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的骂人学问可谓登峰造极,很多至今仍在用!

《金瓶梅》中出现了很多以各类动物来骂人的典例,共有“狗”、“猪”、“猢狲”、“猴”、“王八”、“虫”、“驴”、“鸭”、“虾鳝”、“鳖”、“臭毛鼠”、“蛔虫”、“骡马”、“狐狸精”、“羔子”、“众生”16 种动物或含动物义的词语。

《金瓶梅》的骂人学问可谓登峰造极,很多至今仍在用!

1、

这经济眼瞅着傅伙计便骂:“贼老狗,怎的说我散话,揭起我醉了!吃了你家酒了?”(第八十六回)

以“狗”来骂人卑贱由来已久。魏晋时期,“狗”字已明显带有贬义。《晋书·苻朗载记》中就有“人面狗心”之用法。

唐代,“狗”作詈词使用规模扩大,语义侧重卑贱,《新唐书·忠义列传》中见“死狗奴”一说。

由此衍生出多种与狗相关的偏正结构定义式詈言骂语,如“狗才(材)”、“狗嘴”、“狗肉”、“狗骨头儿”、“狗男女”、“狗骨秃儿”等,在《金瓶梅》中共出现近 70 处,因皆由“狗”来修饰限定,皆归为此类。

《金瓶梅》的骂人学问可谓登峰造极,很多至今仍在用!

2、

“到房子里,从新换了头面衣服,珠子箍儿,插金戴银,往王六儿娘家王母猪家,扳亲家,行人情,坐轿看他家女儿去。”(第八十一回)

武松道:“老猪狗,我都知了,你赖那个?”(第八十七回)

“猪”单独作詈词全书共见 3 处,其和“狗”连用在文本中一共出现 8 处。敦煌变文《舜子变》:“……老夫若也不信,脚掌上见有脓水。见妾头黑面白,异生猪狗之心。”《旧唐书·白孝德传》中亦有龙仙骂白孝德为“猪狗”的用例。

可见,“猪”、“狗”连用作詈语至晚在六朝时就已出现。至今,骂人时猪和狗也常常连用,以增强詈骂力度。

《金瓶梅》的骂人学问可谓登峰造极,很多至今仍在用!

3、

婆子骂道:“贼㒲娘的小猢狲!你敢高则声,大耳刮子打出你去。”(第四回)

那妇人道:“贼猴儿,你递过来,我与你。”(第二十三回)

“猢狲”即“猴子”,在书中出现 7 处。“猴”作詈语殆始于宋元。猴本是聪明伶俐的动物,明清小说中多用作詈语多用来骂顽皮无赖的小孩儿,在《金瓶梅》中有 33 处。

4、

月娘又是那恼,又是那笑,口里骂道:“好个没根基的王八羔子!”(第八十六回)

“王八”又名“龟”,“龟”在古代与“龙”、“凤”、“麒麟”共称“四灵”。

因此,很多名人,如唐李龟年等人的名字中都带有“龟”字。据此可推知“龟”意发生贬化是约在唐以后,从明清小说大量出现的以“龟”来骂人的现象中可见此时“龟”已经发展成为流行的骂人话了。

我国不少地区,如河南、贵州等地至今仍保留着“龟孙”、“龟儿子”等与“龟”相关的詈骂语。

在词话本《金瓶梅》中,“龟”与“王八”、“忘八”、“亡八”、“王霸”等几个詈词出现频率较低,共计不上 10处,作为一组詈骂语通用。

《金瓶梅》的骂人学问可谓登峰造极,很多至今仍在用!

5、

妇人骂道:“贼混沌虫!有甚难见处!那小厮羞了,没脸儿见你,走了出去。我猜他一定叫个人来搬行李,不要在这里住。却不道你留他。”(第一回)

《金瓶梅》中的“虫”不单指虫类,还可代指其他动物,如“大虫”即指“老虎”。

6、

(长老)发个念头,说道:“呀,这寺院儿坍塌的这模样了。你看这些蠢头村脑的秃驴,止会吃酒噇饭。”(第五十七回)

“驴”在传统观念中被认为是一种笨劣不堪的动物,从唐柳宗元的名篇《黔之驴》中关于驴的描写以及“黔驴技穷”等成语中可见一斑。

以“驴”来骂人是一种很恶毒的骂语。《金瓶梅》中,与“驴”意思相同的詈骂词还有“老粉嘴”、“蹇味儿”,皆为“驴”之隐语,在书中分别出现 1 处。

《金瓶梅》的骂人学问可谓登峰造极,很多至今仍在用!

7、

武大道:“……我的老婆又不偷汉子,我如何是鸭?(第五回)

明清时谓老婆偷汉的男子为“鸭”,书中就有 1 处郓哥以此骂武大。“鸭”与“王八”含义相近,都是骂男子的话。

8、

(李瓶儿)又说:“你本虾鳝,腰里无力,平白买将这行货子来戏弄老娘家。(第十九回)

不是那腲脓血搠不出来鳖老婆!自从嫁了武大,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得人。(第二回)

“鳖”有窝囊之意,任凭摆布却缩头不出,借以骂人没有骨气,共见 2 处。

《金瓶梅》的骂人学问可谓登峰造极,很多至今仍在用!

9、

婆子开口说道:“……我破着老脸,和张四那老狗做臭毛鼠,替你两个硬主张。”(第七回)

10、

月娘道:“硶说嘴的囚根子,你是你爹肚里蛔虫!俺没这几个老婆,倒不如你了。你怎的就知道他两个来才吃饭?”(第六十二回)

11、

伯爵道:“你笑话我的令不好,你这破瓦倒好?你家娘子儿刘大姐就是个骡马……”(第六十回)

12、

月娘道:“你不知道,他是那九条尾巴的狐狸精,把好的乞他弄死了且稀罕我能有多少骨头肉儿。”(第六十五回)

13、

妇人笑道:“你这个堕业的众生,到明日不知道作多少罪业!”(第十九回)

“众生”,乃佛家用语,泛指“一切生命”,这里为表牲畜义的詈骂语。

《金瓶梅》的骂人学问可谓登峰造极,很多至今仍在用!

14、

月娘道:“那羔子,赤道流落在那里讨吃,不是冻死,就是饿死。”(第九十七回)

“羔子”,本义是“初生的小羊”,也可泛指牲畜的幼崽。词话本中“羔子”多与“王八”连用,单独使用“羔子”骂人唯有 1 例。

以上所列 14 个例句,基本囊括了《金瓶梅》一书中以动物展开詈骂的全部类型。每类出现频率不一,“王八”共 60 余处为最高,而用作詈词的“鸭”、“虾鳝”、“臭毛鼠”、“狐狸精”、“蛔虫”、“骡马”、“众生”等则独有 1 处。

来稿/家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