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片電影會被淘汰嗎?

weibov5976


我用想說:一個時代結束了!

如今是數字時代,膠片電影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膠片,見證了電影的發展:從黑白到彩色,從8mm,16mm,到35mm,70mm,膠片作為影像世界的時間軸,以豐富多彩的一幀幀畫面,還原了光影世界。

2016年,有著近60年曆史的上海電影技術廠,關閉了國內最後一條膠片生產線。上海電影技術廠是國內最早建成的專業化電影洗印基地,也是年產量最高的電影專業技術加工基地。最忙時,廠裡的膠片洗印公司,曾經出現過8條生產線全開,上百名工人同時操作的狀況。

然而數字技術的發展,終於又取代了膠片。隨著數字技術的日臻成熟,基於IT公司數字光學處理芯片技術的放映機,取代了膠片放映機。1999年美國首部數字電影《星球大戰Ⅰ-幽靈的威脅》開啟商業放映,標誌著數字電影的誕生。數字技術的最大優點,是節省了拷貝、複製、儲存、回收等等巨大的電影發行費用,數字拷貝只需要一個小小的U盤。

數字取代膠片,也意味著電影技術廠的相關製作員工,告別了這份工作。如今上海電影技術廠只保留了少部分員工,從事老電影膠片的修復工作。

數字取代膠片,同時也意味著電影送片員這個職位,告別了歷史舞臺。再也不需要送片員拎著沉重的膠片拷貝,急急的趕路了,猶記得小時候看電影,有時候放到一半,下一個拷貝還在路上,觀眾無奈只能焦急等待的情景。

拜技術進步所賜,如今生活越來越方便,娛樂方式也越來越簡捷高效,不出家門也可以看到新電影了,然而昔日看老電影的時光,記憶裡是那樣的溫馨。只是因為懷舊,是一種情懷。

感謝回答您的問題,大家一起在評論區交流學習,暢所欲言。






鐵錘妹妹的小鐵錘


現在可以說膠片時代已經結束了。

現在的電影院都是數字電影放映機,使用數字電影拷貝放映。

終結膠片最主要方面是大大節約成本,膠片很昂貴,一部故事片是好幾本膠片組成的,時間長的片子是十幾本,這是最終從拍攝的幾十本膠片中剪輯出來的,這些成本非常高。最後剪輯好成片,獲取公映後,全國乃至到國外發行,起碼在二、三千套拷貝以上,甚至更多。一套洗印費用按照片長就要數千元到上萬元,這個成本太高。而且膠片放映一次磨損一次,遇到不稱職的放映員磨損還要大,且膠片不好保存,倉庫裡溫度溼度要求保持不動,這樣的專業膠片儲存倉庫很少。很多倉庫就靠自然溫度,夏季膠片粘連,冬季變脆斷裂,最終報廢。

還有,膠片拷貝無法嚴格控制一部片子的檔期和放映場次,電影院很容易瞞報場次。膠片拷貝送到電影院後,影院隨時可放映,一天放了八場,只報七場,無法準確控制。上世紀九十年代進入大片時期後,有些影片發行方怕影院拿到拷貝擅自提前放映,先扣下第一本,先運輸後面幾本,待到達檔期當天第一場放映前專人送第一本拷貝,就守在電影院,看實際放映場次,當晚拷貝取走,第二天再送來。膠片拷貝對放映員工作強度也大一些,放映員要守在機器前,一本放完,用另一臺放映機接著下一本放映,還要取下已經放映的拷貝,裝好拷貝,二臺機子輪換放映。放映寬銀幕影片和遮幅影片還要記得更換片門和鏡頭。

數字化後,拍攝和製作拷貝成本就很低了,拍廢了刪除再使用。數字拷貝也是這樣,類似電腦硬盤(但電腦無法識別),影片拷貝進數字放映機服務器後,就不需要了,可以反覆使用,大大節省了過去洗印膠片的成本。但是,數字拷貝拷進放映機後,並不能放映出來,還需要發行方提供的密鑰,這個密鑰就是控制檔期的,比如一部片子檔期一般確定30天,如10月1日—30日。密鑰在1日零點生效才能放映出來,到30日24點失效,再也無法放映。如果一部片子很火爆,檔期過了還有不少人要看,院線就會向發行方申請,發行方就會追加密鑰繼續放映。一部片子的密鑰,每個電影院,甚至同一個影院的不同廳都是不一樣的,以免各影院相互使用。數字放映機還能記錄放映場次,影院無法瞞報場次,現在都是聯網電腦售票出票,影院也無法瞞報賣票數量。

數字放映機對放映員工作強度大大降低,放映員只在每天第一場之前在每個廳每臺機器裡按照排片計劃,輸入放映的片名和放映時間,再按照幕幅選擇好寬銀幕通道或遮幅銀幕通道即可,只要不手動取消放映,到時間機器自動放映。哪怕是十多個廳的影院,同時一個人就夠了。放映員只在監控室裡看著每個廳的銀幕,只要正常放映就不用管。出現故障去排除就可以了。


MOIVE


個人還是喜歡看膠片電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膠片電影和數字電影做過比較。在我看來膠片電影更有溫度。但是,不得不說,膠片電影淘汰在加速。

