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案焦慮期?投資P2P這樣配置資金比例就對了

備案延期,對於網貸行業來說可能是好事,畢竟為平臺躋身合規行列,拿到備案名額爭取時間;對於投資人來講可能就比較煎熬了,因為不備案就意味著高風險,既是選了P2P投資理財的就是想要博得高收益,當然前提是儘可能降低風險,都知道風險與收益並存,在網貸行業裡,有背書信譽度高的大平臺往往是低收益平臺,高息平臺往往是名不經傳的小平臺,對於後者網貸投資人躍躍欲試,又擔心出問題,想觀望到備案後,可偏偏趕上備案延期,錢又不能閒著,該怎麼辦?真是焦慮啊!

備案焦慮期?投資P2P這樣配置資金比例就對了

方法很多,關鍵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渠道進行配置,走好三步。

Tep1:選擇“低+中+高”配置

投資理財風險與收益成正比關係,但也不絕對是,不過為了最大限度地獲得高收益,筆者還是建議選擇“低+中+高”的配置模式,即收益區間控制在低(6%-8%)、中(9%-11%)、高(12%以上)三個檔次,對應的平臺實力剛好相反從高到底,還是那句老話,儘可能選擇運營時間長(3年以上)、信息披露詳盡、上線銀行存管、獲得ICP許可證、具備國家信息安全等級認證等一系列合規條件的平臺,同等條件下優選上市、風投、銀行、國資背景平臺。當然也有人會先看背景,不過要提醒的是背景符合要求,還是要看合規,不合規項較多,最好還是放棄。至於配置資金比例,就看個人的資金量和抗風險能力了。

Tep2:利用好“返利”渠道

網貸理財的“返利”渠道很多,也可以說是各種“羊毛”,玩P2P的老司機可能深享其中福利。除了之家這樣名氣大點的第三方平臺,還有知名度不高的第三方通過APP提供行業返利活動。最不能漏的羊毛渠道就是自媒體和社群,平臺為了拉新和增加出借額,多數會選擇這樣的渠道進行推廣。由於行業敏感性,多數第三方會嚴控投放平臺的資質,但也不排除一些為了利益而忽略風險的個體。三平新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建議:通過第三方返利時千萬不能掉以輕心,還是要自查平臺合規性,尤其是對了解信息較少的P2P平臺和返利第三方。

Tep3:做好“輿情”監控

投資成功並不代表安全,還是要做好投資後的“輿情”監控,如返利一樣,監控的渠道有很多,比如行業第三方平臺、自媒體人、投資交流群、業內人士……其中,第三方的消息相對權威,而業內人士和交流群裡的消息時效性較強,但可信度會略低。不過選擇網貸投資,對於各種消息尤其是所投平臺的負面消息,既不能不盲目聽風就是雨,又要學會通過特定方式驗證真偽,為自己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

備案路漫漫,財路不能斷,相信這個5.18大家都過得非常開心,畢竟各平臺通過渠道給出的讓利(30%+)還是相當給力,願你能做好風險分散和投前投後的輿情監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