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大野耐一的7种浪费

大野耐一的7种浪费和新的浪费

大野耐一的7种浪费原先是针对制造业提出的。然而,它们在很多的服务行业也适用。关于大野耐一的7种浪费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那么好的方面。好的方面是:它们形成一个应用广泛的组合;不那么好的是:由于它们“给知识进行了编码”,因而大野耐一不愿意使用它们。最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归纳适用的浪费组合。

记住7种浪费的一个简单方法是提问“谁是TIM WOOD?”答案是:运输(transport),库存(inventory),动作(motion),等待(waiting),过量生产(overproduction),过度加工(over-processing),以下不合格品(defects)。这个主意是位于英国普利茅斯的酷博标准(Cooper Standard)公司的精益办公室提出的,提出人不详。另外一个类似的提法出自优尼派特(Unipart),提出人不详,叫作WORMPIT(waiting、overproduction、rework、motion、processing、inventory、transport的首字母)。

所有这些浪费,首先是要尽力避免,其次是消减。

1.1 过量生产的浪费

大野耐一认为过量生产是所有浪费中最恶劣的,因为它是很多问题的根源,并进而产生其他的浪费。过量生产就是制造得过多、过早,或者为“以备不时之需”而生产。目标应该是仅生产需要的数量的产品,不多也不少,准时提供,质量完美。过量生产组织产品或者服务平顺地流动。“鼓包”(即错误地突击性地制造产品或者工作)是质量与生产率的阻力。与此相对,规范化则鼓励“无意外”的氛围,虽然可能不那么让人兴奋,却大大降低管理的复杂程度。因为时间的连锁效应,“太多、太早”往往适得其反,结果是“太少、太晚”。

或许,代替“过量生产”的更好措辞是“过度活动”:批量太大,制造太早,仅仅应对不时之需。

过量生产直接导致过长的提前时间。例如,大批量加工或者传递文件,而不是一次一件。结果是,不合格品不能及早发现,产品变质恶化,人为的工作速度压力。过量生产也影响动作浪费:制造和移动的不是立即需要的产品。

然而,过量生产却经常是自然状态。即使没有受到鼓励,人们也经常这样做来“确保安全”。有时以产出为导向的奖励系统也对过量生产起促进作用。相对地,拉动系统有助于预防非计划的过量生产,此时工件仅在需要的时候才向前移动。汉堡王在生产Wopper的时候就是用的拉动系统。标准在制品(constant work in process,CONWIP)是另一种形式。办公室文书在具有统一工作流的时候操作效率最高。“卖一天,做一天!”的格言既适用于工厂,也适用于办公室。

过量生产应该和特定的时间框架相关联:首先按周减少过量生产(或者提前交付),然后按天,按小时。

有人喜欢将过量生产与过量采购区别开来:买得太多,太早。为以防万一而购买。为什么不把那些今天还用不到的在制品或库存贴上不管是“过量生产”还是“过量采购”的标签呢?

1.2 等待的浪费

等待的浪费或许是第二重要的浪费。它和流动直接相关。在精益中,与一直保持工人忙碌相比,我们更关心服务或者顾客的流动。

在丰田的早期,等待机器被认为“有违人性”(人们可以有更好的事情可做,而不是让他们等待机器)。这在服务业也同样有用,因为很多服务公司冒犯它们的顾客,让顾客等待。实际上这等于说,你的时间比我们的时间便宜多了。

在工厂中,任何时间看到一个物品不在移动(或者不在进行增值活动)就是浪费的象征。等待是顺畅流动敌人。尽管将等待降低到零非常困难,但这个目标依然不变。不管是一个备件的等待,还是银行里的顾客的等待,应该马上意识到它们都是非理想状态,要对如何改进这种状态进行提问。等待也直接和提前时间相关,而提前时间是竞争力和顾客满意度的来源。

1.3 不必要动作的浪费

按重要度来说,下一个或许就是动作浪费了。不必要的动作指人和布局两个方面。人的维度和影响质量及生产率的人因工程有关,因每个工作站位糟糕的布局而导致的时间浪费则更可观。例如,QWERTY键盘就不是最优的。如果操作人员需要伸手、弯腰、抓取或者移动才能看得更清楚,以及任何方式的不适动作都是不必要的,直接的受害者是操作人员,而最终影响的是质量和顾客。

