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作者是骨灰级玩家,很多娱乐至今流行!

一部《金瓶梅》,道尽社会百态,反映了很多当时的民俗。其中,有很多属于娱乐活动。

下面,简单列举一些,看大家知道多少?

《金瓶梅》作者是骨灰级玩家,很多娱乐至今流行!

百戏

“吊挂流苏,九夷八蛮来进宝。村里社鼓,对共喧阗百戏货郎,庄齐斗巧。”(第15回)

亦称“散乐”,指古代民间表演诸技的总称,由角抵发展而来,以杂记为主。《后汉书》:“乙酉,罢鱼龙曼延百戏。”《隋书·音乐志》:“奇怪异端,百有余物,名为百戏。”

《金瓶梅》作者是骨灰级玩家,很多娱乐至今流行!

猜枚

“只见酒逢知己,形迹多忘猜枚的,打鼓的,催花的,三拳两谎的,歌的歌,唱的唱。”(第57回)

猜枚是一种猜物类的酒令,把棋子、瓜子、松子、钱币等小物件握在手里,让其他饮酒的人先猜单双,后猜数目,再猜颜色,共三次,才决胜负,负者饮酒。

拆白道字

伯爵道:“哥不知道,这正是拆白道字,尤人所难。”(第56回)

旧时的文字游戏的一种,根据字的结构,把字一分为二,或用一句话描述该字。范康《竹叶舟》:“我说与你,这个叫做拆白道字,耳东是个陈字,禾子是个季字,即夕是个卿字,却不是你的故人陈季卿来了。”

《金瓶梅》作者是骨灰级玩家,很多娱乐至今流行!

道情

薛内相又问道:“那两个唱道情的来了不曾?”(第64回)

清河曲艺的一种,亦称“鱼鼓”,多表现为男女对唱,用渔鼓和简板伴奏。道情原为道士演唱的道教故事的曲子,后多取材于一般民间故事。《全元散曲》:“我则待闲遥遥唱个道情,醉醺醺的打个稽首。”

斗草

“想当初偎红倚翠,踏青斗草,相逢对景同欢乐。”(第77回)

斗草是一种以草作为双方比赛对象的游戏,玩法多种多样,一般的玩法是参加游戏的双方各持草茎的一端,与对方的草茎相交,用力往回拉,断者为输,即看谁的草韧性好。斗草中的“草”还包括花在内,有时候还会比谁采的花数量多、质量好。《荆楚岁时记》:“竞采百药谓‘斗草’,以蠲除毒气,故世有斗草之戏。”

《金瓶梅》作者是骨灰级玩家,很多娱乐至今流行!

盒子会

桂姐道:“娘不知……有我王姨妈那里又请了许多人来做盒子会,俺妈不知怎么盼我。”(第45回)

指相好妓女在正月十五日的聚会,各带食盒赌胜,故称盒子会。沈周作《盒子会辞》,其序云:“南京旧院有色艺俱优者,或二十三十姓,结为手帕姊妹,没上元节以春擎具肴核相赛,名盒子会。”

急口令

伯爵道:“我在下一个字也不识,行个急口令儿罢。”(第60回)

又称“绕口令”或“拗口令”,一种文字游戏,把一组拗口易混的句子急速念出来,这种句子多由若干双声叠韵词汇或发音相同相近的语词组成。

《金瓶梅》作者是骨灰级玩家,很多娱乐至今流行!

抢红

“须臾过去,爱月儿近前与西门庆抢红,吴银儿却往下席递李三、黄四酒。”(第68回)

亦称为“抢元”,一种博戏,骰子为正六面体,三组对称面,即幺六、二五、三四相对。其中幺四为红色,余下的皆为黑(或绿),抢红即掷骰子以红点多寡赌胜负,所用骰子数从二到十二不等。清·褚人获《坚瓠秘集》:“限百掷,酒十觥。得全红者,依数免饮。”

双陆

“伯爵与希大一连打了三盘双陆,等西门庆,白不见出来。”(第2回)

旧时一种流行时间长久,地域广的搏戏。起源于天竺,盛行于南北朝、隋、唐时,有棋盘、棋子和骰子三种道具。局如棋盘,上列二十四路、双方左右各六路,故名“双陆”,亦称“长行”。掷骰行马,马作槌行,白马从右至左,黑马反之,双方各十五枚,先出完者胜。唐·薛用弱《集异记·集翠裘》:“遂命披裘,供奉双陆。”

《金瓶梅》作者是骨灰级玩家,很多娱乐至今流行!

斗叶儿

“王婆不在就和王潮儿斗叶儿,下棋。”(第86回)

亦称 “叶子戏”,旧时的纸牌游戏。始于唐时,《太平广记》引《感定录》讲叶子戏历来斗法不同,初以骰掷彩,以彩大小,进选相应“官职”。明·钱希言《戏瑕》:“叶子戏自唐咸通以来,天下尚之,即今之扯纸牌,亦谓之斗叶子,近又有‘马钓’之名,则以四人为之者。”

真是处处皆学问啊。

运营/影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