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颙先生忠孝节义事略 文

李颙先生忠孝节义事略 文/王庆

李颙(1627年——1705年)字中孚,西安周至人,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在清初学术界, 李颙以“艰苦力学,无师而成”著称,不仅被时人誉为“海内真儒,关中正脉”,而且与孙奇逢、黄宗羲并誉为清初“三大儒”。因《元和郡县图志》的“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原盩厔县今作周至县)句,人们称他“二曲先生”,他已成为周至地区的代名词,可以想象,在当时, 李颙影响力之大。一些著名思想家、社会贤达,如顾炎武,傅山、王弘撰等都不惜屈尊,拜访到他的柴门之下。如今在周至,有他的雕像;有他的墓地,墓前有“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还有以他字号命名的“二曲中学”;以及民间成立的学术单位“李二曲研究会”;他创立的《二曲礼仪》,还在民间流传。比如祭祀用的“牛”,称为“一元大武”,“羊”称为“柔毛”,“水”称为“清涤”,“酒”称为“清酌”,生活中处处有他的影子。

作为思想家,他的思想仍然是孔孟以来的儒家思想。作为哲学家,他崇尚宋明理学“陆王”心学,他强调“明体适用”,“明体不适于用,便是腐儒,适用而不本于明体,便是霸儒。“李颙的“明体适用”虽为一家之言,是宋明理学中其他学派所没有的。李颙的学术思想和他的讲学实践大大提高了关学在全国的学术地位,他也成为关学在清代的一个高峰。他强调修心,以达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境界。研究他的思想,是学术界的事情。在这里,我主要想说说他的忠孝节义。

古人曾说“天下至德,莫大乎忠”。李颙的忠,无疑是忠于“明”,因为其父是为明朝而战死的。他作为明朝遗民,对清朝始终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对于亡明,他可以用“死忠”来形容。屡次征召不从,不与清廷合作。第一次,据《历年纪略》记载,康熙八年“六月,诏访隐逸,巡抚白某闻先生名,欲特疏荐举,先生致书于骆,托其从中力挽,事遂寝。”第二次,康熙十二年,总督鄂善“知先生凤翔千仞之操,不可荣以禄,念系地方高贤,又不敢蔽,乃密戒学宪及郭丞勿泄,遂会同抚军阿疏于朝。”大意是先生为“一代真儒,三秦佳士,学术经济,实旷世之遗才,道德文章,洵盛朝之伟器。”李颙闻知此事,“错愕自咎”,即修书于总督鄂善,曰“自辞托家,即染寒疾,历久不痊,遂至右足不仁,艰于步履……伏乞格外施仁,代为题覆,使病废之人得以终安畎畝”,又一次婉拒。第三次,康熙十三年四月,“有旨复征”。这一次,吏部让督抚直接起送,也就是强行征召。若不去就得开具医生证明,以至于“府提医、邻严讯,胁以重刑,众无异辞”。当年七月,在渭水涨水的情况下,李颙的长子慎言去哀求,而府的态度是抬人事验,验的方法欲以锥子刺股,此举创下了强行求贤的记录。顺便说一下,康熙确实是求贤若渴,也能礼贤下士,但康熙未必知道地方求贤邀功的粗暴。历史上,康熙一上位,即重视对汉人知识仕人的起用,这就是李颙屡次被召的背景。

康熙十七年,康熙诏曰“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振起文运,阐发经史,以备顾问,朕万几余暇,思得博通之士,用资典学。其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士,勿论已仕未仕,中外臣工各举所知,朕将亲试焉。”康熙的亲诏,地方催逼更甚。据史记载,当时李颙住在大雁塔,陕西总督哈占和西安府尹一起劝他应征。他长卧病榻,又一次以病疾坚辞。接着,他的朋友和官吏都来了,官吏气势汹汹,而朋友泣泪劝抚,李颙说:“人生终有一死,惟患死不得所耳,今日吾死所也”,又一拒征。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李颙好友山西道学家、思想家、书法家傅山也属被征的博学鸿儒对象,他也拒征,于是直接被抬到京城,但傅山依然拒绝殿试,此举让他获得了巨大的身后名声,也体现了这些明朝遗民的气节。

值得再说的是,第五次,即1703年康熙西巡到西安,上欲亲召李颙见面,但他还是以年迈身残婉拒。十一月十九日,闻今上知先生抱恙,有“高年有疾,不必相强”的温旨,遂赐书“操志高洁”匾额及御制诗章,并索二曲著述。行文至此,笔者不得不佩服康熙的求贤真切,环视今人,也不得不佩服先生的“操志高洁”。

李颙先生的孝行可称千古楷模。其父李可从战死,他认为,对先父生不能养,死不能葬,成为他精神上的巨大内疚。在他葬母三年后,他开始了寻找父亲遗骨之行。“服阕,欲往,苦无资斧,至是贷于乡人,得四金,乃斋沐吁天,哭告母墓启行。”他在古战场“绕城遍觅,滴血无从,乃为文祷于社,昼夜哭不绝声,泪尽血继,观者恻然”,此时已是三十年之后,沧海桑田,怎能有收获?他为父寻尸骨的行为感动了襄城官绅和士人,大家决定为包括李可从在内牺牲的烈士建祠起冢,以纪念。李颙母亲更是一位堪誉孟母的贤人,她在失夫的情况下抚育出旷世大儒,受尽了辛苦,她为人纺棉, 李颙则拾薪采蔬,母子相依为命,情深似海。史载李颙母亲去世前后的情形——康熙四年,“五月,母忽抱恙,初患膈痛,既而暴下,先生彷徨忧虑,征医疗治,具蔬牵羊,终于隍庙,请以身代……”“仲冬十七日,母亲不起,伏抱擗踊悲号,痛不欲生”“贫不能敛,犹昼夜抚魂呜咽,一勺欲不入口者五日……”母葬,他竟因劳累,“顿成骨立”。后来,李颙与多人一起为母建修了敬母祠。

李颙的义也很感人,仆人李喜死,先生哭之甚痛,葬日出户,率二子祭奠,躬送下葬。为此,乡绅王思若作《义仆传》,李喜一仆,史书有记。主仆之谊,世人羡慕。

当然,作为思想家的李颙,其主要贡献是在思想史上和哲学史上,他的著作很多,著名的有《悔过自新说》《学髓》等,为关学的又一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