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状元及第粥”流传千古的伦文叙,你了解多少?



张岱《四元》:伦文叙①弘治己未会元②,三子以谅、以训、以诜(shēn)皆成进士。以谅乡试第一,以训会试第一,以诜殿试第二。父子居四元,为科名盛事

1467年(明朝成化三年),伦文叙出生在南海县黎涌村(今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澜石黎涌村),生有异相,头颅周长2尺,被人戏称为"大头仔"。

寒门书生的榜样,聪慧好学有“鬼才”

伦文叙幼时家贫,父亲伦显务过农,做过佣工,后以撑渡船为生,一家大小仅堪温饱。由于收入甚微,伦显无力送子入私塾读书。伦文叙两三岁时,父亲便在劳动之余,用心地教他写字、读书,背唐诗、宋词,年把时间,他就能流利地背出数十首词,并练得一手好字,还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

七岁时,因常到村内一间私塾门外偷听,塾师因此备受感动,免费收他为学生。因聪慧好学,伦文叙八九岁已能诗文,长于对联,每试必列前茅,有"神童"、"急才"、"鬼才"之称。其后,塾师年老病逝,伦文叙因而缀学,但仍一面卖菜操持糊口,一面专心钻研经典。


伦文叙不到十岁时就被迫停学,回家帮父母种菜、卖菜。他白天参加劳动,晚上苦读诗书。一天,伦文叙挑菜到西禅寺去卖,寺里的两个做饭的和尚素知伦文叙会吟诗作对,便故意说:

"菜我们是想要的,但有个条件,我们寺里的面贤殿尚缺一副对联,这副对联要恰合一百的数目。你对好了给高价,对不好这生意就不做了。"

伦文叙请和尚取来纸笔,沉思片刻即写就一联:

"杏坛七十二贤,贤贤希圣;云台二十八将,将将封侯"。

联中的72+28刚好等于100,数目相符,内容妥帖。两个和尚连声赞好,便出高价买了伦文叙的那担菜。

“状元及第粥”的前世今生

现在广东流行的一个典故,就跟伦文叙有关。因家贫无法继续上学的伦文叙,只能帮家里一边卖菜一边刻苦读书。由于读书太过于用功,他的菜没什么人买,亦有好心人看他如此爱好学习,前去买的菜。后来一个粥店的老板,看他到处挑着菜担子卖菜,没有一处安定的卖菜地方。一日,就把伦文叙叫过来,让他在自己点旁边卖菜,伦文叙十分感谢,这样他也就可以继续好好读书了。

看到家境贫寒的伦文叙,惜其才,于是就天天买伦文叙一担菜,并要他送到粥铺。在伦文叙把菜送到粥铺时,老板就会把用剩的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生滚白粥,然后再放些姜葱等免费请他吃,权作午餐。因为伦文叙经常顾不上吃午饭,家境可想而知。几年过去了,伦文叙天天在粥铺吃粥,因此对老板十分感激。


后来,伦文叙的才气在一次的偶然机会中惊动了当时的两广总督,并得到了总督的资助,得以安心读书。十年寒窗,在一番苦读下,伦文叙终于不负众望,力压才子柳先开,得中状元。在衣锦还乡之时,伦文叙特别再次到了粥铺,感谢老板对自己幼时的帮助,并请老板再煮他以前常吃的那种粥。

由于此粥无名,故老板请伦文叙作命名,伦氏略加思索后,认为自己能高中状元都是由于这种粥的帮助,于是就为此粥取名为"状元及第粥",并亲笔为粥铺写下牌匾,从此,粥铺名声大振,顾客盈门,而"状元及第粥"也在羊城、珠三角地区及港澳地区流传开了。

至今为止,只要在广州看到及第粥的招牌挂在门口,就会看到里面座无虚席。多数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父母带着孩子来吃,老人也喜欢吃。无粥不广东,粥品是广东日常生活少不了的。孩子喜欢它的甘润,老人喜欢它的香滑,一碗热粥下肚,就是满满的幸福感。

而且粥类口味很多,满足各种人的需求爱好。“状元及第粥”的声名远扬,伦文叙功不可没。他作为寒门书生的榜样,自然有很多崇拜者。而且广东这个地方比较迷信,不管是菜式粥品糕点服饰之类的,都会取好意头的名。这在广东是约定成俗的文化,会可以规避不好的言辞,多采用好意头的词。伦文叙取的这个名,一个是念及自身的经历,感谢老板,再配上好意头的名字,来光顾的人自然很多。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不会忘记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更把岭南文化普及,用自己的才华把自己家乡的文学底蕴糅合,发扬光大。


伦文叙创作的对联,首先有着浓郁的岭南文化特色,扎根于广府文化的生活圈子。如:无礼书生屈膝露出周鉴二,有情学院低头睇见祖宗三。木马无头三只脚,画龙有眼半边身。

"睇见"、"三只"是粤语的特色词,为"

看见"、 "三只"之义。伦文叙是个有才并不妄自菲薄的才子,从对联艺术中看出,他对于自己的文化源地并不看轻,广东古有南蛮之地之称,身为广东第一状元的伦文叙试图为此偏颇之处正名,事实胜于雄辩,广东确实有文化的价值,否则这种特色也不会保留至今。

流传于民间的典故——百鸟归巢

传说一位收藏字画的人以重金购得了苏东坡的画《百鸟归巢图》,欲请人题诗,好诗可以诗画交辉,珠联壁合。

于是请伦文叙(状元)写了一首诗:

天生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

收藏者初看诗不解其意,继而一算,三四一十二,五六三十,七八五十六,再加一只又一只,合起来恰好是一百只。

现存的部分伦文叙诗歌多是民间讲古佬附加给伦文叙的,水平粗劣,甚至有些粗俗不堪,基本不能采信。清朝乾嘉年间顺德籍学者温汝能编的《粤东诗海》中,所收录的伦文叙诗歌,和世俗流传的伦文叙诗歌大相径庭,诗风沉凝典雅,用典精当,意境深远,思绪淳厚深沉,俚俗、轻薄之气一扫而空。

在《粤东诗海》收录伦文叙四首诗作分别是《吊古》、《薛兵宪宴寄谢》、《口占柬友》、《咏琼山唐公谊方先祖手植榕座》。

万事悠悠总逝波,人非物是旧山河。凤楼寥寂金莲步,燕馆荒凉玉树歌。别浦春风开芍药,小亭秋色上藤萝。客怀正苦风涛恶,况复登临思转多。——明代·伦文叙《吊古》


论文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