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期待的“負”作用

前幾天,我在觀察呼吸,放鬆一下時,感受到睏意襲來,不停的點頭,犯瞌睡,後來我索性就想,坐著睡不舒服,不如直接趴在桌子上休息,結果一趴下卻睡意全無了,這是為何呢?

坐著瞌睡,是因為坐在座位上,通過觀察呼吸,身體,心理,大腦都慢慢放鬆下來,所以疲倦感湧現,開始打瞌睡。但是趴在桌子上,是心理期待睡覺而產生的行為,這時的大腦會緊張,興奮,自然就無法實現睡意。

就像一個學生,在平時放鬆的狀態下可以解答諸多難題,一旦到了考場,就喪失了許多靈感和智慧。這是因為多數孩子在考場上,過分在乎考試結果和他人評價,心理產生了束縛感,才導致發揮失常。

完美期待的“負”作用

之前,一位外地的朋友帶著孩子來求助,說孩子語文學的特別好,就是數學不理想,尤其是應用題,就像沒有數學思維一樣,上次考試我抱著120分的期待,結果她就只有72分的成績。可是通過仔細觀察和溝通,我發現孩子很聰明,數學思維一點都不差,問題關鍵是誰在和她一起學習?

完美期待的“負”作用

前兩次輔導時,在積極情緒的帶動下,孩子可以在半個小時內完成15道題,且準確率高。但是第二天我們一起做題時,孩子就像靈感消失一樣,做題途中經常停頓,而且邏輯不清晰。我正在納悶時,猛然回頭看到,孩子的媽媽在後面站著,進行著輔導過程的錄製。後來我觀察幾次,發現只要媽媽在孩子旁邊,孩子就一副懵的樣子,邏輯不清晰,幾乎就是在碰數,而且做題特別急,還特別快,結果漏洞百出。

輔導過程中,我專注於孩子,沒有感受到媽媽的影響。但是孩子很在乎媽媽的評價,媽媽一出現,就感受到緊張與壓力,直接導致邏輯的混亂和靈感的缺失。媽媽在毫無察覺的情形下用的期待和要求消耗著孩子,成為了孩子心理的枷鎖,限制了孩子的思考。

完美期待的“負”作用

家長的過度完美期待,會直接引發孩子的消極情緒,致使思維滯緩。由此可見,給予孩子充足空間,接納他的不足,推動他自主探索才是積極的教育態度。

完美期待的“負”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