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被误解人物之二(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fú],号少荃(一作少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安徽合肥人,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提起李鸿章很多人都都会唾骂他。这得从中国的近代史说起,由于清朝的软弱无能面对外国侵略者的无情掠夺,他们一味的妥协,签署了很多屈辱的条约。李鸿章作为清朝当时地位很高的官员,所以很多条约的签订他都是中国的代表者,尤其很来签订的《马关条约》人们对李鸿章的误解就更深了。很多人说他是日本的走狗,有一些阴谋论者说李鸿章通过代表清王朝给列强巨额赔款的同时,得到了巨大的利润,所以他才愿意背负着卖国求荣的骂名,去签订那么多条约,每一个条约都是中国近代史上抹不去的黑点。其实,现在懂事的我们看来,是我们真的误会他了。

李鸿章的家族在清朝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出生在乾隆末年,那时候清政府已经开始走上了衰败的道路。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只要能吃上官粮就是最大的梦想,所以李鸿章的父亲很早就为他计划好了未来的道路。所以从小对李鸿章的教育就非常看重,所以说李鸿章的幼年教育是非常好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以数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八股文成功通过科举考试。李鸿章本是一个懂得人际交往的人,再加上父亲的官场人脉,他很快的连升几级。后来师从曾国潘学习治国之道。

后来反对清政府的太平天国运动为李鸿章提供了升职的机会。他的军队在维护清王朝和平,抵抗造反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李鸿章的表现朝廷一直以来都看在眼里,于是对他封官加爵。这时候他的人生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可以说是一位极人臣的人物。后来在他和他老师曾国藩的努力下,摇摇欲坠的清庭出现过一次时间极短的中兴。

可是,随着西方列强的进一步侵略。只有打跑入侵者才能为整个中华大地带来和平,关键时刻还得依靠武装力量,所以李鸿章就开始创建近代工业,加强军队建设的近代化。并认识到了海上领土权对一个国家的重要,建立了北洋舰队来维护海洋权益。同时他是洋务运动的参与人和重要发起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他。

可在人民的心中更的是他卖国求荣的映象。条款的约定一般由朝廷大官和皇帝商定好了的,李鸿章只是一个代表,他只负责签字。并不能完全由他来背锅啊,而且我们都知道李鸿章在最后一次条约的签订上,因为气急败坏,最终吐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