當電影從製作到放映都全面數字化的時候,我們大概不用再擔心發生像《東京物語》那樣膠片燒燬的問題,但我們也將永遠失去膠片顆粒中那些細微的溫度。

但凡看過昆汀的電影《無恥混蛋》的影迷應該不會忘記最後在電影院裡那場行刺納粹軍官的大火,劇中少女蘇珊娜借放映之機,點燃無數堆積的菲林,一舉燒燬影院,實現了對納粹最後的一擊報復;而意大利導演託納託雷的經典電影《天堂電影院》最後,那段由膠片剪輯而成的“吻戲”曾經也讓許多影迷感動得淚流滿面。如今,隨著高速而冰冷的數字科技時代的到來,一個手工放映、承載著無數溫熱回憶的膠片電影時代即將一去不返。

數字放映和膠片放映的差異性問題,京滬兩地的電影工作者和電影學者是這樣說的:滬上影評人妖靈妖說,數字放映的優勢在於便利性,簡單地說就是“便宜”,不單單節省了膠片拷貝的運費問題,同時在電影放映時也不會產生“損耗”,即第一次的數字放映和第1000次的數字放映所播放的畫面都是同一質量。而膠片放映在放映過程中不但存在(畫質)耗損,同時也有安全隱患,一些老舊的拷貝也會發生斷片、燒片等問題,這也是為什麼老電影的“保護”問題成為當下電影研究者的一個重要課題。

同時,數字放映的缺點也顯然易見:讓各大影展和電影節最頭痛的“密鑰”問題。密鑰是電影院在影片公映前獲得的加密數字拷貝文件,其目的是避免片源提前洩露而被盜版的可能性。但往往由於實際操作上的問題造成密鑰測試人為滯後,即獲得密鑰卻沒有及時測試而導致最後因為密鑰問題無法正常放映,不得不臨時換片。去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某部希臘出品的競賽片更因為密鑰問題而無法按時做世界首映,只能臨時換成其他影片。

而關於膠片放映和數字放映在觀感上的差異,妖靈妖表示,普通觀眾可能無法從畫面上分別,甚至還會有人覺得數字放映的(清晰度、顏色)更好。但他回憶了近年來最難忘的一次膠片觀影體驗,是2011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觀看已故波蘭導演基斯洛夫斯基的《兩生花》。他說,看過那次大銀幕的膠片放映之後,之前所有關於此片“顏色偏黃還是偏綠”的爭議方才水落石出,而之前某套DVD給出的答案顯然誤導了影迷多年,最後的答案就是:(拍攝時採用的是)金黃色濾鏡。而且,即便是曾經看過英國“人造眼”和美國CC公司出品的兩版藍光,妖靈妖仍然忍不住感嘆:“看1000遍藍光,在1次膠片面前,也是浮雲。膠片的顆粒,那種焦黃的金色,是藍光的人工顆粒完全無法複製的觀感。”

影評人Look接受採訪時也回憶道:“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膠片觀影是童年時看的《大紅燈籠高高掛》,濃烈,朦朧,粗糙,略帶色情意味的紅色把我引入一個未知的神秘世界。膠片是最純粹的光影藝術吧,數字那個影像敏感度始終不夠。”同時,Look也表示,如果費里尼的電影換成數字,魅力必將失卻大半,可帕索里尼的《羅馬媽媽》這樣的電影也許用數字反而會更有效果。因為數字在現實的層面上會增強現場感。

上海電影博物館的策展人吳覺人對數字時代的態度顯得十分謹慎,他認為:“顯像技術那麼發達的今天,電影術的魔力已經消失了,膠片的退場和魔力的消失有關。數字技術替代膠片本質上不是所謂進步,頂多是進步的幻象。電影工業主要還是由好萊塢控制,電影產業的形成,也是由一系列好萊塢主導的行業標準催生的。35mm, 每秒24格……後來的寬銀幕技術,是一次比較大規模的技術更替,通過這些好萊塢擴大了其優勢。這些發展的基石是慾望和專利,近年來的幾次3D浪潮也都是出於這樣的企圖:數字化技術使其得以進一步的通過技術更替,獲得新一輪的市場競爭優勢和利潤空間。”

小津安二郎的攝影師厚田雄春曾經回憶道:“我感到最遺憾的是那部《東京物語》,這部片子因為洗印廠失火,原版的負片被燒燬了,現在保存下來的是正片。之後又從正片洗印,洗印廠也只是洗印得明亮一點,因此有一些平板粗糙的地方,很難看……”當電影從製作到放映都全面數字化的時候,我們大概不用再擔心發生像《東京物語》那樣膠片燒燬的問題,但我們也將永遠失去膠片顆粒中那些細微的溫度。多年後,我們的眼睛不但不會記得,也不會辨別了。


世界很奇妙G


我的答案是膠片電影會被甚至已經被淘汰了!他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結束,已經成為過去。就象數碼相機淘汰膠片相機,數碼卡式攝像機取代錄像帶一樣,豪不留情。

現在拍電影基本上都用數字電影機了,在拍攝時不要擔心浪費膠片了,更省去了後期沖印拷貝的麻煩工序。老的電影膠片一秒鐘24格(幀)相對固定,做慢鏡頭特效遠比不上60幀、128幀的數字電影機,後期剪輯加特效、調色,網絡宣傳、推廣傳播也非常方便。更避免了放映時換片子,刮片子,接片子等一系列操作。另外,數字電影是數據文件,一部電影比起幾大卷膠片,佔空間小,也便於保存。


藍光影像ZoomLensFilm


不會。數字電影是為了節約成本,畫質是倒退。真正的最高畫質還是需要膠片,比如美國的昆汀和諾蘭就堅持膠片拍攝放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