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与地铁结缘 文

与地铁结缘 文/朱百平

儿子天天扳着指头算地铁4号线通车的日子。这也难怪,因为出大院就是地铁站。他在北城上班,上下班都能坐地铁,当然他盼着地铁早通车。年前4号线通车的第一天,他下班就坐地铁打道回府了。其实早在2号线通车的时候,我们家就与西安地铁结下了不解之缘了。

与地铁打交道,对于西安市民来说,虽然是近十年的事情。但地铁实际上并不年轻,从1861年英国的第一条5公里的地铁通车算起,到现在地铁整整过了一百五十岁了。中国的第一条地铁诞生在北京,它早在1969年10月就已投入运营。三十年前,我与妻子到北京旅行结婚,有一个愿望就是一定要体会一下地铁。感受到地铁的方便、快捷之后,我就在心里想啥时在西安也能乘坐上地铁呢?后来与朋友聊天说起地铁,他们几句话说得我心里瓦凉瓦凉的。说一是西安有十几条地裂缝,地铁穿越难题难解;二是西安黄土层厚达数百米,高层建筑建设尚可能受影响,更不要说地铁了;三就是西安经济相对落后,地铁是靠钱垒起来的,西安没钱,好妇难为无米之炊。

可当我对西安地铁已不报太大希望的时候,2005年后媒体上关于地铁的消息却一天天地多起来。2006年9月地铁2号线开工,2008年8月地铁1号线开工。五年后2号线开通,我们家是最早的受益者。因为年迈的父母在长安区居住,我住在城里。父亲患前列腺病多年,一发病,须分秒必争地送往医院诊治。可我坐车再快也得一个半到两个小时才能赶到。无奈只能安慰两位老人相扶着打车先到医院,然后我再往医院赶。地铁通了,父母所住小区又紧邻地铁站,我跨区不到半小时就能赶到。一年后1号线也通车了。姐姐退休后住进了西安,所住小区门外就是地铁站。她看望父母坐1号线再倒2号线,也很方便。儿子大学在长安区上学,来去也都乘坐地铁。他感言坐惯了地铁,再坐公交都不习惯了。

东西向两条,南北向两条,通车的西安地铁现在已经织成网了。荣幸的是这个网都围绕在我们家周围,且正在越织越密。4号线在我大院外有站,2号线地铁站离我们不到两站路,1号线离我家三站路。三号线稍远点,也不过四五站路程。正在建设的5号、 6号线的地铁站,离我们家也都只有一站的距离。儿子给我计算,现在我们回去探望老人,可以先坐四号线,然后倒三号线,再倒二号线,一直走地下就到了。连续坐三条线,太夸张了吧?面对我的质疑,儿子说这有什么。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里,乘客一两个小时走地下是常态。我想想也是的,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预计到2021年,西安地铁将形成7条运营线路。 远程规划中地铁线路将达到23条,等这些地铁一条条都开通后,市民出行坐地铁走地下将成为常态。更多的人走地下,地面上塞车的状况自然会大大缓解。

在4号线通车之际,我与妻分别打了两个电话。我是打给在外地工作的弟弟的,告诉他来我家可以乘四号线直达。妻的电话是打给在外地的她大姐的,妻告诉她以后不论坐高铁还是坐火车到西安,下车后都可直接坐地铁4号线回来。现在我们又在盼望着,盼望着北客站到机场的13号地铁线在今年早日通车。这样我们出行,不论是坐飞机还是乘高铁、火车,不就更加方便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