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娘酒,是一种思念母亲的酒!

客家娘酒,是一种思念母亲的酒!

客家娘酒

写一篇纪念母亲的文章,是萦绕在我心头很久的一个挥之不去的想法,但一直未能如愿。我想,懒惰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有就是觉得,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自己文笔笨拙,不知怎么下笔,故一直拖着。但我知道不能再拖了,一晃母亲离世也很多年了,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小时候看得最多的也是印象最深的,就是看母亲酿制客家娘酒。母亲是一个地道的客家妇女,传统客家妇女都有一手酿制客家娘酒的绝活,现在年轻一辈,基本不会手工酿造客家酿酒了。

客家娘酒,是一种思念母亲的酒!

筛选好的糯米

手工酿造客家酿酒工序比较复杂。首先要筛选优质晚稻糯米,经水浸泡一晚后倒入饭甑(一种旧时用木做的蒸饭的用具,现在很少见了),放入农村特有的大铁锅,猛火蒸至七分熟后起锅,用清凉的井水降温,防止余温焖透酒饭。刚出锅的糯米饭团在我们那里叫“娘饭”,热腾腾黄灿灿的,出锅时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大米蒸熟后的阵阵饭香。这时,母亲就会盛一碗娘饭撒上白糖,递给在一旁捣乱的我,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吃得一粒不剩。

客家娘酒,是一种思念母亲的酒!

蒸好的娘饭

备好制酒的酒缸,缸先用田头地间随处可见的“布惊叶”清洗,这种学名叫“黄荆”的植物,有一股令人难以忍受的气味,但却有着很好的杀菌消毒效果。娘饭温度降至不觉得烫手后,倒入酒缸,撒上酒饼,透过酒饼的催发,娘饭就会完成最后的蜕变,成为粘稠浓郁的微黄色的酒娘。

客家娘酒,是一种思念母亲的酒!

放入酒缸的娘饭

酒饼添加多少,关系到酒品的浓度和口感,一升米配一个或半个酒饼,早已深深的刻在母亲的记忆深处。把酒饼研成粉末,均匀地洒在金黄色的娘饭上。我至今仍清晰的记得,母亲用她那瘦弱的双手慢慢地搅拌,像在摩挲着自己心爱的孩子,细心地轻柔,待酒饼和酒饭充分混合后,轻轻地压实,中间挖个井,似是婴儿微张的小嘴,饱含着希翼。

我十一、二岁时,家里房子少,母亲每次都会把密封好的酒缸,摆放在我睡的房间里。酒的形成需要恰当的温度,冬天酿酒要给酒缸盖上厚厚的棉袄,放入铺垫了一层层稻草杆的箩筐内,然后,一场改头换面的进化,就在一个黑暗却温暖的世界里悄无声息地进行。过了一个对时,酒香耐不住寂寞,穿越层层障碍,淡淡的弥漫在空气中。

万籁俱寂的乡间深夜,躺在床上,我能清晰的听到糯米发酵时汨汨汨的声音。这时我就会蹑手蹑脚的走到酒缸边,生怕吵醒了隔壁熟睡的母亲,轻轻的掀起盖在酒缸上的棉被。只见瓷缸里有源源不断的淡黄色的液体,正一点一点的从酒缸的四周沁入中间的井槽。我拿起一个小茶杯舀起一杯就喝,甜甜的,黏黏的,不敢多喝,酒酿不是太多,担心母亲起疑。有几次母亲自言自语地说,酒酿怎么这么少呀,后来知道是我偷喝了,也不怎么骂我,常常是撂下一句”长大后一定是个酒鬼“就走开了。

客家娘酒,是一种思念母亲的酒!

煞酒场景

“煞酒”是酒水变成黄酒的最后一道工序,把酒瓮放在田头地尾,用谷壳或木屑覆盖住酒瓮,铲几铲“火屎”引燃,谷壳或木屑自外圈往内缓慢燃烧,青烟飘散,火是暗火,使得酒瓮里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沸点以下。文火慢炙,酒开始了质的变化,最终完成了色香味的聚合。如果发现瓮里的酒沸腾了就要马上撩开谷壳或木屑,否则酒就溢出来了。冷却后开盖,酒香扑鼻,清香四溢,酒色褐红,晶莹剔透。常饮自家酿制的娘酒,能驱除人体内的湿气,舒经活络,延年益寿,且能存放很长时间,不用担心酒会变酸。

客家娘酒,是一种思念母亲的酒!

客家酿酒

客家酿酒与江浙地区的黄酒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又有着绝然不同的独特底蕴。《幼学琼林》中记载:“其味香芬甜美,色泽温赤,饮之通天地之灵气,活经络之神脉,尤适健身养颜之益也。” 客家人好酒更好客,常用锡制的酒壶盛酒,放入锅中,用文火慢慢温热。客家娘酒醇香、爽口,喝到一定量时,酒意微微,脸上放光,五脏六腑似温水沐过一般,暖烘烘、热融融,飘飘然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 酿酒鸡是客家地区的一道独特名菜,家家户户的女人坐月子,至少必须喝一个月的酿酒鸡,这是世代相传的风俗。

客家娘酒,是一种思念母亲的酒!

糯米鸡酒

成年后为生计外出奔波,见到母亲的机会不多。每次回老家临别时,母亲总要从老式的木床底下,拿出几瓶早已备好的酿酒,要我带回城里去,叮嘱我少喝白酒,伤身体,回去后我总是把它撂在墙角里忘了。

算起来平生也喝过不少酒,但细细想来,我还是最爱喝母亲亲手酿制的娘酒。母亲离世后,老家的嫂子偶尔也会捎来几瓶客家娘酒,睹物思人,每次喝客家娘酒时,我总会不自觉的想起母亲来,想起儿时看母亲酿酒的情景,想起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母亲艰难养儿育女的点滴往事,就会伤感嘘嘘。

于我来说,客家娘酒,它揉合了母亲的情怀。酒香四处飘散,如厚重的乡愁,召唤着四方的游子,浓烈得无处安放.。客家酿酒,它更像是一种思念母亲的酒,我对母亲的思念悠悠,如同客家娘酒的酒香一样,醇厚而绵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