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王小波: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王小波: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作者 | 卡蘭諾

王小波: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王小波: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在人人說假話的年代講真話;在人人麻木的年代擁有充實的心靈。

——魯迅

當代流傳著這麼一句話:“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

王小波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思贏得了無數讀者的青睞,無論花季還是老年,都能從他的文字中收穫智慧和超然。

王小波,中國當代學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等。他僅創作的一部電影劇本《東宮西宮》,就獲得了阿根廷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並且入圍1997年戛納國際電影節。

在王小波的眾多作品中,最吸引我的,就是他的《白銀時代》。

翻開王小波《白銀時代》的第一頁,大學二年級熱力學課老師正在課室上講道:“將來的世界是銀子的”。

自此,王小波便以一個獨特的視角,在白銀時代這個虛擬時空裡作了一個關於未來世界的黑色預言。

希臘神話裡說,白銀時代的人蒙神恩寵,終身不會衰老,也不會為生計所迫,他們沒有痛苦沒有憂慮,一直到死,相貌和心靈都像兒童。死掉以後,他們的幽靈還會在塵世上游蕩。

然而他所表現的白銀世界卻與神話中的烏托邦理想國大相徑庭甚至是截然相反。

這是個在兩個時空下同時進行的故事,一個是大二的學生時代,一個是2020年步入寫作公司的職業時代。在作者眼裡,它們都是白銀時代,在同質化基礎上構建起來的一個壓抑自我和人性的強權社會。

這是個師生戀的故事。主人公被刻畫成了一個受虐者,被倒掛,被釘十字架,如耶穌受難日那天般被折磨。我們在閱讀之餘,不禁驚歎王小波的世界,那深不見底的內涵。

王小波變幻莫測的文風,體現了現實對人的折磨,但不苦悶,也不壓抑,自然流暢的文字為人們解讀了現實中不可言喻的道理。

在故事中,有一句話不斷被重複——“世界是銀色的”。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整個世界都是灰濛濛的銀色,看不到未來,主人公在銀色的世界裡被鍍成了一個銀色的雕塑,壓抑、沉悶。

他的白銀時代一些人說看不懂,一會兒是“我”坐在寫字樓裡寫文章,一會兒又回到了師生戀,王小波的文章總是在這虛虛實實真真假假中,把讀者繞進去。

王小波: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王小波: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王二的舅舅,一個留學的博士,因為在國內做了一次不成功的心臟手術,整個人就變得呆滯愚笨,舅舅喜歡畫畫,作品奇奇怪怪,誰也看不懂。因為沒有執照賣畫被抓捕好幾次,在關押這些藝術家的地方,舅舅與女警察的擦出愛情的火花,可在舅舅看來,那不是愛情,是權威。

被關押的日子暗無天日,甚至逼著犯人們進行性服務,那個沉默的舅舅,麻木的對權威臣服,毫無體面、毫無自尊。

最終,舅舅被放了出來,和女警結了婚,但舅舅再也創造不出那些奇奇怪怪的畫。

至於見證這一切的“我”,還是一個年幼無知的十三歲小孩,有著成人的成熟和小孩的搗蛋。

我與舅舅,一動一靜,更加襯托出舅舅的沉默。一個平凡的舅舅,一個因為一次手術改變命運的高智商的舅舅,不禁讓人遐想連篇。

王小波: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王小波: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王小波的文風一向是作賤“我”,把主人公的位置放得非常低,來順應現實對他的各種待遇,並按照現實的邏輯推理,最後得出一個結論讓可控的壓力瞬間釋放,讓正常和自由的心釋放。

王小波的偉大之處在於,他能巧妙的運用語言的魅力,能把普通的事物變為自己情感的化身,具有靈性和象徵意義。

“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生活就是你不樂意它發生但卻發生了的事情,這所有的一切和真實不真實沒有關係。

雖然時間過了三十多年,但為什麼小波說的這些話,依然在我們的內心引起共鳴?這是我們今人值得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