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年少不知其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年少不知其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初次接触,当然不是为了所谓的“文学性”啦!21世纪的头十年“繁华”、“信息化”等现代化气息的词语对于我们那的一个小镇而言,似乎并不热闹。信息的闭塞,让我们青春期体内的荷尔蒙蠢蠢欲动!想想看,夏天偶尔在街上透过“的确良”看到里面的肩带都兴奋的像个得手的“贼”!所以那时候《金瓶梅》在我眼里就是释放青春荷尔蒙的“小黄书。”

说实话,里面确实有黄色部分,但确实不多。年少时视如“珍宝”的羞赧情节,如今在读时不免觉得“粗鄙”!而今再读《金瓶梅》深有:已是书中人的感触。

《金瓶梅》:年少不知其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网络素材

滚滚红尘的肮脏、丑陋和世俗

《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世情章回体小说。讲述了西门庆这样一个市井瘪三在和一群女人在情爱肉欲的牵绊中不断完成资本积累和权贵庇护最终成为山东首富的故事。此书现存的版本不一,字数也在80-1000万不等。其中词话本和张竹坡点评本流传最广(当初没条件,看的是白话盗版,哈哈)。

《金瓶梅》一名,源于书中的3大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除此3人之外,书中还塑造了:吴月娘、李娇儿、孟玉楼、孙月娥等女性角色!在女性角色众多的作品里,香艳之气不能不有,但她的香艳之气不同于《红楼梦》大观园里的,大观园是曹雪芹笔下的一个乌托邦,男人唇红齿白、女人温婉含蓄!“回眸一笑定终身、此生不渝只为你”是大观园里的爱情观!

《金瓶梅》则不同,男男女女都在滚滚红尘里,历经世俗沧桑。爱情、友情都是变量,当诱惑大于背叛的成本,李瓶儿放弃自己的丈夫见死不救,携家产投到了西门庆怀里。潘金莲也和西门庆的女婿陈经济苟且偷情,孟玉楼则也在空闲空虚时跑到潘金莲小厮的房内......当然,从后面来看,西门庆和李瓶儿之间是爱情!和潘金莲之间是肉欲。

《金瓶梅》里处处流露的肮脏、世俗、丑陋和《红楼梦》里的干净、优雅、美丽形成鲜明对比!所以有后世点评说:

《红楼梦》就像水里的水草,放在水里,一切美好,一旦拿出水面就是一捧枯草!《金瓶梅》像水中月、镜中花,走到跟前时都是你自己!
《金瓶梅》:年少不知其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网络素材

《金瓶梅》作者暗托“北宋旧事”实则是揭露了明朝晚期的政治和社会生态,对一个社会的深剖不可谓不深刻!举个例子:潘金莲毒死和西门大官人通奸,后来毒死了武大郎。武松听闻后捉拿真凶,盘问邻居,虽说大家都知道是被潘金莲和西门庆杀害,但无一人敢说出真相。因为这时候的西门庆已经是“西门大官人”是临清首富,势通权贵的人。但后来面对一家仆人通奸时,这群人那叫一个“义愤填膺”、“正义感爆棚”啊!纷纷“口诛笔伐”甚至一个老头从街头骂道巷尾:不知羞耻!通奸之人理应凌迟!这时人群里有人说“那,你呢?”其实老头也在和儿媳扒灰!哈哈,这幕想想是否熟悉呢?时至今日,老人摔倒在地,路人唯恐避之不及,可一到互联网上这群人就开始裹挟着“人性的美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金律开始“主持正义”。所以,在中国最近流行了一句很有趣的话:路人不上网,网民不上街!

《金瓶梅》:年少不知其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网络素材

《金瓶梅》的伟大除了他的文学性外。她对人物的塑造和对人性的揭露都是很深刻而深远的!我们今天社会里又何曾少了潘金莲和西门庆的影子呢?男人做梦都想成为新兴小权贵,女人做梦都想傍上小权贵!当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成了社会的众生脸谱时!你还在关注她里面那微不足道的黄色吗?

兰陵笑笑生,这个神秘的大才子!著有此等显著却只留下一个笔名,真名是什么无从考证难免令人心生遗憾!明晚期出版业空前发达,文人为了谋生也纷纷写一写“畅销书”添以生计!黄色成了那个时候小说的标配,就像今天的网络小说一样,要么来点CP、要么傻白卖腐!都是为了迎合市场嘛。也许这位明晚期的大才子觉得写这样一部小说,确实有辱斯文!所以冠以“兰陵笑笑生”不愿署真名。张竹坡点评《金瓶梅》:“天下第一奇书”,毛泽东数次提及:“省委书记以上官员应多读读此书”。历史悠悠,真不知道这位大才子是否还为后世留下其他遗作一二呢?

《金瓶梅》:年少不知其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

网络素材

最后想起了书中结尾处的一段话:

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不知道大家读完之后心生何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