒子想要奉養父母,父母卻不在了。過去了永遠不會再回來的,是年齡啊;再也不能見到的,是父母啊!”便投水自盡了。

從牙牙學語到成家立業,每一步都牽動著父母的心,這其中的感觸在我們做了父母后就更深了。總是感覺來日方長,可是當自己真的閒下來的時候他們或許就已經不在了。那種心中的傷痛和虧欠永遠也彌補不回來。

5个耐人寻味的古代小故事,妙趣横生,值得一看

三人成虎

魏國大夫龐恭,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說:“如一個人說街市上出現了老虎,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不相信。”

龐恭說:“如果兩個人說,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將信將疑。”

龐恭又說:“倘若三個人說,大王相信嗎?”

魏王道:“我相信了。”

龐恭就說:“街市上明顯不會有老虎,可經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老虎了。趙國離魏國很遠,議論我的不止三人,我走後若有人說我壞話,希望大王明察。”

魏王道:“一切我自有分寸。”

後來太子結束了人質的生活,但魏王果真聽信了小人讒言,沒有再召見龐恭。

看人要看根本,耳邊風經常會有,這時就要明辨是非了。在當下這個社會,時不時就會有離奇的謠言傳播,鬧出了不少笑話,搶著買的鹽可以吃到天荒地老,相信世界末日也有人一了百了。不要做羊群裡邊的那隻羊,那樣和提線木偶有什麼區別呢?

5个耐人寻味的古代小故事,妙趣横生,值得一看

以人為鏡

魏徵是唐太宗身邊的“明鏡”。魏徵曾多次在朝堂之上當面問責唐太宗,即使當時氣急敗壞,日後也是對他敬重有加。後來魏徵死了,唐太宗惋惜地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而今魏徵不在了,朕就少了一面鏡子。”

除了父母親人,這世間能夠與自己暢所欲言的能有幾人呢?聽到最多的話要麼是出於禮貌的相敬如賓,要麼就是有所企圖的阿諛奉承。要是真的有幸得一知己或好友,一定要倍加珍惜,因為他就是你的一個剪影。通過他你能看到真實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