建立工作场所人因工程的意识不仅是出于道德上的原因,从经济上考虑也是必要的。以质量著称的丰田,因重视“工作场所的质量”而声名远扬。丰田鼓励所有的员工留心工作条件,以免产生动作浪费。当然,如今,动作浪费也是健康和安全问题。

布局维度涉及糟糕的工作场所安排,以及由此导致的微观上的移动浪费。这些浪费经常每天要重复很多次—有时甚至没人留意到。在这个方面5S可看作解决浪费的方法。

1.4 运输的浪费

顾客不会为货物反复运输而付费,除非它们购买的服务就是移动。因此,任何的物料移动都是浪费。此浪费不可能完全消除,不过也需要长期地持续减少它们。物料移动及搬运操作的次数和损毁的可能性成正比。重复操作影响生产率和质量,是浪费。

运输和沟通紧密相关。距离长的时候,沟通不便,质量可能就成为受害者。质量反过来也会对运输距离提出要求,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是如此。为了提高制造或者服务的质量,相关人员和团队需要尽可能紧密地在一起工作,这个意识已经越来越强。例如,设计人员办公室应该有意地和生产区域靠在一起。

运输浪费比较容易识别,因而可以采取措施来减少。措施包括监控在办公室穿行的文件流经的距离,或者是顾客乘坐飞机需要在机场行走的路程。步骤的数量,特别是非增值步骤的数量,应得到监控。

1.5 过度加工的浪费(或者不适当加工)

过度加工指“杀鸡用牛刀”的浪费。想想大型计算机而不是分布式个人计算机,或者是集中复印机而不是分散的小型复印机。此外,想想需要乘客往返于地区性机场的大型飞机。想到大型机器而不是多个小型机器不利于操作人员形成“拥有感”,导致产生尽可能提高机器开动率的压力,而不是仅在需要的时候开动,也导致对通用灵活机器的启用。也会导致糟糕的布局,我们在本章前面讲的内容中已经看到这个现象,进而导致额外的运输和沟通不畅。因此,理解情况是使用最小的机器,只要可以生产质量合格的产品就行,哪里需要就安装哪里。

有多少公司跌入购买大型机器的陷阱,随后被会计人员要求保持连续运转?

不合适的加工也指不能加工合格产品的机器和工艺。不合格的工艺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生产不合格品。一般地说,合格的工艺需要正确的加工方法和培训,以及所需的标准,并清楚地为员工所理解。

注意眼光长远非常重要。购买大型机器会在此后多年危及流动的可能性。考虑一下“小就是美”。小型机器可以避免瓶颈,改善流动的距离,或许更为简单,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分开维护(而不是影响整个工厂),而且还可以改善现金流,跟上技术的发展(每年买一个小的机器,而不是每隔5年买一个大的机器)。

1.6 不必要库存的浪费

尽管零库存是无法现实的目标,但库存仍是质量和生产率的大敌。这是因为库存会导致前提时间增加、妨碍迅速识别问题、需要更大的空间因而让沟通变得困难。额外库存的真正成本远超过库存本身的货值。推动系统总是会导致这类浪费。

注意库存的3种类型: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任何一类的存在都是浪费,而它们产生的根本原因和降低它们的先后次序没有关系。企业时常需要保留一定的成品来满足顾客需求的变动,而过量的库存则为浪费,也存在过时废弃的风险。原材料库存可能临时也需要,以应对供应商的问题,比如质量和可靠性。在制品或者配送库存需要尽可能快地在供应链中移动。

1.7 不合格品的浪费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大野耐一定义的浪费中的不合格品。不合格品占用资金,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在质量成本中,故障或者不合格品的分类包括内部故障(报废、返工和误工)和外部故障(保修、修理、现场服务,以及可能失去的顾客)。请牢记,不合格品没被发现的时间越长,最终造成的损失就越大。因此一片不合格芯片如果在制造的时候被发现,可能花费几个美元就可以更换,而如果在到达顾客手里的时候才被发现就要花费数百美元,对商誉的的损失则更大。因此,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主题是“预防而非检查”“源头质量”和“质量链”(意为百万分之几的不合格率水平只有在市场、设计、供应、制造、分销、运送和现场服务等各环节协同努力下才可实现)。丰田的理念是,不合格品的出现应被看作挑战和改善的机会,而不是管理不善的代名词。

在服务行业,越来越意识到老顾客的价值,“零缺陷”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诉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